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学习心得(精选15篇)
3、部门工作不协调,互相推诿,缺乏整体配合,这是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精益生产是一种全过程的管理方式,在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团队合作、跨部门统一协调,只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是很难实现精益生产的;
4、推行方式不合理,没有找准切入点,导致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反感,甚至是叛逆,做事情阳奉阴违,不按标准做事,最终导致人员离心,甚至是离职,从而影响精益生产的推广。
因此,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高层决策必须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必须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培养彻底了解并拥抱公司理念的员工成为领导者,并使他们能教导其它员工,发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推动全体人员不断地省思与持续改善,以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当然,前途是光明的,开始是痛苦的,让痛苦最小的方法,就是缩短痛苦的时间,这就要求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推广,并且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最终,坚持用精益生产的管理方式来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所有人树立精益生产的理念。
首先,人员需要专职的。生产现场永远不会完美,总是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能够全职推进精益生产和持续改善,更专心、更全面地关注这些改善,那么推进效果会比较好。
其次,环境需要专职的。设备、人员、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组成的类似生物圈的工厂环境,也会对精益生产的推进产生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安排的每名员工及其岗位都必须是增值的,设备正常运转,现场布局是最优的,现场管理是先进的、人性的,实现生产环节最优化,将浪费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保证精益生产工作的推动使得生产环境变得没有浪费。
最后,理念也需要专职的。精益生产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其自身是一个自治的系统,人员、环境、理念都是该系统的一个体系,只有坚定这个理念,才能确保全部体系的正常运转,系统才能发挥最大优势。推行精益生产,仅仅是高层领导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培训、实践、交流、学习等,更需要全体参与人员增强理论水平、参与精益生产的改善、取长补短,树立节约型意识。
由此可见,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只有当它的各个因子都成为“专职”的时候,才能发挥她固有的效能。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 篇4
精益生产培训的目的:通过实施精益生产以提高产能稳定性和利用率,产品质量和及时准确的交货表现。
对于生产品质的管理,首先需做到以下几点:
1、工序自检;
2、上工序或供应商来料检验;
3、提升生产制造工艺,如通过设计DOE试验,获取最佳生产制作条件、参数;
QA网络的建设意义在于,品质不仅仅是品质部单一部门进行管理,而是通过工厂内各部门提升品质意识,全员参与,共同提升品质的过程。从事后把关变成事前预防,一旦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就要维持这种控制状态,才能保证品质。维持控制状态可以采用3种方法:操作者的更多的参与、统计过程控制、防错装置化。QA网络评价活动以制造部门为主,同时物流、品管、生产技术等部门连成一体共同实施。QA是对质量保证程度进行评价的工具之一。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的质量意识并具备专业知识才能正确使用。管理者高度重视并有效指导是使用QA网络成功的关键。
QC工位表主要用于对重要的品质控制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品质改善的运作模式为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PDCA是环环相扣,必须按步进行,不可逾越。同时每一次循环的结束,代表着品质的提升。其中总结为最重要的阶段,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及提出新的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TQM,主要是将过去的事后检验,以把关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到管因素的转变过程。TQM的主要特点为: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
6σ品质管理,是生产品质的最终保证,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通过对精益生产中品质管理的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情况,本人对工序的品质改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上工序来板时,收板人员必须先进行抽检,确保没有重大品质问题的状况下才能收板过数;
2、加强对各岗位员工的品质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品质意识及判定缺陷的能力,如此可增加员工在检验或生产过程中的自检能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做到事前预防;
3、对于本工序检验出来的问题,需及时反馈至责任工序,督促责任工序进行相应改善。对于重特大品质问题,需上报工厂管理层,同时迅速组建相应的改善小组,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人员组成,形成完整的QA网络体系,最终达成改善品质的目的;
4、通过对PDCA模式的认知,是需将后续的品质改善按此方式进行,先有周密的改善计划,彻底的执行力,真实的检验结果,认真的总结改善过程中的得与失。
5、6σ为本工序改善品质的终极目标,目前工序仍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统计分析问题,最终一定能达成99.99966%的目标。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 篇5
1973年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出现了零增长的局面,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被逼到了亏损的境地,惟有丰田汽车公司例外。这说明了丰田公司有一种抗拒风险的强有力的方法,这就是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方式JIT就是决心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就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实现七个零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努力。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为全面深入开展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把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建立精益生产的新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形成一种习惯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厂积极的响应并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精益生产管理培训学习。通过学习,使我厂人员深层次的了解了集团公司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各项条款及体系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要求,并且使我们掌握了精益生产管理的新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工作当中,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
同时为全面开展精益生产活动,将精益理念深入贯彻到工作当中,公司人员努力查找不精益问题,研究思考如何改善落实精益生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精益改革:
一、技术方面
1、重新对木制产品铸件重量进行核算、称重,减少损失。
2、编制合理的产品工艺卡,杜绝工序间的不良衔接,提高生产效率。
3、对原有的木制产品设备进行设计改造,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满足客户要求,增加销售额,提高设备的市场占有率。
4、精确合理的预算材料,降低材料消耗。
二、质量方面
1、开展为期百日的“消除八害,制造精品”质量整顿活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次品率,节约生产成本。
2、严格执行收件检验制度,避免产品的批量废次品。
3、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检验员的业务能力,减少产品漏检、错检,降低不必要的生产浪费。
4、严把材料入厂检验关,未经复验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并且标识清晰,严防混料现象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材料。
三、采购方面
1、坚持每天对钢材等主要材料市场价格进行了解,时时掌握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动态。
2、坚持对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和性能等信息进行管理汇总。
3、采购前进行市场比价,同等质量产品选择价格最低厂家。
4、对于不常用的板料采用成型下料进行定货减少库存。
5、对于价格比较高的合金钢原料采用减小尺寸规格和倍尺定料。
6、对于一部分锻件改用圆钢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