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目标管理自查报告(通用24篇)
3、抓常规,提高工作实效,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好与坏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我校更是把此项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制定了年级、班级常规管理考核细则。对班级的管理实行周评比、月公示、学期总评的办法。考评项目包括:学生精神风貌、班级纪律、班级卫生、班级物品管理、班主任工作及任课教师在学生中的问卷调查等内容。如何落实好制度和细则才是加强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我校下了很大的工夫,我们每天做到:“四查”,即早晨、课间操、中午、离校。“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即随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联合检查;“学生跟踪检查”,即每个课间、两操都有值日学生进行常规检查。由于实行层层管理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4、成立家长代表会,加强与家长沟通。家长代表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为了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及时发扬学生的优点,健全不足,及时地反映多数家长的意见与呼声,可以说,家长代表会为家长与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往学生成功彼岸的桥。我校为把家教工作落到实处,每学期各班至少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认真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并及时整改学校管理和学校教学。
(四)教学常规和教研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好各类课程。
学校每学期严格按国家、省、市、县教育对学校课程开设的要求,严格落实课程。严把课程关、课时关,并能科学规划,编排课程总表。严格按课程标准备课、上课,严禁备课抄袭,不备课进课堂。开学初,将课程总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提前做到“四表”上墙,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挪用、挤占其它课程,同时学校教导处加强监督与巡查,随时抽检课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课程落实到位。
2、细化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修订了《水磨镇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水磨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监督制度》,这样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细化领导分工,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片管理,分年级包干,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年级组内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每位业务干部,负责一个学科,参加一个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
(3)、强化教研组建设。逐步加强制度式的规范管理,改进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和形式,推进集体备课,做到教案学案一体化,以老带新,共同探讨教材,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以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开展好集体备课。积极发挥集体备课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全体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一是个人自备,将自己的质疑、困惑提列出来;二是集体讨论,每位教师都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三是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达成共鸣。教师业务学习以及集体备课,把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渠道,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5)、大力鼓励教师开课、推门听课,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学校重视督促教学过程。变以往安排听课的检查方式为“推门”听课方式,每周分管教学领导携相关老师随机进教室听课,并及时检查其教学方面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听课反馈,指出存在问题,并多给予青年教师以鼓励,使教学监控更富实效。
(6)、教学常规环节检查与督促。一是各村完小或教研组每月检查本校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案例与反思。为督促各学校或教研组检查本校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的质量,负责联系各学校或教研组的校级领导定期与不定期对教师进行抽查。二是教务处加大对教学中的“备课、教学、辅导、批改、质检、研讨”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每学期对各校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每次检查情况、抽查结果都认真作好小结,进行评比,并形成报告在教职工大会上分析公布。
(7)、举办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以高效课堂为背景、以学校内涵发展为契机,每学期,我校都举行一次大型的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每学期一次的大赛已初步形成特色,它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的舞台。切实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
(五)、教育装备管理。
1、为推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与科学应用,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功能,学校成立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教育技术装备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在原来的基础上,本年度,各村完小又新配置了一套完备的体育器材、安装了多媒体教室一间、体育活动室一间。九年一贯制学校达到每间教室配备多媒体。各校配齐了兼职管理教师,增强了学生视野。
3、切实做好各专用教室的卫生管理工作,图书、教学仪器摆放整齐有序,制度齐全,图书向全体学生开放,开放率达90%以上,上课期间学生可随时借阅,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4、利用好远程教育设备和光盘播放设备,督促各校按时接收下载远程教育资源,并及时向全体教师、学生开放,运用于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5、利用好计算机教室,对5-9年级开设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每周开课20节。
(六)后勤管理。
1、为全心全意服务于教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管好用好义务教育经费,学校拟定了《鲁甸县水磨镇中心小学财务管理制度》、《水磨镇中心小学实物管理制度》等制度。全镇各校都把学校的财务管理纳入重要工作,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执行,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和有关文件精神执行,不符合规定的拒绝办理。经费由中心校统一管理,各村校具体使用。各学校对校产管理、使用、维护制度健全,各类物品的采购、保管、领用手续齐备,责任明确,并建立收支明细账,定期查阅,定期向教职工公布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2、学校财务工作严格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完善各项手续,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账目清楚,各项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规范管理,妥善保存。
3、从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为把营养餐这项惠民工程抓好、落实好,结合我校实际,修定了《水磨镇中心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了《水磨镇中心小学营养改善计划补充规定》,各校严格按上级要求和中心校制定的管理规定来操作,开展一年多来,我校从未出现一起食物中毒或传染病发生的安全事故。
(七)、校园文化建设。
1、搞好学校近期和远景规划,加强学校设施规范管理,让校园设施实用、安全,布局合理。
2、加强校园绿化、硬化、美化建设。全镇14所学校的校园内地皮已全部硬化,大多数学校都有一定比例绿化带,并且班级上都张贴有伟人像、名人名言、学生守则、学生作品。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或悬挂教育方针和校训,校园板报、橱窗及时张贴相关宣传资料、学生作品,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生机勃发的育人场所。
3、学校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刊《山风》及时收集全镇师生优秀作品并刊登印发。此外,利用学校黑板报、报栏等设施宣传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4、学校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办公室等房间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布置得当。本年度,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校园环境卫生做得非常到位,做到地面无杂物,墙上无脚印、网尘;教室、楼道无痰迹;公共设施无损坏;课桌无刻划。师生精神面貌良好,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初见成效。
(八)、依法治校。
1、我校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学校学习和宣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规划纲要(20__-20__年)》等法律法规,对全体师生进行普法教育。
2、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生作业安排合理,按照课表要求,每天对学生安排一小时体育活动,让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