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精选35篇)

2024-08-17 22:38:16心得体会打印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精选35篇)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它就是我们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之夜是一个美好,团圆的夜晚,每家每户都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欣赏良辰美景,享受天伦之乐,而且中秋的月亮分外圆。....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 篇1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它就是我们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之夜是一个美好,团圆的夜晚,每家每户都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欣赏良辰美景,享受天伦之乐,而且中秋的月亮分外圆。

  中秋节的夜景格外迷人,抬头仰望夜空,只见一轮明月,又大又圆,仿佛是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大地上,湖面像是穿上了一件银色的裙子,微风吹来,它还时不时摆动着裙尾,美丽极了。温柔的月光透过枝繁叶茂的大树,在小路上投下星星点点的白色斑点。

  在朦胧的月色下,各种虫子的鸣唱若有若无地传来,它们似乎也在欢唱庆贺这美好的中秋之夜。这时突然几朵白云调皮地跑到了月亮的面前,月亮仿佛是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害羞地遮起了脸庞。月色柔和而清明,淡雅而有味,真是“十五的月亮分外圆”啊!而且每当月光照射在我的身上,总有一种浓浓的幸福感在心底蔓延开来……

  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也是必不可少的。月饼的种类可多了,有五仁、水果、豆沙、抹茶等口味。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蛋黄豆沙月饼了,只见它的表皮金灿灿的,还没吃就已经闻到了浓浓的蛋黄味,它的表面还有一个大大的“福”字,我感觉吃了它我一定会变得很有福气。咬一口爽滑舒嫩,口感饱满,吃起来很甜,充满了幸福的味道,我想这就是家的味道。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全家人又来到了广场。广场上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周围到处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感。道路上,人们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家人一起走。天空中闪耀着五颜六色的光,还有烟花不停地从地面上升起,然后快速地飞到天空,五彩烟花在空中绽开,美丽极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浓浓幸福感。我爱中秋节,爱它的良辰美景,还爱它的花好月圆。在这个日子里,我只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 篇2

  中秋节,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个团圆的节日,但在这天我家常常不能团圆,就像今天,只有我和妈妈。

  直到在写博时我才想到中秋节,急忙到窗户旁,我想看看月亮。这似乎成了每年中秋节的一项任务,就像明知道春节联欢晚会不好看,可我却偏偏要看,最后只好无奈的叹息一声:“真没意思!”

  今年的月亮骄傲的很,迟迟不肯漏脸。难道今年真的看不到月亮了?我望望窗外,一切那样静谧,只有几家亮着灯。哦,人们都睡了。我看看躺在床上熟睡的妈妈,心中默默的感叹到,还好有你在。

  我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个中秋,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妈妈的工作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中秋节了,我怎么也想不通妈妈还要去。我哭着说:“你在去就不要回来了!”妈妈失望的走了。我整整难过了一天,直到爸爸给我写了一封信,那封信早已不知去向,但我记得写的很感人,爸爸讲了妈妈的不易,让我理解她。那次我哭的更厉害,这件事就像一个烙印在我心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来愈大。

  望着迟迟不出的月亮,我想到了小学时。其实我很怕过中秋的,因为这个时候老师总是让写有关中秋的日记,哎,每年的中秋不都一样吗?不是又要写“常峨奔月”,“吴刚砍树”,实在不行就写合家团圆共度中秋吧。我每到这时就会咬着笔杆子,脱着下巴,想啊想,月亮出来很久了,可我还是什么都没写出来。

  我记得二年级时,爸爸看我什么都写不出来,只好让我睡了,第二天很早爬起来,由爸爸口述,我写,终于交了作业。我还记得老师还把那篇日记当范文读给了全班同学。那时我还和妹妹一个班,当然我们的日记都是爸爸口述的(我都写不出来,妹妹自然也写不出来啊!),我很奇怪老师怎么没发现我们的日记雷同呢?后来那篇日记被我保存的很好,每年中秋节我都会把那篇“万能日记”搬出来救救急,直到老师终于发现我们大了,终于不用写有关中秋一类的作文了,我才把它赠予了上小学的妹妹,对了她还有个弟弟,我想是用的上的。

  中秋节是个相思的节日,从小到大,我们学过有关中秋的诗句都是酸酸的,就比如“每逢佳节必思亲”,这是很经典的。我也会长大,会离开父母,那时的中秋又会怎样呢?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 篇3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 篇4

  时至今,令仲秋。中秋节又来了。

  又到中秋节,终是煎炒似地过来了。昨夜还热浪贴背,今晨忽感有凉意偷袭,刹那间真正闻到了秋的味道,臆念到秋的韵味。放眼忘去,翠色已浓得真的快滴了啊。

  又到中秋节,一年一度的感觉真快呀。不到此时也许感觉不到它的快。不是有种说法:年怕中秋,月怕半。因为触景生情,又想到了往年的中秋时节,仿是在昨天发生的一样,不觉得快才怪呢,你说呢,朋友?也许在好些人眼里,这个节日是每副秋日画里的一笔浓彩,但我个人却只依稀几笔,淡画罢了。那几笔也只是少时旧画里的依稀远景,且是有些尘封哦……

  那年秋天终于盼到了中秋节。因为中秋前时总是有艰辛的劳作,也就是收稻谷哦,那些苦处也许意会点好些,不说比写出来意思也许更到位吧,哈哈……那一天,天总是那么蓝,人总是那么亲,走到外面也总是有股说不出名的清醉的味道,好爽哦……大人们其实是最忙的,小孩们自然也跟着倒忙开了。老爸用担子挑新谷去磨完后,妈用风车吹净只留雪白的米,然后……

  不说你也知道这作糍粑粑过程了。出笼时,那种香味儿……啧啧,,不摆了哈!最有意思的是哥几个抢啃粑棒的滋味儿,还有就是晒干后炸糍粑,那滋味……,说不出来了,只是……只是每次忆起,都有那滋味涌到我脑海里,鼻腔里,好想吃的那种想法,你想吗,哈哈,,

  那个时候,就是感觉糍粑粑怎的就那么好吃呀?就连妈叫哥哥去扯些蒜苗炒肉,为了糍粑也是大欺小推托不想去,最后,我最小不去是不行的,走的时候也不忘扯团糍粑撤……一颠一颠的,那种精态,那种感觉,那种味儿,不用别人说,自已现在想起来依然感觉象秋天的风,秋天的云,秋天的绿,是有韵味的……

  秋去春来,年复一年……几十个春秋都在一样的冬天的最后的一场雪中埋没,不管你勤奋,还是消沉;不管你是高兴,还是苦恼都在这白茫茫中写白……现在,我只记得我是有些老了,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不知不觉中老去了,其间这些个中秋节,仿是被记忆少年时好吃得不得了的糍粑掩盖了,也如我不断理去的须发般尘封远去……。

  如今打开,复活的也只是年少的糍粑的滋味儿,那些个高级的,普通的所谓的月饼儿都无影儿了。不知哪年哪个秋天,它又会挂在我的嘴上呢?那些说出的滋味儿,一如我暮年花白的须发飘呀飘的,希望会飘到那遥远的天国,让我继续回味去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