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工作汇报(通用30篇)
(七)勇于承担农村金融服务责任。20xx年,全省启动了金融行业消除农村金融空白乡镇工作。我县余段、复原两乡,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等诸多因素,长年处于金融空白状况。当地人民代表屡次提出人大代表建议,要求解决当地金融服务的问题,我县农村信用社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消除两地金融空白的社会责任,克服地理位置偏僻、资金投入大、难于管理的困难,共计投入两百余万元资金在余段、复原两地分别设立了自助银行,彻底打破了两地金融服务空白的现状,使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全县各个角落。至今,尽管两地的自助银行业务量较少,甚至经常出现日交易量为零的现状,经营入不敷出。但是,由于这两家自助银行的进驻,有效解决了当地居民存、取、汇等难题,给群众生活及当地经济发放带来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八)全面提升服务水平。20xx年来,我县农村信用社结合开展“发展提升年”、“作风整治年”活动之际,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大力推广文明规范服务,采取明察暗访方式对员工服务行为进行现场监测,每年,我县农村信用社至少开展6次文明规范服务明察暗访工作,每次至少召开一次文明规范服务点评通报会,每次会议均会对违规服务行为进行视频曝光和处理。二是加大员工服务培训力度,与外部知名服务管理公司合作,开展服务礼仪全面培训,对员工服务用语、形象、举止、礼仪、网点环境等进行全面规范化培训。三是不断加强职场管理,利用远程监控全天候对员工工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扭转员工懒散工作作风。自20xx年来,我县农村信用社每月坚持召开一次“创优环境提效能”视频通报会,对工作作风、职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视频通报,极大地扭转了员工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近两年,我县农村信用社员工服务形象更为职业、服务用语更为文明、服务手段更为丰富、服务行为更为高效,一直屡受广大客户所称誉。
(九)不断推进网点建设。近两年,针对营业网点建筑老化、服务拥挤、设施不齐全的现状,为切实创优服务环境,给客户一个舒适、宽敞的服务环境,我县农村信用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网点建设工作。在城区着力打造精品网点,按照现代服务理念,在每个网点配置大堂经理、叫号机、客户等候休息区等,满足客户高端消费需求。目前,城区已建成5个精品网点,均按高标准的要求进行装修设计,另外拟在宁红大市场、良塘新区再建两个大型精品网点,满足更多金融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在乡镇,我县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网点重建和优化改造力度,对老化陈旧网点建筑按照vi 标准化网点建设要求进行重建或装修改造。两年间,已对大桥、渣津、路口、黄沙等多地营业网点进行了重建或改造,这些新的营业网点以其高端的设计、宽敞的环境、高规格的装修成为各乡镇的标志性建筑,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同时,上杭、石坳、庙岭、漫江、港口、上奉等地信用社网点重建或重装修工作正在进行中;马坳、古市、东津、杭口、黄龙等地信用社已申请立项,即将投入建设。与此同时,我县农村信用社综合办公大楼拟建于良塘新区,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新建综合办公大楼落址良塘,将有效策应良塘新区建设,极大提升城市品位。
(十)积极参与社会各项事业。近两年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在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去,努力履行社会责任,在更多领域做好服务社会工作。如:近几年,我县农村信用社始终不遗余力做好扶贫挂点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下至挂点村开展帮扶工作,去年,县联社理事长多次至挂点村黄港镇渎坑村,并送去帮扶资金;今年,挂点村漫江乡尚丰村遭受洪涝灾害,县联社理事长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开展帮扶,并捐资1.5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又如:我县农村信用社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连续三年给予修水一中50名、英才中学7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每年1200元资助,直至其高中毕业。捐资总额达43.2万元。在其它方面,我县农村信用社积极加强同社会各界的互动,如:去年,同团县委合作举办了 “百福杯”红歌会大赛;今年,在县电影院举办了“百福之夏”大型文艺晚会,免费请社会各界人士观看;同团县委共同举办“百福杯”青年拓展联谊活动,加强各界青年之间的沟通联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做好“人民满意单位”创评工作。按照创评“人民满意单位”各项要求,以人民满意为准则,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扎实开展服务提升、干部作风整治、惠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建设等工作,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多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提升农村信用社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二)不断加快产权改制步伐,提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促成组建修水农村商业银行目标尽早实现,通过农村商业银行更为现代化的.管理、更为雄厚的资本实力以提高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如,组建农商行后,将极大提高创税能力,提高吸收外来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提高单户贷款支持能力等。
(三)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策应“强工兴城”发展战略的力度,主动对接县域城市新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等。二是进一步加大“三农”及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全力做好农户、商户贷款评级授信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工作力度,主动对接工业园区企业金融需求,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四)继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一是进一步做好免费代理发放惠农资金“一卡通”工作,使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传递至广大农户。二是进一步做好社会民生工作,加大对返乡创业、下岗再就业、贫困学子等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三是进一步承担社会责任,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开展金融服务走村进店活动,提升农村金融水平。
(五)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紧跟县域经济发展脚步,适时创新金融产品,按照客户需求、经济发展、市场现状等因素为客户量身打造有效金融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六)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干部作风整治和文明规范服务工作力度,以人民满意为评判标准,切实提高窗口服务水平,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机关效能,真正做到人民群众时时满意,事事满意。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深入贯彻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唐山市加快老区重点帮扶村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人社局《20xx年老区重点帮扶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扩大就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就业帮扶,提高老区村农民就业积极性
一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二是积极深入各村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的“三下乡”、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活动,进20xx年以来,出动车辆30余台次深入各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事务站作用,深入各村宣传培训、就业、创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引导广大劳动者转移就业。
二、开展技能帮扶,加强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一是充分运用现有政策,免费为老区村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目前我局在对31个老区重点帮扶村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老区农民需求,组织开展农用三轮车技能培训,不日即将开班。二是根据农民培训意愿,结合种植和养殖生产实际,分别开设课程,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的需求。20xx年根据老区村的实际需求,分别在倴城镇李庄子村、司各庄镇大陈庄村和龙王庄村开办了蔬菜园艺工和珍稀皮毛动物养殖专业的免费技能培训,共培训老区村学员二百余人。培训结束后,倴城镇李庄子村的学员就积极投身蔬菜大棚的建设,共建成高标准阴阳面蔬菜大棚12个。在大棚建设和蔬菜生产过程中,学员们遇到技术性问题即时与培训教师进行请教和沟通,培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司各庄镇大陈庄村和龙王庄村的参训学员大部分也都在村里兴办了自己的养殖场,还有部分学员做起了农村经济人,为村里养殖户的皮毛销售牵线搭桥,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三是有针对的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并稳定就业。培训专业涉及天车工、采煤工、纺纱工、保洁员和蔬菜园艺工等。20xx年,我局继续将优惠政策向老区村倾斜,已培训老区村学员十余人,并优先推荐到开滦矿和唐山市周颖纺纱有限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