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精选15篇)

2024-10-16 08:32:04心得体会打印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精选15篇) 有幸参加潍柴扬州公司组织的精益生产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应该如何更好、更合理掌控整个部门的生产运作;如何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生产,以精益生产理念为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保驾护航。....

  4、一些技术要求简单的比如五官和内外科检查,只设有一个医生,导致人多得挤满了走廊,影响其他人员走动。

  5、体检人员并不知道体检的顺序,来回跑动。

  6、量血压的科室医生很快完成工作,因为偶尔才来一个人,只能等待。

  7、一些大型检测设备(如x光机)等,使用的人极少,占用了很大的空间。而小型拍片设备只有一台。

  8、一些搞不清楚体检流程的人员因为提前吃了早饭,需要再等待半个小时才能进行验血和b超。

  其他可以再仔细分析的产生浪费的细节等。

  既然这么多浪费,那么都是什么原因导致浪费的呢?为什么没有想到要做改善呢?

  产生浪费的原因

  产生浪费的原因首先是我们根深蒂固的陈旧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一切浪费的根源是我们的人口多以及素质低。不可否认,这是原因的一部分,但大部分时候,这只是借口,要知道,人是最大的资源和价值,而不是累赘。

  其次,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我们的脑袋被这样一种宣传充斥:进口了发达国家一套先进设备之后,某某公司或单位发生了巨大改变,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实现了现代化。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只有更先进的设备,才能提高效率,但先进设别无疑使很贵的,一般的公司消费不起,于是某些有识之士就长吁短叹,无所作为,把责任归咎于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很荒谬的是,如果现有的状况能赚取足够的资金,根本就不需要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一种较让人欣慰的原因是,每个人都在勤奋工作,但仍然无法避免整体上的低效率。正如前面所说的体检流程,可以说每个医生都很尽职,有些医生从早上到中午,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于是大家都默认了这种状态,遇到工作紧张时,就用加班的方式来应对。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医生负责体检的整个流程管控,每个医生仅仅负责自己的那部分。

  总而言之,用不客气的话来说,产生浪费的根源是我们自身思想上的懒惰。遇到实际的困难,要么说几句抱怨的话,要么幻想着新建大楼,购买更先进的设备,要么埋头苦干,做到自己心安理得即可。

  这些浪费已经让客户消费者心怀不满,而产品服务提供者也怨声载道,同时老板对此也深恶痛绝,因为毫无疑问,低效率的工作对利润伤害很大,很多公司因此而倒闭。不用担心倒闭的国企或事业单位,也因为效率低下,频繁更换负责人,内部死气沉沉。

  有没有办法在不需要大投入的前提下,就可以提高效率,提供给客户更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改变从自身开始

  首先需要重新定义产品(包括服务)的价值,价值只能由最终客户来定义,还是拿体检做例子,最终客户是体检者,他们需要的是精确的检验,清楚的流程,高效快速地完成体检。但实际上,各个科室的医生们对价值的定义是完全与体检者的需求脱节的,医生们追求的是自己技能的精益求精,他们是不会关心外面到底排多长的队的,而不会在乎各个科室的布局有多么混乱进而让体检者身处迷宫的。同样,在传统的公司里,每个部门的人考虑问题大多从本部门出发,生产的人只管把产品生产出来,设备的维护状况,原材料的使用,他们是很少关心的。技术部门的人也只关心新的技术是否够先进,至于方便不方便操作,员工对这项技术是否足够了解,他们也不会过问。质量部门也只管自己最后的抽样检测,发现不合格就要求返工,不会关心生产过程中原本可以避免的质量问题。但客户是不会关心各个部门工作到底是否繁忙辛苦,每个人为公司又做了多少贡献。客户只关心的是,是否准时供货,同时价格要低,质量还要不输于同行。那种遇到成本压力只知道涨价的公司终将被消费者抛弃,即便是倒不掉的国企或事业单位,也会从此失去消费者信任,一旦新的竞争者被允许进入,他们就会遭遇不测。

  要有效地杜绝浪费,就必须改变旧思维,打破封闭的部门藩篱,从客户的角度重新定义价值,让所有的人围绕这个价值而开展工作,而不是各自部门的小九九,这种思维的突破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首先要做到的。

  第二,要消除不必要的步骤,有些工序是完全可以消除的,比如过多的质量检验,这些本身可以在生产阶段就做好的。有些工序是可以合并到另一个工序的,比如这边的零件生产好,放到盒子里,再送到另一个部门,另一个部门打开盒子,把零件拿出来再拼装,这来回运输和重复开启包装盒子的过程就是浪费。有些产品零件过多,规格又不一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零件的数量,同时把零件标准化,不同的产品使用相同的零件,可以大大减少频繁更换规格的时间。

  第三,让价值流动起来。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如果能做到像河流一样从源头一直顺畅地流到客户那里去,那么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质量上,都将会有改进。部门间的阻滞,不必要的库存,生产现场布局上的混乱,就像河流中的礁石,阻碍着水的流动。我们需要要把这些障碍清除掉。要按照流动的价值,把各个部门工序合理布局,减少不必要的来回走动。

  同时,应该避免某个工序过少或过多地生产产品,这样会产生阻滞,使得前面或后面的工序出现等待,尽可能使用小型的设备,以便能快速地调整产品规格,大型设备虽然生产同一型号的产品具有规模优势,但现在的社会需求多样化,一家公司往往有上百种产品型号,大型机械在快速转换上并不具备优势。

  第四,准时生产的概念,即这个岗位上组装时刚刚需要到这个零件,从上游完成的零件就输送到手边了。仓库里刚刚缺少一个零件,供应商的送货车就出现了。减少了库存,就可以省出更多的空间用于生产,同时也节省出了原本用于备货的现金。这些钱可以拿来买更先进的设备,或者用于收购。

  由于价值已经流动起来,从根本上减少了排队的可能,那些原本雇来维持秩序或催活的人就可以调去做其他工作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准时生产做到极致,就会形成一个拉动效应,客户需要一件商品,就生产一件商品,不多不少,没有备货,也没有产品库存。节约了场地,减少了人员,也多出了大量的现金,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并不是通过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带来的。

  第五,持续改善。完成前面的工作之后,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改进,但如果就此停步不前,也会很快回到原先的状态,因为人的思想惯性很大,只有不断地持续做改进,才能形成新的精益思维方式。不要认为我们完成了一轮精益改进后就没有什么浪费存在了,我们身处浪费的海洋,有很多浪费是需要我们不断发现并消除的。

  即便自己所在的企业已经彻彻底底完成了精益化的流程再造,但因为自己企业产品在原料和配件上面的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帮助原料和配件供应商实现精益化来进一步节省成本实现双赢。供应商降低了成本,一方面可以降低供货价格,另一方面,其本身也因为成本降低更多而获利。更不说维持原价向其他公司供货而获取暴利了。

  知易而行难关于精益生产的书已经是汗牛充栋了,很多企业也引入了精益生产的概念,但如果我们足够留心,浪费仍然是到处存在,甚至有些触目惊心的。在我们这个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很多单位和个人,却对美国式的消耗模式趋之若鹜。另一方面,一些较落后地区的企事业单位,抱定了等有钱了就可以提高效率的想法,逐渐失去竞争力。我们应当立足中国的实际,用自身的实践,创造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精益思想,也为世界贡献出本民族的独特智慧。不能仅仅满足做个世界工厂,把思考的权力和好处都拱手让人。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 篇9

  S”所要求的素养等等观念没执行好,不养成一个好的工作态度,难以实施精益生产

  工序工位及周边物料的放置方法,放置场地都有明确的规定(定位),没有多余。5S做到位,设备备件地板等没有脏污,安全和工作环境没有问题,工作场所清爽很利落。

  2、作业标准化在各工序工位齐全,文件修订及时,加工时间不断缩短改善。

  3、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要做好,实现多能化工人。

  4、员工改善提案制度和小组活动的实施。团队工作法(Teamwork)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顺利进行。团队人员工作业绩的评定受团队内部的评价的影响。团队工作的基本氛围是信任,以一种长期的监督控制为主,而避免对每一步工作的核查,提高工作效率。团队的组织是变动的,针对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团队,同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