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1篇)
学校近期组织老师一起来阅读朱永新老师的《我的阅读观》。实际上以前在书店里见过朱永新老师的著作,可能是没有人引荐,所以就与他的书擦肩而过了。迫不及待的打开书,看到了优秀的朱老师的卷头语,就更加期待在后面的精彩的内容。
朱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看到朱老师受阅读的巨大影响,也知道在犹太民族里在阅读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所有的这些都使更加坚定的继续走着在阅读路上。“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美景,体验精彩的人生;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我们一定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会 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有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当阅读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读一生的书,做高尚的人”……这一句句话语如清风般拂过我的心田,是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和作者产生共鸣的这个词的含义。有时候读完一本书后觉得浑身上下非常的轻松,走在路上自己感觉迈出的步子也是非常有力,眼睛看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温柔,亲切。心中油然而生的一份自信、骄傲。
朱老师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在这一章里详细的列举了小学,中学,大学和教师阅读推荐书目各100种。非常惭愧,我在推荐教师阅读的书里一共才读了5本。虽然看到这时有些着急,但我知道着急是达不到任何的目的。我很有信心,虽然不已经30多岁了,但我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尽力的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就像雨亭老师在天不设牢的故事中讲的一样:“如果只为名利所诱,心中就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这时,是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的牢笼之内,徒劳地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则粉身碎骨。”我不会去计较太多的名利,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做为一个教师,要有用大的眼光去观察,体会教育。朱老师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知道自己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去改变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但我可以在一个学校里去改变我周围的环境,可以在我的班级里去改变我的学生。当然在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心中一定是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班级的。我要做一个小小的火把,去照亮我周围的世界。我期待着开学的日子赶快到来。也更加清楚我应该在假期结束前要好好的梳理自己的思路,为开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喜欢这本书里的这句话: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
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新教育这个词,知道了它的含义。期待着和新教育零距离接触。
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有幸,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朱永新先生的书——《我的阅读观》,只是在会议上随手翻了几页,便被深深吸引了。
朱永新先生的思想总是那么铿锵有力,读着他的文字,总有一种欢欣鼓舞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研究生即将毕业的一天,苏大教育学院请来了朱永新先生给莘莘学子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讲座,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位老先生。说他是老先生,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应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但他并不老,反而满面红光,面对密密麻麻的学生,他的嗓音浑厚,甚至可以穿透到偌大会议室的最后一面墙里。记得那时候的他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他教育思想,教育应是幸福的,完整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阅读,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怀揣教育梦想的我被深深的打动了。于是,我也记住了朱先生所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基地之一:湖塘桥中心小学。
不知是不是命运的安排,我竟真的来到这所学校,看到走廊上那颇具文化韵味的墙面设计和那醒目的几个大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总有一种心欲腾飞的感觉。
今天,捧着沉甸甸的书,我沉浸其中。翻到“朱余之争”,我看到了两位教育大家关于阅读的分歧与辩论,更加兴趣盎然。两人为为“国家阅读节”的设立而产生了不同见解。朱永新在提案中写道:“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我们中华民族的阅读水平堪忧。”由于国民疏于阅读,远离经典,导致部分国民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心态浮躁。他认为:。“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这与犹太人视书如命、崇尚读书息息相关。” 而余秋雨先生则认为,其一,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必要再增加类似节日;其二,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是成为灾难;其三,今天阅读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我被两人的坚定立场与博学善论所折服。但是,我想说,无论如何,两位学者的目光是一致的,即都关注阅读。我赞同,佩服。但我想,这场争论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让很多人重新将眼光投向阅读。有了分歧与争论,才有关注与发展。
我敬仰朱先生及他敢于创新的思想,崇拜他思国忧生的胸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小辈,我喜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星星会亮起来的,我坚信。萤火虫会发光,我坚信。读着《我的阅读观》更坚定了我的理想与信念。
《我的阅读观》是朱永新教授写的,他是推广阅读的“第一人”。他在书中表达了对于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基本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他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总结出这样一个阅读理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但是我一直认为,是否有时间,从本质上取决于你是否把这件事看作是主要的。如果你认为重要一定可以安排时间;如果你认为不重要,一定会找出借口不去做。喜欢打扑克,搓麻将的人,再忙也可以安排时间打一把,搓一次。这些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事情,关键还是我们是否可以真正做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要说喜欢的原因,其实单——提醒与触动,可以时时提醒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读书。
朱永新教授从“个人、民族、学校、城市”四个方面来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教师这一群体来说,阅读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这四个方面都将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首先,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学习上进的心,时刻走在教育的前沿,就必须不断地从各类书籍中获取新知识。其次,作为一个学校,它良好的阅读氛围必须是每一位老师的引领,从而带领学生走上“共读共写”的阅读生活。再次,城市就是一个个家庭组成,相信每个爱好阅读的孩子一定会让家长们也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从而构成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中详细地介绍了“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文学书目”、“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大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和“教师阅读推荐书目100种”。这些书目为我们的阅读指明了方向,通过阅读经典,可以让师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我们脱离庸俗。
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经典,做一个有根的人!
现在《我的阅读观》终于读完了,但是我仍然把它放在床头。它一定能激励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忘阅读,哪怕只是十分钟二十分钟。我愿意做这颗擦星族,跟着朱老师,跟着喜喜,跟着萤火虫一路擦下去!我相信毛虫会变成蝴蝶,萤火虫的光会越照越亮……
我的阅读观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有幸,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朱永新先生的书——《我的阅读观》,只是在会议上随手翻了几页,便被深深吸引了。
朱永新先生的思想总是那么铿锵有力,读着他的文字,总有一种欢欣鼓舞的感觉。
不知是不是命运的安排,我竟真的来到这所学校,看到走廊上那颇具文化韵味的墙面设计和那醒目的几个大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总有一种心欲腾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