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工作汇报集锦(通用30篇)
(四)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有:刘承栋的初中两种文体作文教学创新课件。
王勋桃、王荣碧、曾庆西、李林英的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创新研究经验论文四篇。
王勋桃、王荣碧创办校级刊物《萌芽》两期。
李林英的作文观摩课四堂。
刘承栋、李林英的典型课例vcd作文教学专题一张。
xx年年,我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研究方案,在市级课题研究方案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xx年6月在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荣获县级优秀组织奖。
四、困惑
1、由于课题研究组织机构成员分工都是临时的,加上各自都承担了非常繁重的组织领导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时间和精力都对课题研究没有充分的保障,对课题的全面调查和深入探究势必产生负面影响。
2、由于课题研究实验经费的筹措不能一时到位,相应的课题研究条件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交互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我们目前的多媒体都还没有配齐,cai课件都尚未普及。
3、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研究。
4、幸福的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方式来自于开放的、自由的、多元化的教学观念。解放思想是关键,必须引起重视。
5、成果档次不高。
五、研究工作中的体会及今后的工作构想
作为应用性的课题研究,它的价值取向应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改善。两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课题不断向纵深推进,课题组觉得还有一些问题很值得进行深入思考。
1、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它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认知程序,从根本上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更重要的是,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打开新的局面。
2、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增添了动态演示性的内容,增强了交互性。使得学生不仅仅通过接收信息而学习,还可以通过资料的展示过程以及交互加深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适当的交流通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交互性便成为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可能被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所取代,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唯一选择是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
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准备扩大研究范围,一是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师不仅会教,还要善用。二是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设信息技术课,同时注意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操作技能。三是进一步建好信息软与硬环境,跟上时代步伐。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集锦 篇23
我来自丰乐中心完小,姓名申龙飞。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工作,努力探索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下面就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学习培训,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我校利用各种形式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了课改《纲要》,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同时开展了教师讲座培训(邹书普校长、陈莲丽、邹圣鹏等领导对我校教师进行指导培训);网络资源培训等。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完善、更新,教师学到了科研知识,增强了科研能力,建立了科研信心。
1、20xx年三月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
2、制定和完善教科研规章制度。
3、为了归范收集好资料,课题组为我校数学任课老师统一制作了《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研究》资料汇编手册。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调查研究学生状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做出了分析。
2、我校课题研究工作重点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每位教师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力争“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住。因此,教师们都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研究,以最适合、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整合教学目标,力图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3、要求课题组成员撰写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培养教师捕捉信息和及时总结的能力;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论文、一份有特色的教学设计、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有一定水准的案例分析,使广大青年教师们养成一种从科研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并及时反思、总结、提高的良好习惯。
4、以“教研活动”为主线,强化课题过程的管理。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题研究的“主战场”,我校教师一致认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管理最有力的举措。
(1)、4月28日和课题组全体成员一道,外出凤岗县土溪中心完小观摩学习、经验交流,受益匪浅。
(2)、课题研究不断深入,较大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自从课题组成立以来,全体成员集中深入课堂进行听评课15次,集体备课3次,课题组三位成员利用课件成功展示了3节示范课,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3)、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等环节,建立了积极、正确的导向,为全面、客观的了解评价教师课堂导入研究进展提供了保障,促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研究》促进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教学效果。
1、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
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导入”、“讨论”、“探究”、“图解”、“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
在备课上,改变了过去“课前复习、讲授新课、布置作业”等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环节,而是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研究信息技术
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制作教学课件,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认真思考课堂导入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学生学习精力集中、学习兴趣浓。
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课堂活动,个性表现的乐园。
3、收集了教师随笔、心得、论文20余篇。
4、各班完成了上一学期统一制作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研究》资料汇编手册。
5、收集了一些与课堂导入有关的图片、优秀教案、课件、录像等资料。
四、课题研究经验交流
一杯好酒,入口即感甘甜醇香;一篇好的文章,开篇便能引人入胜;一堂好课.开课就会生趣盎然。通过我校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至今得出以下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
1、故事导入
小学生都是在听故事中成长起来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对故事百听不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数学故事,并配上多媒体课件创设故事情境。
2、游戏导入
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生活中活泼有趣的游戏,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