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教师校本培训汇报材料(精选3篇)

2024-02-03 21:41:11心得体会打印
教师校本培训汇报材料(精选3篇) 在教师培训年中,我校本着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以此为努力的方向,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加各种培训。....

教师校本培训汇报材料 篇1

  在教师培训年中,我校本着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以此为努力的方向,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加各种培训。

  在教师培训年中,我校领导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组成培训督导组,定期检查我校教师培训情况,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且从学校教育经费中专门划拨千元作为教师培训经费,确保教师培训无后顾之忧。今年暑期我校依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积极鼓励我校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参与上级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培训和新课标培训。我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组织的外出学习培训,借外出学习之机,激发并调动我校教师工作的热情,产生一人学习,集体收益的效应。

  为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培训的实效性,学校采取一些措施:

  一、关于校本培训的保障

  措施1:领导重视。首先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下设业务指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领导谷马小学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把校本培训工作纳入长期工作目标。

  措施2:经费保障;

  措施3:学习机会保障;

  措施4:师资保障;

  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校拥有一支能够胜任培训工作的师资队伍。市骨干教师董春琴老师及李风云老师,她们德才兼备,业务精湛,有很高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学校充分利用这些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组成了语、数教研小组,培训效果良好。

  二、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实施

  第一、师德培训

  学校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利用教师会议、每周日的例会时间进行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并制定了关于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教师考勤制度等,用以规范教师行为,强化教师自身修养,打造谷马小学教师的新形象。

  第二、新课标培训

  为搞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适应教师教学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自XX年以来,学校大力转变教学观念,以改革课堂教学为重点,强调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转变。

  周四晚是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能按时高效地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备课、评课、理论学习、交流心得、专题教研等。各教研组长高度负责,使备课、上课、评课系列活动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五落实”,收到显著效果。创造出了具有谷马小学特色的教学模式。

  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反思,老师们在上好每节课前,认真写好教学设计(我们的集体备课都设计了个性化创意,老师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集体备课进行修改),课后及时写出教学反思(记录教学中的得失,便于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第三、计算机培训

  马会芳、董春琴两位教师微机水平较高,学校由这两位教师负责对教师进行微机培训,根据教师的微机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微机基础好的教师学习flash动画制作,有一定微机水平的教师学习幻灯片制作,老师们课件制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做到了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学校注重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用于教师校本培训,学年初学校又加大投资力度为学校的电脑架上了宽带,老师们随时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满足了各位教师的业务需求。

  今后,我们将立足学校实际,正确对待学校的成绩与不足,抓住发展机遇,迎接各种挑战,争取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使理念与管理真正成为自己的特色,把学校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教师校本培训汇报材料 篇2

  一、领导重视,创造条件,开辟资源是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保障。

  我校行政一班人,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认为这是办好学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面对当前教育,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学校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是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组成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制订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2、创造条件做到四落实。

  经费落实:学校制订了财务支出有关制度和校本研修有关奖励制度。学校对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研活动、教师外出取经等必要的经费支出给予保证。20xx-20xx年0.6万元,20xx-20xx年0.65万元。

  师资落实:校本研修师资在校内依靠如下人员:学校有小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一级教师12人,绵阳市骨干教师4人,三台县骨干教师4人。精心挑选好各学科教研组长、级段学科组长、级段骨干班主任等。在校外主要依靠学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研室等单位挂钩,培训教师。

  书籍落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订有多种教育期刊,2种报纸,并在每年教师节给每个教师购买一本教育专著。学校还专门购置了一批教育专著书供教师借阅。

  设备落实:学校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设备齐全,网络畅通,运行环境良好。

  3、开发资源运行多渠道。

  上级资源:全员培训选用上级组编的教师全员培训基本教材。开展的《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标解读20xx版》、《梓州教苑》、《师培简报》等。

  师资资源:校内以高级教师、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级段任课组长等为培训辅导员,效果较好。另外用外聘教师来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网络资源:能充分利用“四川教师研修网”、“绵阳教师教育网”、“三台县教师进修校网站”等网络资源,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区域性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

  资料积累: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学年级组长等学校教学骨干教师,均建有学科教学数据库,内有新课标学习资料、备课资料、教学课件、试卷练习题库、教学经典案例等计算机信息资料,全校总存量达10多g,平均每位教师有500M多。

  外部引入:学校与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金石学区等机构和学校保持联系,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入开展。请县教师进修校专家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

  二、制定计划制度,加强总结考核,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1、制定计划启动校本研修工作。

  学校制有教师五年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不断提出阶段性实施意见和改进措施。学校每学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对各项专题内容,又制定专项计划来开展各项工作。如20xx秋年三秀小学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方案,20xx学年三秀小学教师教育方案、青年教师发展规划等。

  2、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

  在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做法,完善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如每学年有师训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专项内容又有计划和总结。

  3、形成制度把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

  在校本研修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把习惯的做法,行之有效的措施总结出来形成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几年来我校形成的校本研修制度有:青年教师综合考评量表、教师师德考核互评表、三秀小学年级组考核表、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学质量评估及奖励办法、校级先进奖励办法、集体备课要求、三秀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三秀小学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分细则、三秀小学晋升一级教师量化评审方案等。

  4、民主参与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

  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成长计划及年度教学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自我奋斗目标,争取3-5年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

  5、保证时间使校本研修活动落到实处。

  学校隔周一次师德政治学习,间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内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按计划布置教师个人自学内容。读专著内容有:《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教师需要什么》、《强化爱与责任,彰显师德辉》等,保证平均每周1小时以上。

  6、记录过程使校本研修工作留有痕迹。

  校本研修的每次活动过程有记录,人员出勤有考勤,必要时拍照留念,完成后有小结和通报。如教研组工作记录册、教师成长记录册都能按要求记好,请进修校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座、能拍照存档。

  7、加强考核是开展校本研修的推动力。

  安排教师逐步参加绵阳市《新课标20xx版》培训、《国培》、《新上岗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班主任培训》等培训,都按上级要求精心组织,抓住辅导、讲座、自学、作业、考试等培训环节,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参训率100%。

  8、完善档案反映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在教师培训方面,主要档案工作有: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培训安排表、培训记录、培训总结、成绩对比分析等,分类装订成册。每学年装订一次,内容有:整体师训工作档案、学分管理档案(包括学分粘贴到教师个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一人一档)等。

  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各线做好归档工作,以全面反映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三、落实内容,确定形式,认真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1、内容广泛丰富

  全员培训内容:主要有《新课程教学评价》、教育发展动态、《梓州教苑》、《教研简报》《师培简报》、《县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等。

  自主培训内容:《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新课标解析20xx版》、教师基本功。三年来,校本研修内容丰富,效果显著。

  师德培训内容:根据上级要求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寒暑假对教师的政治学习都作出安排。学校还编制校本教材《三秀小学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读本》(每学期一本),安排理论学习时间,扎实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

  新课标新课程内容:对新课程教学采取集体备课,级段任课组长引领,定期开展小组研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内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由学科教研组长带头,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整理和完善各学科的教学音频、视频、PPT、资料库、试题库。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面积使用网络资源。

  2、形式多样,提升效益,彰显特色.

  总结理论,升华实践:在新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般理论,并撰写经验论文。三年来,在各级论文大赛中,获省级1人次,市级4人次,县级10余人次、学区20人次。

  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采用备课、专题研讨、听课评课,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教学交流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中三年来,就派教师参加异校教研活动8次,计40余人次。每学期初都要开展人人上公开课,供大家研究学习。安排各种课型的研究,对各种课型的要求都做统一的规定,承担学区校本研修活动1-2次,县级教研活动1次。教师参与面达100%。

  “师徒结对”活动:实行帮扶制,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对分配来我校的新教师,学校都安排新老教师结对,开展帮扶活动。近几年校内新老教师结对有:吕海彬与李微、钟慧琼与刘晓清、戴芝辉与尹雅梅、董翔与魏欢等。新老教师的结对帮扶促进了新老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学校的后续发展积蓄了能量。董翔、尹雅梅、谢小慧、贾斌等大批青年老师在学区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在校本研修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校本研修是一个无止境的工程,我校将秉着务求实效的思想,继续进行校本研修的探索与实践,争当校本研修的排头兵。

教师校本培训汇报材料 篇3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发展。校本研修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学校不断学习、研讨,立足校情,踏踏实实走出一条研修探索之路。现在,将具体工作如下:

  一、抓师德,促发展

  加强师德建设是校本研修的灵魂所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的动力之源。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好书推荐》等有关材料,使教师人人明确了:敬业爱岗,尊重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我们还通过征集师德论文,实行师德量化考核等形式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水平,促进教师端正工作态度,把爱岗敬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转化每一位教师的内心需求。

  二、搞好研修,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1、定目标。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研修也如此,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激励教师不断成长。在校本研修中,我们注意用目标引导教师不断成长进步。我们为教师确定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研修提高,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力争使一批教师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和研究型教师,使每位教师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断加压,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理想目标迈进。

  2、定主题。学期初,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和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等,利用研讨时间让全体课任教师提出问题,学校对这些问题汇总,最初选出三至五个比较突出、共同关注的问题,然后由教研组长和教导主任组织教师多层次观课议课,观课议课中特别关注这几个问题,选择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由此确定“关注学生,追求本真”为本学期的研修主题。在第三周、第六周、十一周和十三周周五下午3:00——5:00为本校集中研修时间。研修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专题讨论《上学期语数教学质量对照分析及本学期教研计划》和《读书交流体会活动》;语文和数学课堂展示,分别是《搭石》和《七的乘法口诀》,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听课和评课,大家受益匪浅。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事的帮助,的指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十六周我校还承担了研修共同体活动,张泉和夏哲哲老师分别开出了语文和英语的研讨课,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3、强调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回顾、观察、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艺术等进行思索,将“教学”与“学习”相结合,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亮点,勤于教学经验,及时记录教学。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要求教师全程跟踪、记录后进生的点滴转化。在五年级语文阅读比赛中,裴梦源同学荣获区三等奖。我校二年级的学生在口算比赛中平均分名列全镇第一,有95.2分,荣获区一等奖。

  三、校本研修与考核奖评相结合

  为了增强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学校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坚持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发挥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研修工作的长效性。

  ①考核管理:

  A、活动考核制。学校建立参与册,记录考核教师参与情况,与奖励挂钩。

  B、过程督查制。学校对各组开展情况采用询问、参与、查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解,作为教研组或个人评先条件。

  C、资料建档制。对教师参与研修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资料。建立“教师成长袋”,(如好的笔记、优秀、获奖资料等)反映教师成长记录。通过考核和奖评,激发教师参与热情,落实研修效果,建立研修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教师研修工作搭建激励长效的平台。

  四、困难和问题

  校本研修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教研活动,在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出现了不少问题。

  1.部分教师认识不足。尽管学校再三强调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师仍对此认识不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活动未能参加,对过去的教育教学未能认真加以反思,而是凭着经验去干活。

  2.科研方面不热心。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因此动手写论文的人并不多,开展课题研究的人就更少了。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在我校普遍存在,许多人把搞科研当成次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这种现象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 这是对校本研修最为生动的诠释。它对我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而艰巨的任务,刚开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老师们的认识会越来越高,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主动性会越来越强,教科研成果会越来越多。今后,我们力争开展更多更有实效的活动,让校本研修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让老师们的观念和教学水平上到一个新台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