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室工作计划合集(通用35篇)
(3)加强校本研修的考核
结合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相关要求,制定相关考核要求,做好本年度教师继续教育验证工作。每一次活动要做到活动的签到、过程的记录和成果的反馈工作,确保本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年度考核顺利通过。
2.增强课题研究意识,各级课题研究的过程化管理
(1)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本学期,我们继续以“学校——教科室—— 教研组 ——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的模式,组织并指导各级课题的工作。加强校园网课题管理、定期检查、督促活动资料和阶段成果及时上传,加强对各级课题的过程管理 。
(2)教研专题的研究工作
各教研组每月结合研究专题开展一次专题理论学习,并做好每次活动的相关研讨记录。克服教研和科研“两张皮”的现象,树立科研为教研服务的意识,注重常态课堂及课题研究课的研究,在日常教学中能始终关注自己的教学研究内容,并对自己的常态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资料收集,课后能及时反思。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研磨课堂,开展“三学”课改专题研究,及时将课改研究活动的内容上传校园网。
(3)制度管理建设
本学期将加强教师团队及个人的评价激励制度,抓好青年教师团队的考核制度建设,确保我校教师队伍的阶梯成长有序推进。要针对教师绩效方案中关于课题组成员科研成果考核标准和普通老师科研成果考核标准,在学期末做好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成果综合考核。
(4)课题成果总结
本学期要做好我校所承担的一个省级、两个市级和两个县级“十二五”课题的结题工作,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提炼和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为下一轮课题的研究做准备、打基础。
本学期继续苏州市第二批“教是为了不教”实验学校的项目研究工作,及时总结阶段研究成果。
3.搭建队伍成长的平台
(1)传递各类论文评比和理论学习信息
教科室要及时提供教科研理论学习和各类论文评比方面的信息,积极宣传,发动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类比赛,做好有关信息的传递与反馈,鼓励教师向外投稿,力争多出成绩,为教师科研成长提供信息支持。本学期将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进行骨干教师论文撰写的专项辅导,提高骨干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质量,为培养新一批骨干教师作准备。
(2)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新学期里,我们将做好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全体青年教师新学期规划,让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学校将为青年教师提供服务的平台。
有关科室工作计划合集 篇26
一、完善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24小时上报感染办,科室做好记录。
3、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4、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确认后立即通知感染办,并做好调查和登记工作。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六、抗生素应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检率>60%。
2、抗生素联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级医生意见,联合使用合理。
3、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越级使用有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记录,病历明确记录。
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5、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合理。
6、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七、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3、输血完毕后,科室保留输血袋24小时,无异常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八、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九、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1、每日由科室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针对上述相关指标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反馈给个人,以便及时改正。
2、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按时填写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质量分析、手卫生消耗量记录。
有关科室工作计划合集 篇27
一、工作思路
教科室的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区级工作内容,切实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科研工作网络,构建教育科研运行机制, 坚持“科研兴校”方略, 积极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真正发挥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二、主要工作
1.认真开展市级立项课题《“走进名师”校本教研训的研究与实践》,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有一定数量的课题在校级以上立项,相关科研成果参评省、市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
2.继续开展区域内“课题协作组”活动,确保各类课题开展的过程性管理和质量性提高。
3.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加市、区心理健康优质课、论文案例评比和区示范、标准心理咨询室的评估,探索校园心理剧活动。
4.做好区教育学会举办的各项活动,力求各类征文获奖。
5.编辑好《新苑》,提升杂志品位。
6.继续做好与上级教科研机构的合作活动,推动教育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课题的管理和指导
积极参加区域内“课题协作组”活动,参加区级及以上的教育科研活动, 按照“省市区课题管理办法”,对各级各类立项课题实行全程管理,加强课题的管理工作,协助和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的科学规范管理。
(二)发挥科研成果的推广作用
梳理原有课题,及时总结和提升课题研究成果,经反复验证,不断修改完善,使之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
(三)重视教育科研骨干的培养
充实校教科研队伍,积极参加区级及以上举办的教科研骨干培训班,通过学术研讨、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外出参观等形式培训教科研骨干,充分发挥他们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提高其他服务效益
1.办好《新苑》杂志,丰富栏目,提升杂志档次。20xx年的专栏设置应凸显课题研究的情况 。
2.继续深入做好我区教育调研的特色工作,及时上交调研报告,发挥调研、决策作用 。
3.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B证、A证的培训。积极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示范作用, 迎接 “示范心理咨询室”评估和“标准心理咨询室”达标验收。 积极参加市、区心理健康优质课、论文案例、教坛新秀评比等活动。
附月工作安排:
2月:
1.参加区教科室主任会议安排,制定工作计划。
2.开展校教科室期初会议
3. 组织开展校级论文评选。
4.组织开展论文投稿。
5.参加“课题协作组”活动。
3月:
1.申报20xx年宁波市教科规划立项课题。
2.参加论文推荐工作。
3.组织开展 《新苑》杂志的征稿工作。
4.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区级评选。
5.举行“课题协作组”活动。
6.区专题调研申报立项。
4月:
1.参加区教育学会年会 。
2.参加市级心理健康会议。
3.参加“课题协作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