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精选35篇)
五仁月饼是各式月饼中最为着称的,因馅中有杏仁、桃仁、花生仁、麻仁和瓜子仁而得名。它具有配料考究、皮薄馅多、味美可口、不易破碎、便于携带等特点。这种月饼,呈鼓形,边稍鼓出,花纹和字迹清晰,形状端正,不破皮,不露馅,边角分明;表面金黄色,无白点,色泽均匀,具有油脂光泽,边缘呈象牙色,底面棕红色。口味香甜,绵软带酥,有多种果仁香味。
这是就大家吃的五仁月饼,不过我看了之后还是没明白,于是就去问外公外婆。
到了外婆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说:“姥姥,我给你买了你最爱吃的月饼!”待外婆坐下后,我就发问了:“为什么您这么喜爱五仁月饼呢?”于是外婆就给我讲起了小时候的事。
她说:“我们那时候啊,没你们现在这么幸福,那时候过节能吃上一个五仁月饼就是最大的快乐了,吃的时候还是一点一点用牙蹭,一个月饼能吃上好几天呢。现在我老了,就养成了习惯,不喜欢吃别的了。”说着,姥姥的眼中浮起了一层薄泪。姥姥擦擦眼角,咬了一口月饼,当年的事一下子涌上心头。姥姥站起来,拿着月饼回屋了。
我望着姥姥的背影,明白了,其实五仁月饼吃的不是味道,而是对儿时的那份留恋,那份怀念,就像老照片一样,在你看到它的时候,便会有一种心酸在里面,回头展望一生,自己又有过什么呢?当你品尝它的时候,又会有发自内心的欣慰在里面,看着满堂的子孙,又有什么可在乎的呢?
恬静的夜,一轮皓月高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皎洁的月光就像一泓秋水,透着清辉,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银色的光海之中。望着一天天圆起来的明月,我心里在想:五仁,五种果实,其实就是酸甜苦辣,人间百态,向世人呈现的就是中秋那沉甸甸的思念。在低头看着这些五仁月饼,我也忍不住拿起了一个吃了起来,那缠绕在一起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滋味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 篇10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 篇11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我眷恋至深。
印象中,童年时的中秋之夜,总是皓月当空、清辉万里,甚是可亲可爱,只不过“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后来,从大人们的嘴里逐渐知道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以及“玉兔捣药”的美丽传说。我于是对那轮圆月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此后,每逢中秋月圆之夜,我总是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一边痴痴凝视着天空的那轮如玉盘般的圆月,一边想象着那嫦娥在月中起舞的情景,仿佛还听到了玉兔搗药、吴刚伐桂的声音,至今回想起来,那月光之下的遐想和幻觉依然是那么地美好。
上小学时,我一边背诵着“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坐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一边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盼望着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早点回家。这样,我就能吃到那香甜诱人的月饼了。于是便常常念叨着“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后来,我从老师那里得知,这甜甜的月饼关联着民族的大义,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元末,人民纷纷起义,朱元璋以月饼裹文作为暗号,然后各处馈赠,以联络各方人士,相约八月十五夜起义。
进入初中之后,我随着读书量逐渐增多,对中秋的圆月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从书中,我知道了中秋祭月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其实,中秋的月亮之所以让人看起来又大又圆,是因为到了中秋季节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地面温湿空气消退,天空变得清朗的缘故。
而作为传统节日的中秋,其价值在于既体现了人们企求平安、圆满的心理,又蕴含着在外奔波游子及家人之间的相互思念。
难怪人们总是念念不忘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呢。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 篇12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象征团团圆圆的意思。老师说,中秋节要吃月饼和赏月,我们幼儿园也分了好吃的小月饼,我好喜欢。爸爸说:“中秋月亮最圆了,到时晚上我们吃好饭到山上去赏月吧!”
可早上起来的时候,好像是阴天,灰蒙蒙的,爸爸又说了:“晚上大概看不到月亮了,我们还是早上去爬山吧!”妈妈也说好,于是约上了雅琳姐姐一家,一起去爬山了,咦!好像又出太阳了,但己经到山脚下,还是接着爬吧!山上都是台阶,走不多远的时候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亭子,坐着休息一下吧!
喝点水,再继续走,出来玩我很兴奋,所以也不觉的累,一口气就走了一千多个台阶,确实有点累了,前面又到了一个亭子,这个亭子是我姑丈他们组建,为了方便爬山的人休息,听说山顶现在还在建一个亭子,但山这么陡,材料怎么运上去呢?
哦,我看到答案了,就是前面的这些骡子,是它们把材料背到山上的。你们知道骡子的爸爸妈妈是谁吗?就是马和驴,这是爸爸告诉我的。
在亭子里休息好,我们就往山下走了,下山比上山轻松多了,但是也不能走太快,要注意安全哦!到了山下,一看都十一点半了,吃了午饭,回到家爸爸妈妈和我倒头就睡,一直睡到下午三点钟。
晚上到爷爷妈妈家过中秋了,全家人团团圆圆吃排场可真开心啊!可我的小肚子好像装不了多少东西哦!
吃好饭,要到哪里赏月呢?出来的时候碰到了心瑶姐姐和国越弟弟他们,那大家就一起玩吧!兜了一圈后,我到水景公园玩了,好多人啊!有的在放孔明灯,有的在跳舞,小朋友也很多,爸爸把吊床也带出来了,躺在上面看月亮正好,这时月亮也出来了,好圆好大啊!
真是个快乐的中秋节!我也祝每个人中秋节快乐哦!
中秋的心得体会六百字 篇1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个美好的中秋佳节,我不禁想起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句来。
中秋,正是月亮最圆的时候。相信大部分家庭都和我们一样,团团围坐在桌旁,房间里回荡着阵阵笑声。
桌上的菜丰盛得和“满汉全席”不相上下:又香又辣的烤鸭,味道鲜美的清蒸鲤鱼,清爽的白菜汤,爽口的京酱肉丝,回味无穷的回锅肉……光是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菜,我的口水就开始放肆地在嘴里打转了。菜的数量没得说,六菜一汤,让我眼花缭乱,停在半空中的手也不知夹哪一样好。
吃过了中秋节的晚餐,香甜可口的月饼静静地躺在竹篮里望着我们。橙黄色的月饼上精致的花纹十分显眼,被裹得严严实实的馅儿甜如蜜糖,但又不会发腻。这时候的小孩子最开心了,看着那些五花八门的月饼,心里直欢喜。咬一口月饼,松软的饼皮夹杂着甜津津的馅,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月饼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把甜蜜传到了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