体育锻炼计划(精选35篇)
7.愿意在幼儿园午睡,能自己动手穿、脱衣服和鞋子,并将其叠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8.能听懂基本的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较合拍地做模仿操、韵律操,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操的愉悦心情。
9.能手膝着地协调地向前爬;喜欢与同伴一起大胆地玩大型运动器械,锻炼胆量。
10.进一掌握体育活动的规则及要求,不做危险动作,不影响他人活动。在成人提醒下,有一定的运动保健意识。
二、具体措施:
1.为幼儿创设安全、丰富、轻松、自主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持有稳定的情绪。
2.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食品作用,激发幼儿品尝的愿望。保证幼儿饮水需要,随时提供饮用水。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知道定时大便的好处,鼓励幼儿在幼儿园大便,提醒大小便后主动洗手。
4.教师要在晨检、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5.通过体育游戏带领幼儿进行走、跑的基本动作练习,引导幼儿学会听基本的口令和信号来玩走、跑的游戏。
6.模仿小动物跳,注意屈腿,落地轻、稳。
7.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与反复的练习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穿脱衣服。通过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加强家园之间的合作,让孩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8.能听懂口令立正、看齐。选编趣味性强、生活化的模仿操。
9.开展相关的体育游戏,让幼儿两手两膝着地,协调地向前爬。教师要及时发现、纠正个别幼儿的动作,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坚持爬完。
10.与幼儿共同讨论体育运动的规则及基本要求,并及时提醒幼儿不做危险动作,不影响他人活动。
一、阶段目标
1.把握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强调身体素质的培养,抓住体育活动的实质,通过活动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才是体育活动的真正目的。
2.明确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对运动有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并能在运动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培养兴趣是在启蒙幼儿自觉锻炼的意识,形成幼儿今后能终身坚持锻炼的潜在动力。
3.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会产生成功与挫折,所以在体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等。
4.应围绕幼儿全面素质的培养而定,只是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因幼儿年龄差异与各项不同的运动内容有所不同。教师只有树立全面素质培养的目标意识,才能使体育活动健身、悦心、全面育人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5.尊重儿童自然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善于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自然、不做作,讲求教学的情景性,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氛围。使体育活动更具趣味性、自由性和社会性,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体育锻炼计划 篇10
一、时间地点:
9月24日开始;篮球场。
二、参加办法:
1、 以班为单位,各班设监督员一名,运动员10人(男女人数超过10人)。
2、 参赛队员必须身体健康。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者不得参赛。
3、 一位运动员只能代表一个班级参赛。
4、 每班参赛人员必须携带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如:校卡、学生证。没有证件不得参赛(新生除外 )。
5、 比赛设男、女子组比赛。若班级的男、女人数均超过10人,均可报名参加男、女子组比赛。否 则只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
6、 9月20日前于中午时分将报名表上交到综合楼5楼团委室。
三、竞赛办法及规则:
1、 每场比赛上场人数为10人,监督员不参赛(监督与本队比赛的队伍的比赛情况)。每局比赛不 得换人,各场比赛的第一局,一经派出10位上场队员,该10位队员必须连续参加三局比赛,直 至赛出结果后,对另一个队比赛时方可换人。
2、 比赛采取淘汰制。各班经抽签确定对手。
3、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局与局之间休息1分钟,赛前抽签选择场地,每局赛完交换场地。
4、 比赛时运动员严禁带手套。
5、 各单位必须依时参赛,迟到10分钟当弃权处理。
6、 下列情况出现时,即判该队该局失败:
A、 非参赛人员在比赛中接触拔河绳或参赛队员任何部位时;
B、 该队在比赛中人数超出规定时;
C、 违反换人规定当局换人时。
D、 邀请非本班级的其他人员进行比赛时。
四、奖励办法:
男、女子组均奖励前四名。
体育锻炼计划 篇11
周一或周二(练胸、三头肌、大腿四头肌):
1、哑铃健步蹲走:(3——4组8——12个/组)主要锻炼大腿股四头肌
2、哑铃推胸:(4——5组8——12个/组)主要锻炼胸部肌肉
3、哑铃飞鸟:(3——4组8——12个/组)主要锻炼胸肌外和内侧肌肉
4、哑铃颈后壁屈伸:(4——5组8——12个/组)主要锻炼手臂肱三头肌
5、哑铃俯立臂屈伸:(3——4组8——12个/组)主要锻炼手臂肱三头肌
周三或周四(练背、二头肌、大腿股四头肌):
1、哑铃负重深蹲:(3——4组8——12个/组)主要锻炼大腿股四头肌
2、哑铃俯身划船:(4——5组8——12个/组)主要锻炼背部肌肉
3、哑铃单臂划船:(3——4组8——12个/组)主要锻炼背部肌肉
4、哑铃弯举:(4——5组8——12个/组)主要锻炼肱二头肌
5、哑铃竖举:(3——4组8——12个/组)主要锻炼肱肌
周五或周六(练肩、背、小腿):
1、坐姿哑铃推肩:(4——5组8——12个/组)主要锻炼三角肌中束和前束肌肉
2、哑铃侧平举:(4——5组12——15个/组)主要锻炼三角肌中束肌肉
3、俯立哑铃侧平举:(3——4组8——15个/组)主要锻炼三角肌后束肌肉
4、负重哑铃硬拉:(4——5组12——15个/组)主要锻炼下背肌群竖脊肌
5、负重哑铃提踵:(4——5组15——20个/组)主要锻炼小腿部肌肉
体育锻炼计划 篇1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障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书村初级中学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面,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工作目标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不折不扣地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富有本校特色的具体细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督导、奖惩制度,通过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落实原则
1、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科学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2、以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为核心。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要求。
3、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结合。通过“2+1项目”的实施,丰富体育活动项目内容,促进学生在校每天至少体育活动一小时。同时,通过保证体育活动时间,促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
4、以体育教师为主,倡导教师全员参与。
四、具体安排和措施
1、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1)学校成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2)学校加大资金和器材投入,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3)体育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各年级、各班要积极配合体育室和体育老师的安排,将各项活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