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精选32篇)
2、教材中有一些篇幅较长,段落结构相似的课文,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学起来有点费时费力,运用“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这类课文读通读懂,并学到一些学习方法,既利于学生的学,又利于教师的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活动形式:
本学期我们准备采用以下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理论学习,自学和群众交流相结合。
2、观看名师作课光碟,个人看和群众看相结合。
3、向校内专家团请教。
4、利用周公开课进行公开教学,群众听课。
5、周四下午本组教研时间和平时随机教研相结合进行交流。
方案总结
五、时间安排:
第一周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周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确定要研讨的模式和课例。
第三周观看光碟,学习资料,构成模式思路。
第四、五周进行“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轮研讨。
第六、七周进行“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轮研讨。
第八、九周进行“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二轮研讨。
第十、十一周进行“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二轮研讨。
第十二、十三周进行“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三轮研讨。
第十四、十五周进行“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三轮研讨。
第十六、十七周进行总结和完善模式。
六、具体做法:
1、制定计划,理论学习。
教研组根据本组的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本组老师根据自己需要,透过上网,看教学杂志,教育专著等,进行活动前的理论学习,做到有据可依。
2、依据教材,确定模式。
根据理论学习的状况,组内的老师进行相关探讨交流,先从教材中挑选有特色的两类阅读课文,一类是课文结构大致相同,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类是有扩展资料,能增加学生积累的。然后依据教材特色,确定本学期要进行研讨的两种教学模式。分别是“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和“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
3、针对模式,选取课例
针对确定的教学模式,组内老师每人选取一课要进行研讨的课例。王艳丽、樊春晖、朱春霞老师选“读文体验表达”的模式课例,李蕾红、杨莹、赵聪丽老师选“引导合作自主”的模式课例。
方案总结
4、学习交流,构成思路。
看同类型课的名师作课光碟,从中汲取精华,搜集与同类模式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先写出个人的模式思路,然后在组内交流,汇集每个人的精华,初步构成两种群众模式思路。
5、研讨课例,修订模式。(两种模式都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组内老师先搜集与课例相关的资料学习,然后由作课老师根据群众模式思路,写出模式初稿。
(2)大家在一齐交流,先由作课老师详细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其他老师提出合理推荐,由作课老师记录在研讨表上,利于修改初稿。
(3)周四上午第一节课作课老师进行组内公开教学,大家群众听课,注意发现并记录模式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
(4)周四下午教研时间进行评课交流,提出模式实践中的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作课老师记录在研讨表上,以此为据在群众模式思路上做第一次修改。
(5)组内其他老师运用修订后的模式进行同上一节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随机教研,达成共识,由作课老师在群众模式思路上进行二次修改,并理出二次修改后的教学模式。
(6)在第一轮模式研讨的基础上,依据上面的步骤,进行二、三轮的模式验证、修订。每种模式都经过三轮的验证、修订,两种模式都采用以上步骤交替进行。
5、总结完善模式。在课例研讨与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大家写出自己的活动总结,并总结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
六、预期效果:
1、初步总结出适合低年级阅读课教学的“引导合作自主”模式和“读
文体验表达”模式。
2、在模式使用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并熟练一些学习方法,自学潜力合作潜力有必须提高,同时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增加了语言、文字的
方案总结
积累,口语交际潜力、创新想象潜力也有必须程度的提高。
3、使不同特点的老师使用这两种模式,都能顺利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老师驾驭课堂的潜力。
七、呈现资料:
文字资料:
1、与模式相关的学习资料
2、与课例相关的学习资料
3、公开教学的模式教案
4、大家的听评课记录
5、模式研讨活动总结
6、两套较完善的低年级阅读课教学模式
表格资料:
1、个人模式思路表
2、群众模式思路表
3、第一轮研讨后构成的模式表
4、第二轮研讨后构成的模式表
5、第三轮研讨后构成的模式表
6、课例研讨交流表1
7、课例研讨交流表2
音像资料:
1、课例教学录象带
2、群众研讨的照片
3、教学课件
4、模式课例教学运用的教具、学具
关于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15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它不仅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校本教研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指导,以教育理论为指南,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创新为动力,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方法去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为此,马场垣金星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以本校校情为基本点,以推动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师资、促质量、促校风、促声誉为根本点,向教研要质量,靠教研上水平。因此我校特制定校本教研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校本教研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公开课为载体,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继续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的校本教研功能。
(1)注重对跨学科、跨年级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使其真正发挥学科综合的校本教研作用。
(2)重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力争使我们的校本研训发挥长效作用。
三、工作思路
1、以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
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课程实施前的反思,课程实施中的反思,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包括课程实施者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对自己的课程有较高的理论分析,这就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组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同时自己积极学习有关理论。
2、以同伴互助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的目的。
3、以专业引领为契机,提升教师校本理论研究与校本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水平。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的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校本教学实
践经历,也都具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但在如何将校本教研理论较好地运用于校本教学实践,在校本教学实践中如何总结概括出自己的校本教研理论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专业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具体措施
1、健全业已存在的良好的学习机制,加强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学习,夯实教师的自我反思的理论基矗
坚持每周三下午的学习时间不动摇,平时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校本教研理论。着重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学通、学透,力争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2、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实践,提高校本教研实践能力。
(1)积极参加学校校本研讨。通过研讨,教师们交流校本教研心得体会,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展现我校近年来的校本教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