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情况汇报(通用35篇)
强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能力提升,开展国家人社部“求职能力实训营”试点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__年在上海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营”试点工作,通过求职通用能力的实战训练切实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提高就业和求职能力。萃取提炼杨浦多年来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经验,杨浦试点营在12月20日正式开班,并精准落实教学课程计划,64课时训练内容,为期8天的实训秉持“活动训练、任务导向”“理论为主、兼顾实操”原则,围绕自我激发、自我画像、自我定位、成果展示等模块,帮助参训的15名户籍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激发就业意识,提升就业能力,截至20__年2月中旬,已有2人实现就业。杨浦作为全国唯一观摩点,各省市近100名公共就业服务专家在线观摩实时训练。
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20__年1月,实施“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就业援助月专项行动。强宣传,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全方位宣传模式。重排摸,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对象走访调查工作,摸清人员就业服务需求,建立帮扶清单。加强与对口协作地区的对接,实行脱贫人员就业状态动态跟踪,及时掌握脱贫人员就业情况和转岗需求。扩岗位,重点收集社区便民商业、物业管理、家庭服务等适合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信息,鼓励地区内经营业绩较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吸纳就业困难群体。广服务,依托街道乐业空间,结合“小课式巡演”创新项目,开展专场面试、职业指导、专题讲座、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形式多元的活动,通过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增强援助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活动期间,对于符合条件的434名地区失业困难人员发放一次性“元旦、春节一次性困难补助”32.55万元,累计帮助333名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深化企业数字化公共就业服务,做好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推广。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尝试,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于20__年10月全新上线。杨浦勤思善想、创新宣传,把新平台的培训与推广摆上重要日程,把新平台的使用与引流当做重中之重。日常服务便捷化,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24小时服务通道,特设“三个一”力促线上高效流转(“一个公共邮箱”“一个对外服务QQ号”“一个企业交流微信群”),增强与企业的服务黏性,推动新平台服务向移动客户端、服务热线等延伸拓展。操作培训高效化,在全区范围内分时分批分类,面向街道乐业空间就业服务专员等开展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推动宣传主体、执行主体做到“学习好,宣传好,使用好”。宣传推广联动化,与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相结合,依托地区220家动态监测企业的全年度总结培训会,完成线下开讲,线上同频直播。依托街道乐业空间企业岗位开发职能,把新平台动态宣传服务抓实抓细抓到位。20__年10月至20__年1月,在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自主发布单位数364家,岗位2781个,投递简历数11036人;代理招聘单位数32家,代理招聘岗位47个。
建设情况汇报 篇10
为全面了解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现状,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建言献策,力促健全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8 月 18 日、8 月 24 日,县政协副主席祝国安、柯明贤分别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先后深入到长角坝镇集中隔离观察点、长角坝镇卫生院、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疾控中心、县医院、县红十字会、袁家庄街道办袁家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三教殿村卫生室、西岔河镇卫生院、大河坝镇等点位,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协商等形式对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工作机制逐渐完善,保障措施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格局,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自20__年sars疫情发生以来,我县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设备配置、人员结构都得到一次普遍提升。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64 个,其中:县疾控中心、县医院、监督执法大队和妇计中心各 1 个、卫生院8 个、村卫生室 42 个,个体诊所 10 个。全县医疗机构设置床位 185 张(县医院 110张、乡镇卫生院 75 张);县医院现有编制 84 人,实际在岗 167 人,卫生院编制110 人,实际在岗 91 人,其他卫生机构编制 65 人,实际在岗 74 人;各类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285 人,其中执业医师 47 人,执业助理医师 62 人,注册护士 95 人,药师(士)20 人,技师(士)19 人。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均达到标准要求,乡村卫生机柜和人员“空白点”全部消除,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补充、民营医疗机构参与的医疗救治体系,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尤其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奋勇当先,医务人员逆行冲锋,社会各界守望相助,形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存在某个单位的问题
(一)应急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于 20__年,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能职责调整,出现了原预案中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处置措施不具体,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二是我县卫健部门和疾控中心均没有设置独立的卫生应急科室,相关工作职能由其他科室承担,很难高质量完成卫生应急和应急医学救援日常工作,特别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科室和人员配置均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三是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面临消杀、防护等防疫物资储备匮乏,无法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需要;四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跟不上当前需要,公安、民政、医保、政务等职能部门信息不能互联互通,协同不够,综合应对措施联动性不强。镇、村卫生机构的电脑等设备陈旧,村级监测报告网络不健全。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短板。一是人员编制普遍配备不足。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较小,特别是拔尖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多个岗位存在一岗多职现象,科室和人员配置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比如佛坪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大夫只有 2 人,且要 24 小时值班值守;疾控中心的四个化验室仅有 2 名工作人员,目前 1 人休病假,1 人待产;二是镇、村卫生服务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诊疗水平不高,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较弱,特别对传染病患者的随访检测、现场处置能力难以胜任;同时,疾控队伍人员总量不足,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症状甄别、隔离、健康教育要靠镇村干部兼职,防控效果无疑会受到影响;三是卫生系统内部考核奖励机制不科学,缺乏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公共卫生应急队伍演练频次少,对于性不强,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与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传染病检验检测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一是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缺口较大;二是在传染病收集与报告、疫情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工作中,县疾控中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大多是 20__ 年以前建成和配置的,陈旧老化、性能不稳定、检验检测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当前工作需要;三是县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均为 20__ 年非典时改建和修建而成,床位 8 张,对照《县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区)建设指南》,室内布局基本符合要求,但不满足传染病区与医院其他医疗用房的间距不少于 20 米的基本要求,30 万人口以下的县区床位数不低于 20 张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我县截至目前,没有专门的传染病防治机构。
(四)社会公众预防意识较差。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不够经常,重医轻防观念从根本上未得到转变,危机意识不强。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不能自觉的配合防控工作,一些群众的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对于我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某个单位的短板弱项,“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十二字方针和以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结合县域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