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2024-2024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27篇)

2024-09-24 06:33:20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2024-2024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27篇) 一、指导思想我校教导处工作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即“服务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以教育强校创建为目标,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线,以加强实效课堂研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抓手,扎实推....

  3、以扎实的基本功成就教学的成功

  (1)通过晚办公等提高教师的朗读、写字、教学设计等教学的基本能力。

  △本学期举行“师生创新作文大赛”活动,旨在提高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

  (2)理论素养也应是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理论基本功的积淀也应成为语文教师学习的重点。本学期引领教师认真围绕专题学习有关的最基本的教学理论。

  (三)以民主、先进的管理理念吸引教师

  1、完善教研网络,提供教研信息窗口。

  2、尊重、关心每一位语文组的教师、大家心心相印,共同战斗,争取辉煌的成绩。

  3、鼓动教师做“读书人、文化人”,让阅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2024-2024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范文 篇22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程为目标,以推进课改和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为有利契机,认真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加强基础,激励创新,重视实践,促进发展。不断提高备课组工作成效,促进师生的共同跨越式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我们中段数学备课组准备在新学期“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教学”,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二、活动要点: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对照此标准努力把握自己的教学。

  2、坚持每2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定进度,攻难点,突重点,多形成,求实效,重能力,挖潜力。

  3、备课组内的教师应经常交流,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活动。应继续坚持超周备课。上课前一定要复备,理清上课思路,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在备课笔记上做出修改调整意见。

  4、坚持抓好常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效率,要质量,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

  5、继续抓好学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落实好课前准备、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6、继续保持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的精神。关心数学教研组的工作,上好或积极参与研究课、接待课,提高教学水平

  7、把握好教育教学阵地,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8、认真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课堂作业,及时订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备课时间、地点:

  时间:2周一次、单周星期五

  地点:校会议室

  四、具体安排:

  9月份

  1、讨论制定学科计划安排,讨论全学期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人突破

  2、讨论制定备课组计划安排

  10月份

  1、集体备课第9册《用字母表示数》授课人待定

  2、集体备课第11册《圆的认识》授课人待定

  3、集体备课,做好集体备课课记录

  11月份

  1、同课异构《平行四边形面积》授课人:五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

  2、评课,做好记录

  3、期中测试

  12月份

  1、开展校本教研课,6年级一人一课一评议

  2、集体备课研讨4.5年级数学课

  1月份

  1、制定复习计划

  2、自我诊断撰写个人经验总结

  2月份

  附注:

  1、关于备课:全册教学计划个人制订,分单元备课时,轮到单元起始备课的老师,要求有单元教材内容、特点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课时安排表。付印后相关教师1份。

  2、以上关于集体活动的安排以备课组通知为准。

  3、轮到任务的教师,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便活动高效开展。

  4、每次活动后,均须上交书面材料。

2024-2024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范文 篇23

  一、指导思想

  1、把握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同时不断整合知识体系,查缺补漏,不断完善,不断补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2、“依人把本”的原则:复习要根据学生的现状,紧紧把握教材,把握新课标。复习不能离开教材,要完整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积累与深化。要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利用心理激励效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同时,要采用适当有效的复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

  3、“分层对待,梯次递进“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现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确立不同程度的目标,让每位学生都有复习的层次性目标,逐步实现一级一级的目标,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

  4、“重基础,提能力”的原则,抓住数学基础知识,注重能力的提高。复习不仅是一个整合知识、储备的过程,也是提高知识量,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过程,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基础是“万木之根”,一切复习都要围绕基础进行。在抓基础的同时,不仅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实现能力的转化,这是复习的根本。在复习的设计与运行中,时刻要注意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依托此目标就有了一个核心,围绕核心复习就有了中心,有了中心,复习才会高效。

  二、教材分析:

  内容包括:图形认识初步;幂的运算;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证明。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对于“实验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以“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等形式分散地编排于各章之中。

  本册教材安排上有如下特点:

  1、每章开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可供学生预习用,也可作为教师导入新课的材料。

  2、正文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

  3、每章安排了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或全章的复习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结果;“数学活动”也可供教师教学选用。

  4、每章安排了“小结”,包括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和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

  5、本书的习题分为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练习供课上使用,有些练习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有些练习是相关内容的延伸。

  三、复习目标

  针对全班的学习程度,初步把复习目标定为尽力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成绩。

  四、复习策略

  “先分后总”的复习策略,先按章复习,后汇总复习;“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习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仿真模拟”的复习策略,在总复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及时“总结归纳”的策略,对于一个知识环节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复习措施:

  1、理清知识脉络:全书按四个环节处理,(①第七、十二章图形的认识与证明②幂的运算、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③二元一次方程组④一元一次不等式),把四章的内容并列展示出来,形成系统的知识表,理清各章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把握全书的脉结构。

  2、按四个环节串讲一遍,在第一轮学习中,没有注视到的,和在学习练习中发现问题的知识环节要仔细地讲一篇,让学生形成更细的更准确的知识点。串讲时,采用边讲边提问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认真记忆。必要时要学生做好笔记。

  3、抓住重点习题:在串讲的每一个环节之后,一定要做些练习,在备课过程中,把书中或练习册中的重点练习加以强化,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复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对于一些优生要给予较为有难度的练习,而对于一般的学生重点还是基础性的习题,做到“分层对应”,有针对性地复习。

  4、章节小测:小测在复习中很有必要,能及时巩固复习知识,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每天个知识环节之后,都要进行小测,小测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或一些掌握不好的学生要反复训练,直至掌握为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