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
乡村调研报告范文 篇1
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必须从基层做起,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为尽快达到小康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硬件设施完善了,经济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人民的精神水平、道德意识才会不断的增强,我们的国家,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才会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同时为积极响应暑假社会实践的号召,我在这个暑假对“幸福乡村建设”做了深入的了解。我以xx市xx县的几个乡村为基点,发现原来现在的乡村基础设施已经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
首先,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几乎家家都已经实现了电器化,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已经成了家家必备,有的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已经有了电脑,空调,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高的提升,在收入来源上有很多家庭都以养猪为主业,还有奶牛,部分牛场还都是以村民个人投资,合伙养殖为主,慢慢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现在大都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源,在牛场养殖上,也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粪便清理上全都是机器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传统的以种地为主业的家庭已经很少了。
再次,村民的娱乐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有很多村庄现在都流行跳广场舞,在晚上大多以老年夫妻为主,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另外有的村庄还修建了公园,例如我调查的香营,还修建了人工湖,在湖里还有荷花供人观赏,人们在此盛夏还可以去那里的凉亭去纳荫乘凉,人们还会在节日的时候,利用击鼓,吹唢呐,来庆贺,尤其是在中国吹歌之乡的抚宁。其次,在村庄的交通方式上已经不再是以往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些土路,断路,现在几乎每个村庄都已经通了水泥路,并且实现了村村互通,极大地提高了交通效率,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一些粮食交易,还有桥梁的修建,也都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交通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最后,在粮食的种植收获上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提高了人们的耕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让人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投入其他活动中去。幸福乡村建设已经有了质的提高,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的文件指导下,在党的关怀下,幸福乡村建设还会有很大的提高,让我们祝福幸福乡村建设。
乡村调研报告范文 篇2
xx村位于新沂河堤北面,虞姬沟南面,距颜集镇政府西3公里,颜邵公路、颜花公路从境内通过。镇组织农技、农经等相关人员于XX年元月27日对xx村有关情况进行调研,现在把调研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xx村
现有5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2户,总人口2158人,劳动力860人,在外打工劳动力560人,尚能转移100人,全村耕地面积1441亩,其中旱地1441亩,中低产田518亩,粮食种植面积达841亩,油料面积30亩,蔬菜面积10亩,花卉面积500亩,其它经济作物面积60亩。畜牧业生产情况:大家畜4头,生猪150头,羊105只,家禽养殖2200只,兔子50只。二三产业生产情况:企业6个,其中私营板厂1个,个体工商户5个。企业从业人数30人,粮食生产59000公斤,油料生产3000公斤,禽蛋产量28000公斤,蔬菜产量50000公斤,社会经济总收入1154万元。第一产业收入643万元,第二产业425万元,第三产业86万元,分别占总经济收入的55%、37%、8%,主要农产品小麦、玉米、花木,人民收入来源于花木和外出劳务。XX年农民人均收入3875元,其中外出劳务收入1500元。
二、存在问题。
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无经济收入,干群思想不解放,农民群众小富即安的思想,没有积极进取、开拓精神,特别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花木行情好能够致富,上级号召引进新品种,不少农民群众对种植花木抱着消极态度,对种植花木认不上,思想守旧,小农意识强,不接收新鲜事物,只知道种粮食,有饭吃不挨饿,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今后要进一步推进花木之乡经济发展、使农民及早致富过上小康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就业致富门路窄,收入增长困难,发展生产无资金,无工业项目,无技术人才,交通闭塞,党员干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村郭无房屋,党员干部无活动场所。水利配套较差的电灌站,不能发挥抗旱排涝作用,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以上各方面原因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产生活难以提高。
三、目标规划。
1、做大做强花木产业,扩大花木种植面积,引进高档花木品种,培养花木经纪人队伍,搞好花木营销促进农民收入,搞好土地流转,搞好花木生产面积,花木面积生产到1000亩。
2、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提高全民创业积极性,壮大农村经济发展,近期村里招来了一个板材厂,现在已经在筹建中,需要资金50万元,要求上级扶持。搞好生产劳动力的`转移就业,XX年-XX年年外出务工人员要达到700人。搞好二三产业,鼓励全民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到20xx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3、XX年要把村部房屋建设好,搞好党员活动室。
4、搞好村庄规划,开好一道沟,铺设村中心路和村内道路,预计到20xx年村内全部铺设水泥路,使村容整洁,面貌焕然一新,村里组织专人进行规划。
5、搞好水利建设,开挖好田间一套沟,修复好村电站,保证农田旱涝保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四、搞好村板材厂建设生产
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厂带动其它项目的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培育花木龙头企业,促进花木生产,提高农民积极收入。搞好资金筹措,按项目落实责任,由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建议:
1、村无房屋,希望上级给予资金支持,建好村部房屋。
2、村板材厂生产,资金短缺,要求信用社给予扶持。
3、颜邵路面窄,要求加宽,村内道路铺设资金困难,要求上级给予支持。
4、村电灌站损坏,要求水利部门给予资金支持修复电站。
乡村调研报告范文 篇3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而且要有组织协调乡村旅游发展的能力,即行业管理能力。资源是基础,管理是手段,丰富的资源与完善的管理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资源丰富而管理滞后,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大打折扣,难于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其行业管理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可以说,行业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乡村旅游业的兴衰与成败。重视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研究,既是行业管理本身之所需,更是乡村旅游提质换档、实现转型之必须。
一、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概念
乡村旅游行业管理,通俗地讲,就是旅游行业管理在乡村旅游中的推广与应用。旅游行业管理,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就是“政府组织及行业组织通过旅游政策、法规,引导旅游发展方向,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达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以此类推,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就是各级政府及乡村旅游行业组织,以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为管理对象,通过运用行政、法律及经济手段,建立市场规则,协调、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者行为,以达到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及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乡村旅游行业管理作为乡村旅游业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其主体就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看,主要有两类:
一是政府部门。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期阶段,存在着许多“瓶颈性”矛盾和问题,如设施需要完善,经营需要规范,规则需要建立,秩序需要维护,行业标准需要确立,这些工作必须且应当由政府来支持、推动,离开了政府的主导,乡村旅游发展必然矛盾重重,步履维艰。
二是行业协会。乡村旅游行业协会是乡村旅游经营者自发成立的市场中介性组织,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延伸,其实质是介于政府和经营者之间的非政府行业管理机构。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政府行政管理逐步向行业管理的转变,行业协会在乡村旅游的管理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要。
二、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规范作用。针对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所出现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生态破坏、经营紊乱、竞争无序等问题,政府部门通过行业管理,建立服务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查处违法问题,制止无序竞争等,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起着指导作用。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大多是当地农民,普遍素质不高,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知识缺乏,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此,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推广管理经验、指明发展方向、提出改进意见等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多出成效,让旅游资源优势尽显,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