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目标管理自查报告(通用24篇)
21、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落实两操、两课,学校使用三都镇政府水厂的自来水,学生引用水为桶装水“千岛玉泉”。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经常举办小型体育竞赛(迎春越野赛、广播操比赛),是建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认真实施体育健康标准,备齐各类检测仪器。积极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及其他体育竞赛活动,今年学校排球队获市第六名、围棋赛获团体第五名,本学期向杭州市输送体育人才3名。严格控制学生视力不良率的提高,我校学生视力不良率为8%,新发率在1%以下。
22、每年六一、元旦举行艺术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比赛,平时积极开展各类艺术科技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市艺术节各项比赛,在全市英语故事演讲比赛中,我校2人获三等奖,书画作品比赛中,4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航模比赛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在读书活动中,一人获浙江省二等奖,教师获省辅导老师奖。
其次,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除了信息技术设备的添置、办公设备的更新、学生学习条件的改善外,学校还投入约45万元,新建了学生食堂宿舍楼;投入约2万元,添置了蒸汽炉灶;投入约2万元,硬化了美化了食堂前空基,使学生的生活设施有了质的飞跃,住校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透亮清洁、结构合理、设施先进。食堂开办井然有序,教师学生充分满意。
另外,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以少先队博爱绿色回收公司、红十字校本教学为抓手,努力创新,敢为人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兄弟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少先队绿色回收公司的建立,开了我市学生公司的先河。学生竞争上岗、自主管理,将体验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得到了杭州市雏鹰红旗大队验收组的充分肯定。
三、不足之处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理解新课程理念不够透彻,学校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学校领导的创新意识不够,在学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等;学校的活动课程体系的建立还优待于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设还不是非常如人心意,而且,体系的建立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四、自评结论
根据以上回顾和总结, 认真对照考核细则,我们认为,我校虽然在很多工作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有待于不断的努力改进,但与自己相比,本年度的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给自己的评分为117分,参照年度考核等次标准,自评为农村一类学校。望教育局、督导室领导考查。
2024目标管理自查报告 篇6
根据《XX县全日制完全小学(规范级)层次目标管理评估方案》的内容及标准,对照我校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自查,在自查中做到了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把自查过程作为总结工作,查找差距,改进工作的过程。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管理方面。
1、办学思想。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基本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能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制定了《马坊小学教职工综合考核制度》,对教师实施科学、规范的评价。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2、组织领导。
⑴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整体配合好,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学校工作决策正确,无失误。有开拓创新能力,有协调能力,上下级关系、周边关系、干群关系好。工作责任心强,办事不推诿、拖拉,为教师服务好。在教职工中有威信,有凝聚力,教职工信赖。
3、教师队伍。
⑴教师素质。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较高,教育教学效果较好。实行年级主任管理制度,每个年级都有县级或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工作积极性高,教师队伍稳定。加强对退休教师的管理,关心教职工生活,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
⑵继续教育。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教职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走进新课程,学习新课标,树“文 秘 港”还有更多精彩文章等着您!立新观念。按时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师训干训任务,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合格率达100%;专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80%;教师计算机初级培训合格率达100%;60%以上的教师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计算机中级培训还应加大投入力度,参加培训的教师还比较少。
4、常规管理。
⑴办学规划。学校认真制定了中长期办学规划,全面实施新课标,初步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不断向教育管理“规范化”和办学条件的“标准化”方向发展。
⑵常规工作。学校常规工作开展有序,各种教育设施管理比较规范,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比较好。
⑶育人环境。由于管理力度的加大,校园环境卫生不断改善。校园卫生,绿化、美化较好,育人环境良好,学校荣获XX县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和“爱国卫生先进集体”。
5、教育教学管理。
⑴德育管理。落实德育考核,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计划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能发挥德育工作队伍的积极作用,形成三结合德育网络,德育工作逐渐形成合力。今后还需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和关工委工作。
⑵教学常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有教学常规评价办法,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课外活动等方面实行量化。学年检查教学常规6次,检查有结果,有记载,有反馈,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奖惩。
⑶课程管理。积极推进新课程实施,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学校对改进教学方法和指导学习方法有一些措施,工作落实较好,随堂听课率90%以上。自然实验开出率有待提高。
⑷特长培养。学校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有实施方案,措施落实较好。开设多个兴趣小组,有指导教师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学生参加人数达100%。以后在学生特长培养成果展示方面还要多思考。
⑸减负提质。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措施,落实较好,教育质量逐步提高。今后还需在形成特色方面努力。
6、教改科研。
加强教改科研管理力度,学校圆满完成“学习指导”实验课题工作,实验成果突出。新的科研课题正在申报之中。每学年都有10%以上的教师教改科研成果、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在县内有一定的影响。
二、教育质量方面。
1、学生素质。
⑴思想素质。学校是县教委命名的“文明礼仪学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较好,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各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但在学习的语言美,团结友爱方面还要加强教育。
⑵体卫工作。我校一直重视体育和卫生工作。每天坚持做好“两操”,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居于农村小学前列。特别是县里举办的小学生篮球比赛中,我校每年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⑶劳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绝大多数学生有生活自理能力,一种以上劳动技能掌握率95%以上。
⑷学生能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合格率95左右。
⑸学生特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学生参加县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面达5%左右,具有篮球、乒乓球、绘画、音乐、书法、手工等特长的学生占30%以上。
三、办学条件。
1、教育经费。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勤工俭学工作,较好的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职工待遇。学校通过改革各方面管理和经营方式,使学校经费有了新的起色。如:伙食团的管理、学生超市的管理、幼儿园的管理等等。
2、设施设备。
⑴生均面积。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高于“普九”标准,活动场地生均面积达3平方米以上,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篮球场(两个)和排球场(一个)。
⑵功能室。学校有设置有微机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功能电教室。还没有舞蹈排练室、科技活动和劳动专用场所及相应设备。
⑶教仪图书。自然、数学等教学实验仪器,体育卫生器材,音乐美术设备和器材,电化教育基本条件达到“两基”要求。图书生均15册以上,微机配备50多台,有远程教育专用接收室。但各类教仪图书需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