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期末语文复习计划(精选31篇)
七、复习时间
(12月16日——1月4日)
高中生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篇1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比较浮躁。大部分学生学习需督促,习惯不太好,学习也不太自觉。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基本上要老师亲力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再大力检查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由于课程较多,时间较紧,学生基础不太扎实,生字词不过关,积累也较少,训练量,训练的题型也较少。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就感,还存在畏惧的心理,学生在阅读量及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显示薄弱,甚至有看不懂题意,考试作文不下笔的现象。且后进生较多,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班级之间的差距也较大。
二、复习内容及目标:
1、目标:巩固强化、查漏补缺,提高班级,年级的整体水平。,
2、内容:
【积累】
1、正确认读374个生字,听写本册中248个生字。
2、8个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处处留心的相关内容。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和课后要求背诵的段落和古诗。默写。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读内容,能初步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想象文本所描绘的情境,知道阅读内容的大意。
【习作】
1、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对话片断描写中提示语运用要贴切……)
4、能编写有意义的童话故事。
三、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及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重点段落的分析。
难点:阅读理解、作文
四、复习措施
1、知识归类,形成体系
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比较科学的、易于复习的体系,向40分钟要质量。
2、注重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要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丢分,不失分。
3、精讲精练
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学生自主练习与统一讲授相结合。
4、迎试方法训练
在平时加强对学生一些应试方法的训练,如审题、读题、检查等等。
5、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进行个别辅导。
6、复习方法:采用单元和专题相结合的方法。
五、复习时间安排
6月15日第一单元和多音字
6月16日第二单元和近反义词
6月17日第三单元和词义标点
6月18日第四单元和句型
6月19日第五单元和阅读
6月22日第六单元和作文
6月23日第七、八单元和综合
6月24日模拟考试,考试讲评自我针对复习
六、复习教案的备课要求和具体分工
1、备课内容:以两个单元为一组,备三课时。
第一课时为语基部分(字词、句型及积累),
第二课时为阅读部分(课内重点段式、段落及课外相关段落的阅读拓展),
第三课时为作文(两个习作的点评,优秀习作的欣赏,类似作文题的拓展写作)。另外,每一课时必须附有练习卷。
2、备课分工:
朱青老师备第一、二单元,任玉娟老师备第三、四单元,宋玲玲老师备第五、六单元,蒋莉珍老师备第七、八单元。
3、完成时间:6月15日早上。
高中生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篇18
一、本学期教学效果分析
1、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1)语文积累与运用方面:词语(包括成语等)积累不够丰富,所以根据拼音写汉字、成语填空和运用下文分析词句、中心思想的分析与主要内容的归纳、重点词句的赏析等均需进一步训练。
3)文言文阅读方面:文言词法与句法尚缺乏明确的了解。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不够系统化。对课外文言文尚有胆怯心理。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4)写作方面:审题能力、选材立意的能力、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均需进一步提高。
2、后进生情况
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属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指导。
二、复习教学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语文积累与运用:
1)要正确书写和朗读本册课文中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有关词语以及课文中涉及的重要词语,有关重要词语要能够解释,并适当积累一些课外的词语,包括成语、格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广告语等。
2)正确理解并默写本册课本中的古诗词,并积累相应专题的诗句,学会赏析诗歌。
3)掌握仿句的答题方法。
4)熟悉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或探究题的题型,掌握答题方法。
5)掌握本册有关的名著常识,并适当延伸其他重要的名著。
6)学会修改病句。
7)强化书法练习,让学生认真进行作业本的书写。
2、现代文阅读:
学会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分析文章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结合语言环境中赏析词语或句子
3、文言文阅读:了解常见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省略句、倒装句等。掌握课文中的词义,能翻译课文中的文句,能读懂与课文相同难度的课外文言文。
4、写作:
1)提高审题能力、选材立意能力、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
2)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熟记具有典型意义的散文名篇和同龄人佳作,能体会别人的写作技巧并加以学习。
3)学会体验生活,从中撷取写作题材。学写记叙文(包括散文)、诗歌和议论文。
三、提高复习质量的具体措施
1、要纵览整册课文,找准本册课文的复习重点与学生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使复习课有的放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精选习题,讲深讲透,以起到举一反三之效。不搞题海战术。
3、上课要有趣有得,既不使复习枯燥乏味,又能扎实有效,落实双基要点。
4、抓好扶优补弱,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要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督促检查及辅导,以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教给复习方法,使学生能自觉复习,能针对自己的实际进行课外复习巩固,并定期检测效果,起到鞭策作用。
四、复习任务安排
1、生字词、背诵默写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复习,以练习卷的形式来考查,课前给学生发卷,让学生照着试卷找答案,课上直接作卷。
2、文言文也是以读、背过关形式复习,以书面练习卷考查为主,严加落实,不能让一个学生落下。
3、阅读理解分为现代文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理解。注重指导学生的答题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作文指导一课时,有重点的指导,结合学生平时作文的情况,强调该注意的事项和写作方法。利用三个早自习让学生读中考满分作文,加强学生考前语感构思立意等方面能力。
5、期末复习要点让学生先做后记,加强记忆,逐一过关。
6、综合检测,模拟期末考试。
五、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5课时)。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B、古诗、名句的默写。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D、对对子、名著导读。
2、现代文阅读(5课时)。A、课内阅读(2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C、总结(1课时)。
3、文言文阅读(5课时)。
4、 作文(1课时)。
5、综合检测,模拟考试(4课时)。
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复习过程
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让学生读、抄一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2、进行逐单元进行听写训练。(一般分开在课前进行)
3、完成试卷练习。(课后巩固为主)
第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