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优秀教师发言稿(精选34篇)
2024优秀教师发言稿 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相聚在国旗下,召开20xx届高三考前动员誓师大会。我们在电影、电视里都曾看见过这样的场面:部队在临战前都要举行誓师大会,古代将士上阵时还要喝壮行酒;今天我们的学长学姐经过三年苦读即将临战,作为一个学生,打好高考攻坚战,既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寒窗苦读的我们和含辛茹苦的全体家长的殷切期盼,更是我校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第一要务。因此,今天我们在这里正式吹响高考攻坚战的号角。
一、要胸怀奋斗目标。目标是我们奋斗的方向,给我们以前进的动力,准确把握自己,从实估量;激发斗志,磨砺一剑。
二、要树立必胜的信念。“信心是基石,拼搏是保障”。充满信心,是决战高考的前提。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老师、家长和学校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勇往直前。只要拥有信心,才可能拥抱成功。
四、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是决战高考的支柱。高考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检验,更是非智力因素的较量;心理素质是增强剂,它能使人的各种能力发挥到极致。高考在即,压力难免,竞争难免,但是,响鼓还得重锤敲,你怎样看待压力,怎样看待竞争!你是把它作为烦恼、包袱,还是想变压力为动力,在竞争中展示你的智慧和才华,来回报自己多年为之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人生能有几回博,惟有背水一战,才能不为庸庸碌碌而后悔。
我们不用为今年的黑色星期六而开战。但三年后的今天也是我们为自己为学校为父母争光的时刻,所以我们一起努力吧。
4.高中成绩分析会班主任发言稿怎么写
班在本次二调考试中,排名年级名,各科排名为生物第x、化学第x、物理第x、英语第x、语文第x、数学第x。针对以上成绩进行分析。
第一、我们看见了进步。班在一、二调考试中间经历了换班主任、二次换数学老师,学生很浮躁、松散、无心好好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领导、老师、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我们看到了进步,这给了我们班级信心和希望,同学们开始安定下来。
第二、我们的成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幸运的是,240班配备的是实验班的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有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位老师都有很强的责任心、都非常爱班的学生们。在班级最危难的时候,每一位老师都在鼓励、都在坚持、都在使劲拉一把。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x班成绩得以取得进步的保障。
第三、通过考试反映出好多班级存在的问题。如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依然记不住;对于上课所讲的内容感觉自己听懂了,下课缺少及时的整理和复习,等到再做原题时依然出错;语文和英语的落后说明操前小读利用率低、早自习利用率低;关于数学,同学们心中对数学存在畏难情绪,害怕数学,而计算能力太差。
第四、针对班级存在问题,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应该重点去抓学生状态,让学生踏下心来学习,减少小动作、减少上课走神的现象;关注每天限训的成绩,关注各科的日报表,对于各科的成绩做的心中有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和各科老师联系,对于个别成绩起伏过大的学生,给予及时关注;加强谈话,针对二调考试成绩,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且结合学生的自我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五,x班依然需要重点关注,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班级,但只有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的成绩才能上去,只有学生的努力换来了成绩,学生才会愿意学。
作为班主任,我愿意为这个班级付出,我会尽全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全力冲刺、力争第一!加油!
2024优秀教师发言稿 篇2
“我们离名师有多远”这个话题是很有意义的,实际上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他的前进的方向,或者是他努力地目标。我们怎么去理解名师,是概念上的名师,还是真实的在教育一线上的名师。要如果是做一个概念上的名师,他可能就要十全十美,就像主持人说的,要具有四个特征,但作为真实的名师,不一定四个特质都具备,可能在某个特质上比较突出。怎么去理解名师这个问题呢?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理想的名师是什么?一个是真实生活中的名师是什么?我们要说离名师要多远,就是看自己和名师有多少差距,这个差距我个人认为要和真实的名师做个比较,而不是从概念上去考虑,要从活生生的名师去寻找差距,寻找努力的方向,这个话题就定位在“我们怎样去逐渐具备名师那样的特质”,这个话题就很有意义了。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的老师已经具备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部分老师可能具有中学高级职称。前不久,我看中国教育报有篇文章,题目是“高级后教师如何才能再成长?”。我看了一下,比较多的讲外部环境怎样去有利于高级后教师如何成长。我想一个人的成长固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同样的我们现在的教师已经是不同范围的名师了,那还要不要继续成长,继续发展?我们离名师有多远,一种意义是和真实生活的名师寻找差距,另一种意义要和理想中的名师有多大差距。如果和理想中的名师去寻找差距,我想这个差距永远是存在的,这就涉及到我们为什么要成为名师,因为真实的名师只占10%,既然要是名师,总是一小部分人,名师和普通老师是相对而言的,任何情况下名师总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是可以成为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是没有比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离名师有多远,首先要做到怎样成为优秀的教师,刚参加工作时想怎样成为合格的、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刚才提到名师具有四个特质,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想的东西,就每一个名师来讲,他可能有些方面做得比较突出,有些方面相对做得弱一些,这就是说即使已经是名师了,也还有努力地空间。怎样才能成为名师?我想名师永远是少部分人,我个人认为首先怎样应该成为合格的教师,然后是怎样成为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就课改以前,从北京市来讲,成为北京的名师很少的。北京的一个突出的小学数学名师叫马芯兰,他是朝阳区幸福村一小的一个数学老师,他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做一个实验,思维的能力发展。马老师学习了很多的国外著作,比如学习了美国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有一个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数学东西,只要你教得好,学生都能学得会。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马老师根据这个理论,探索在实际的教学中,怎样按照这样的理论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实验以后,他所带的班级,四年级就能够达到六年级毕业班的水平,当时参加了统考,成绩是非常好的,先在朝阳区出了名,后来在北京市出了名。但他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和已有的荣誉,而是继续的努力,后来用自己的经验来编写教材,编了一套马芯兰数学教材,教材的特点是从数学结构角度来编写。我说这个意思,做为一个名师来讲,他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不是短时间可以得到的,而且也不是偶然了,他有先进的理论指导,要有刻苦的钻研,而且还要能够在当时的环境里面,能突破习惯的想法,敢于突破常规的做法,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好几届学生的成绩验证了这套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是很有效地。我想真正一个名师一定是长期努力学习,探索的结果。
直率地说,课改以来,也涌现了不少的名师,有的人成为名师不是长期努力地结果,而且前提是他有非常高的稳定的教学质量。还有一些老师是通过做几节课一下子成为名师,这种名师是和我们所说的名师是不一样的。数学的名师一定是要有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学,他所教的学生历届都能达到高质量。高质量不是一两节课做好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其中包括对差生的努力,这样他所教的班整体上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我想,寻找和名师的差距,我们必须脚踏实地、长期地、默默无为地去求索。我们要看重自己的教学质量,是不是真正使学生得到发展,这样的名师我觉得是名副其实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在课改前期,北京就有这样一种情况,当时看谁得课能一炮打响,但有的校长清楚有些老师课上得很漂亮,但他的教学质量并不高,简单说在区里的统考中他所教的班的平均分并不是名列前茅。校长说:当区里要赛课就派这样的老师去,当区里要分数时,就派另外的老师去。当然这种情况是个别的。我想真正想成为名师,首先不是要成为名师,而要想怎样提高我教的班的教学质量,使得我所教的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这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是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而且他长期得坐冷板凳,这样才能经受考验的。从这点来讲,名师毕竟是少数的,你得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去探索,付出很大的心血。这是我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大家是怎样想的?这是我自己的心得体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