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观察记录(通用34篇)
活动观察记录 篇1
今天我们上手工课>,我先讲解了一遍制作方法,又给幼儿示范了一遍做法,在准备让幼儿自己操作时,后面的几个小朋友就大声喊:“老师,我不会”。我以为是在后面看不清就走过去想再示范一遍给他们看,谁知刚走到他们身边这几个小朋友就停止了动作,习惯性的将材料往我面前一推,大有要我帮他们做的架势,而且动作是如此的熟练。要在往常我会立马去帮他们,但今天我没有,只是又示范了一遍做法给他们看,我对他们说“别急,老师回来再帮你们,不过,你们要自己先动手做做试试”。说完我便走了。
我忙着帮别的小朋友,转眼的空隙看到了这几个嚷嚷不会的小朋友正在很认真的做着,仔细一看,居然做的还不错。仔细一想,我恍然大悟,他们不是不会而是依赖着我。以往为了提高速度,在孩子们说不会时我都给予帮助,孩子们便找到了省事的不用费功夫的捷径。今天孩子们也像往常一样又要偷懒找捷径,我很庆幸自己给他们多了一份选择,让我看到孩子们都很优秀,动手操作能力也很好,差点被我认为是“笨孩子”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失误,看到了孩子们懒惰的一面,并及时给予纠正。
手工制作完以后,我刻意表扬了这几个小朋友自己动手克服了困难,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他们自豪的笑了。而我却深深感悟到,,老师要善于洞察孩子的真实心理,及时了解情况。如果今天我和往常一样在孩子们喊不会时我就急于帮助,那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们是如此的优秀,也不会知道孩子们也会找捷径。那不仅使他们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容易养成懒惰的思想,久而久之,后果会很严重。
活动观察记录 篇2
编织区的嘉杰小朋友正在用玉米皮聚精会神的编辫子,可每当编到接头的地方,就用左手拿着玉米皮笨拙的向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它的几股玉米皮,就乱七八糟的编起来;梁慧楠小朋友当编到接头的地方时,一连几次都接不进去,就是接进去,用手一编又掉出来了,还有的干脆想放弃,不编了。
针对幼儿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迹象,我采取了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并给幼儿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幼儿懂得了面对困难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在接下来的几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编织区的幼儿逐渐增多,并且编织的又快又好,基本没有断头的现象。有时幼儿还会几个一组以比赛的形式编织,看着孩子们编织的那么投入,拿着自己的作品快乐的玩耍,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活动观察记录 篇3
美工区 晓菁 振骁 佳芮 东珂 鹏欣 萱萱
活动目标:在手印画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几种基本的配色规律
手印添画
材料投放:红、黄、蓝等几种颜料 白纸
活动时间:5月11日
这一次,孩子们印出了很多的小手印,但是孩子们蘸颜料太多了,白纸竖起来的话就会有颜料流下来,添画的活动不能继续完成,只好放在教室窗台边的桌子上晾干
讲评:颜色和颜色都是好朋友
这一次我没有给孩子们提供绿色,因为我想让孩子通过自己配色,调出绿色,就像晓菁偶然发现红+黄=橘黄一样,引导孩子们发现了兰+黄=绿,从而发现基本的配色规律。但是孩子们这一次的兴趣则在于用已有的颜料小手印画上,我也没有刻意的引导,而在讲评的时候侧重:告诉孩子们有的颜色和有的颜色是好朋友,就像晓菁手上的红色,和黄色好朋友在一起,就变成了橘黄色,很多颜色也都是好朋友,能变出不同的漂亮颜色来呢,请小朋友在下一次活动时实验一下,还有哪些颜色在一起变出更多颜色更漂亮的小手印,引起他们对下一次活动的期盼。
教师介入:哇,你们的小手印好漂亮啊!一定会变成很美的热带鱼的,咦?你们怎么不画啊?振骁说:彩笔一画上去就脏乎乎的。鹏欣说:纸还没有干呢,不好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想想看”佳芮说:可能是颜色蘸多了吧。“那么少蘸一些啊,手上沾满颜料的时候,在盘子上面停一停,我们的桌子上也会变干净,印的画也会很快变干的。”这时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很高兴的说:“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呢,我们试试吧!”我拿来毛笔,晓菁指着毛笔问:拿毛笔做什么用?我做了一下示范,用毛笔蘸颜料涂满手掌,然后再印,孩子们马上就去实行了,萱萱想要橘红色的手印,祖涵就把自己第一次活动中的发现告诉了她,而且萱萱用的是毛笔,所以颜色变在了她的手掌上,而不是颜料盘里。
反思: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到两点:首先,教师在活动区中的工作应该是“提供环境――进行引导――调整环境--进行引导”,根据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我采取了教师直接干预的办法,以活动角色的身份参加到印画中来,时常看一些教师在游戏中的介入以及如何介入的文章,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很难把握住分寸,该怎样介入何时介入呢?一直是困扰我的大问题,需要在更多的实践中去摸索
其次是玩色常规的培养:我认为在小班,很多示范都是必要的,我特别展示了“毛笔蘸颜料——在调色盘上刮两下——涂色——洗毛笔这一个非常重要的常规,孩子们认真地看我做了,也认真的模仿我在做,和第一次活动时相比较,由于我事先考虑的不周到而导致的结果,虽然也引导孩子自己解决了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是应该在活动前告诉孩子们的。孩子们终于画出了美丽的热带鱼,那么,小手印还能变成什么呢?我在网上搜集了一部分手的艺术图片放在主题墙上,还搜集到20xx年汉城国际卡通动画影展中来自匈牙利的世界著名沙画大师的一段精彩沙画表演,相信会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惊奇和启发。
活动观察记录 篇4
实录:
幼儿自制了瓶子,在瓶子晾干的这几天中我让幼儿来观看已经完成绘画的瓶子,知道用各种线点块的线条进行作画。还有是让幼儿体会蓝和白的结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怎样,我们称它为青花瓷,让幼儿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的国粹。通过许多天让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幼儿都在蠢蠢欲动很想动手操作一番了,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把自己的许多想法都画在了瓶子上,如瓶子上有花,有藤条一样的线等等。幼儿对于整个过程很感兴趣,每个幼儿画出来的青花瓷瓶子各式各样,很好看,幼儿对自己的作品也多很满意,非常的想带回去。
分析措施效果
1及时得表扬幼儿,幼儿觉得非常的高兴,任务完成的也很出色。
2坚持工作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3、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在完成的过程中是非常的认真。
幼儿对本区角的兴趣:
A、非常感兴趣B、一般C、不感兴趣
实录
画螃蟹时,我们这次的作画纸张与平时的不一样,纸张采用的是宣纸,这种纸比较的薄而且比较的容易破损,再画螃蟹的我们采用水彩笔和蜡笔相结合的图色的方式。幼儿对这样的方式很感兴趣,幼儿都是积极的去完成这幅画。有个别能力差得幼儿他们会把纸弄破了,这里需要幼儿技巧,一笔画出不可停顿,出现难题二的是幼儿需要涂蜡笔时要注意轻重,太重会把纸弄破,太轻是颜色上的会不均匀。大体上幼儿这幅画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对这样的作画方式幼儿还是比较的感兴趣的。
分析措施效果
1、及时得表扬幼儿,幼儿觉得非常的高兴,任务完成的也很出色。
2、坚持工作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3、画面整洁,物体突出;幼儿对自己画大表达多非常的生动。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x班级:小(2)班时间:20xx、
4、22观察区域:美工区观察者:
过程描述区域活动开始了,随手拿起了桌面上剪好的皱纹纸看了起来,也来到了桌子面前,他们分别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皱纹纸,他们显得非常开心。今天的美工区是要小朋友们用手中的皱纹纸在白纸上用双面胶粘出美丽的花,桌面上已经摆放好了白纸、双面胶、皱纹纸。和分别欣赏着自己拿到的皱纹纸,还念念自语的说着要粘五颜六色的。她们两个已经开始做了,看了一下周围的小朋友,拿着皱纹纸在摸头思考,可是她还是没有动手撕纸。这时候她发现在观察她的我,马上叫道“老师老师,我不会!”我走过去说“一会儿老师要来你的“花园”赏花昂?”立马提起精神头来了,她看看别的小朋友在把皱纹纸往双面胶上粘,她试着也做起花来。她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很强,可是当她听到我要来欣赏她的花园时,她显得异常兴奋,好像接受了一个使命一样,一丝不苟的做起来,不一会,她就在白纸上粘了满满的花。她满意的拿着自己做的花,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谁的比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