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新闻稿(通用30篇)
社会实践新闻稿 篇1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信息化产业发展迅速,三大产业齐头并进成为刘老庄一大特色。为了更好的体验刘老庄信息化,20xx年XX月XX日,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比特人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一行5人前往刘老庄进行信息化产业探访。
X月X日上午8时许,一行5人来到刘老庄村委会,在万玉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正式探索刘老庄三大产业。万书记首先带领我们来到属于第一产业的生态园,热情为我们讲解了生态园的大概情况以及发展形势对未来的期待等等。千亩生态园种植有葡萄、桃子、樱桃等等采用信息化灌溉技术由大户承包统一种植达到了种植销售一体化。其后我们来到位于第三产业的影视基地,这是一个正待建成的跑马场,拥有抗战时期的土房子相信建成以后能成为刘老庄一大支柱。最后万书记带领我们参观了千亩太阳能发电板场地处,一排排的太阳能发电板迎阳而立展现着新农村信息化姿态。过后我们同万玉金书记,金成明书记一同在村委会前合影留念。
当天下午2时许,小队5人一同探访了刘老庄第二产业工业园区,我们来到江苏建基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大型纺织厂,通过参观工厂新式机械设备我们感受到了信息化对于工厂的巨大作用。
下午3时许,为了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一行五人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进入陵园我们了解八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每个人内心都受到剧烈颤动和鼓舞,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努力运用信息化知识把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更加富强。
随后我们在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前庄重鞠躬以示尊重。
“比特人”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的“追寻信息化脚步,感受点滴式发展”活动深入刘老庄三大产业深刻感受信息化对于新型农村的冲击,鼓励新时代大学生努力学习信息化知识将来成为国家建立信息化强国的有力人才。
社会实践新闻稿 篇2
X月X日上午,师范大学XX学院社会实践重点队一行5人再一次从家中出发前往目的地。
今天实践队员对这些小学生做了作业辅导,他们都好活跃好开心。虽然有时他们比较调皮,秩序有些难以控制。但是,和他们相处,一方面可以辅导他们作业,减轻了老师和父母的负担。另一方面,实践队员从他们身上找到了童年的乐趣,他们的纯真无邪让他们紧张的生活节奏变慢,变得轻松舒服。当然,这样的经历也锻炼了这些大学生的能力,为他们提前适应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打开了门槛。“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感觉是在真正做志愿者之后才获得和理解。把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奉献爱心的事。
我想这就是当一名志愿者的真谛。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服务社会,去为更多的人送去温暖,让更多人看到希望。同时,我们也要号召更多的青年加入志愿活动,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不能选择停留,但我们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在我们所经之处茁壮成长,能成为一把遮天大伞,为需要的人遮光挡雨。也许,志愿者微弱的力量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会发现世界在我们手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也许,我们能够做的的确很少,但是我们只要做了本应做的,并且是力所能及的那一份,就会发现我们所获得的并不只是付出的那么多。
社会实践新闻稿 篇3
20xx年的暑期社会实践,xx大学多支实践队结合所学专业,深入城乡农村开展实践调研,对话企业,践行真知,凝聚积极向上正能量,唱响“四个全面”的主旋律。
师生联动,助力三农
xx学院科技支农服务队来到漳浦,依托高校的资源优势,开展一系列科技支农实践活动。队员们认真听取了当地行业尤其是鲍鱼养殖的现状,在指导老师黄永春的帮助下,实践队积极为养殖户开展养殖新技术培训讲座,将鲍鱼养殖新技术传播到基层,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队员们参与到实际养殖操作的流程中,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周边养殖户测量水质,对水质改善以及如何节约养殖水量提出专业的建议,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赢得了农民的赞赏。
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生产一线,检验所学知识,增进专业了解。实践队在艰苦的基层环境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来自xx学院的实践队队长周牡丹在实践日记中写道:“三下乡”活动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收获和思考远没有结束,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未来的路还很长,身为学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振兴为己任,为新农村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扬建筑风,倡工业化
工程技术学院“常青梦之队”针对建筑工业化在厦门的普及程度以及发展情况展开暑期调研。实践队来到厦门市建设局,针对建筑工业化推广的程度及推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研。实践队经过一系列研究调查,队员们发现,尽管现在建筑工业化仍存在认知差、缺乏产业工人,旧工人急需转型,人才不愿到第一线施工操作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工业化仍是未来建筑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来自工程技术学院的队长陈永健说“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担当。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是未来建筑行业的主力,只有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才能为建筑工业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新创业,锐意进取
计算机工程学院“创客在行动”实践队走访了新媒体产业促进会以及雅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就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与企业高层交流讨论。新媒体产业促进会是财经学院陈铎同学与伙伴联合创办的一家公司,陈铎认为大学生创业重点在“创”而不在“业”,大学生在校期间选择创业的目标应该是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非想要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分享自己创办“多米诺创吧”的经历后,陈铎还就“互联网基因”到“互联网思维”再到“互联网+”的变化阐述了自己对“互联网+”经济形态的理解。随后,雅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曾先生也与实践队进行深入交流,他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学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这正是推动着社会各个行业走向新领域跨向新阶层的动力。经过一路的走访调查,来自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实践队员陈飞总结道:“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入国家的大合唱,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积累经验,为经济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实现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四个全面”吹响了亿万青年同心筑梦的进军号角。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集大的青年学子利用暑期的时间深入社会,贴近基层,在实践中展现集大青年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面貌。
社会实践新闻稿 篇4
XX月22日至23日,在感恩节到来之际,公卫心语心愿活动在南华大学雨母校区食堂门口顺利开展。有时候,我们的心灵物语无法向他人陈述,而这次活动便给我们一个平台以“倾诉”,“互助"为主题,旨在让更多人抒心中所想,圆心中所梦。
活动当天,首先进行的心语活动是让所有参与者用便利贴写下对心里的那个人最想说的话,参与人员热情洋溢。活动开始初期,心语墙上便已是满满的便利贴,承载着"五颜六色"的心语——"妈妈我爱你,您辛苦了”;“爸爸,少工作,注意身体”;”其实你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一串串心灵之语不禁令人动容。而紧接着的心愿活动,则是以匿名心愿的形式写下自己此时最想做的,而后等待某一位热心人为你助力,在活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与的南华学子们笑容满面地在心愿箱内留下了自己的梦。
心语心愿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人群逐渐散去,唯留"感恩"的初衷高悬上空……
社会实践新闻稿 篇5
携手社区创卫,共建和谐社会
——理工学子服务焦东社区
近日,山阳区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如火如荼,焦东街道办事处辖区创卫工作进入全面迎接市创卫指挥部的考核验收阶段,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挂职服务团积极参与其中,在街道办事处领导安排下,与辖区居民携手开展山阳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精品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长时间以来,山阳区积极贯彻落实《焦作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奖惩意见》精神。在区人民政府的安排和部署下,山阳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长抓不懈。焦东街道办事处辖区在党工委书记刘兴刚同志的领导下,领导班子精心组织,大力投入,街道办事处与其辖区居民上下一心,辖区内环境卫生等方面得到明显改观,创卫工作秩序井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