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的作文集锦(精选30篇)

2024-06-10 07:15:16报告范文打印
调查报告的作文集锦(精选30篇) 1、自然概况砀山酥梨自然保护区位于XX县中部,位于东经116o09′~116o35′,北纬34o22′~34o34′,大致处于黄河故道的南北大堤之间。....

调查报告的作文集锦 篇1

  1、自然概况

  砀山酥梨自然保护区位于XX县中部,位于东经116o09′~116o35′,北纬34o22′~34o34′,大致处于黄河故道的南北大堤之间。行政区划上包括官庄坝镇、西南门镇、唐寨镇北部,玄庙镇、周寨镇、葛集镇的南部,良梨镇、权集乡、砀山果园场、XX县园艺场、XX县果科所、XX县林场、官庄林场的全部。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54.3~40.4m,地貌类型可分为黄河故道、高滩地、背河洼地、缓坡平原、湖洼地等,以缓坡平原为主要类型。

  土壤成土母质为黄泛沉积物,类型简单,为潮土类的黄潮土亚类、碱化潮土亚类和盐化潮土亚类,以沙土属和泡沙土属为主。

  水系属淮河流域的新汴河水系和南四湖水系,前者主要有利民河、大沙河、巴清河、文家河和东洪河,后者主要有故黄河和复兴河,故道的南大堤是两水系的分水岭。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761mm,58%的降水集中在6~8月。

  自然植被类型只有沟谷草甸和沼泽植被二种类型,人工类型有果树、防护林、村片林、农作物等。

  保护区范围内的主要生境有果园、套种果园、湿地、防护林、村落、农田、荒地等。果园是保护区内最主要的生境,主要树种为砀山梨、苹果、桃、李、葡萄、石榴、柿等,其中以砀山梨树种的覆盖面积最大,其次是苹果树。在一些果园中套种玉米、花生、山芋、小麦、大豆等作物;湿地生境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中,主要植被有芦苇、菖蒲、莲等;在农作区和堤坝上有呈带状的防护林,主要树种是泡桐、杂交杨、刺槐等;村落及其周围有村片林和四旁林,主要树种是刺槐、柳、榆、椿、樟等;沿故道两侧在果园与果园之间;在黄河故道的西端有大面积的沙土地,大部分为荒地,周围种植一些山芋和豆类作物。

  2、调查时间与调查方法

  2.1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从20xx年5月份开始,于20xx年11份结束,历时7个月,前后进行了4次野外调查。20xx年5月28日至6月1日重点调查鱼类、两栖爬行类和夏候鸟;20xx年10月1日至10月4日重点调查旅鸟和啮齿类;20xx年11月28至30日日重点调查冬候鸟。

  2.2 调查方法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采用定性调查的方法。在调查区域的水域内雇用当地居民用撒网捕获鱼类,将调查时采集到的鱼类、两栖和爬行类用甲醛固定后制成标本带回实验室鉴定。

  啮齿动物采用铗日法定量调查,铗具为铁板铗。

  鸟类采用定性、定量和访问调查的方法。每次调查选择相对固定的路线,采用路线调查法,按一定的方向,于天明之后,10:00之前,以及16:00之后,天黑之前统计路线两则50米范围内所遇见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其它时间作定性统计。根据数量统计划分常见种和优势种。访问村民和果农中的鸟类爱好者,通过图谱中鸟类形态的识别和特征的描述,了解当时鸟类的季节分状况。巡访鸟市,了解笼养鸟的野外来源。

  3、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与区系分析

  3.1物种组成

  本次调查在XX县酥梨自然保护区录得鱼纲13种。分属于5目,其中鲤形目8种,鲈形目3种,合鳃目1种,鲇形目1种。

  录得两栖和爬行类6种。两栖纲无尾目4种,爬行纲有鳞目3种。

  本次调查录得砀山酥梨自然保护区鸟类96种,分属于13目,30科。

  本次仅录得兽纲兔形目1种,食虫目1种。由于仅布铗,在果园套种的花生地中置铗86只,未捕获到鼠类。据刘春生等1984年9月在黄楼乡,张家林等 1997年9月在黄河故道,刘洪等20xx年3月高寨的调查,本区域共有啮齿目6种,食虫目1种。此外,《安徽》记述该地区有啮齿目的东北鼢鼠和食肉目的狗獾分布,因此,共有兽纲4目12种。

  3.2区系分析

  在两栖爬行中,古北种占33.3%,东洋种占22.2%,广布种占44.5%,广布种占优势。在93种鸟类中,留鸟25种,冬候鸟30种,夏候鸟23种,旅鸟15种,留鸟和夏候鸟共47种,因此,繁殖鸟类中,东洋种占31.9%,古北种40.4%,广布种占 29.8%,可见黄河故道的鸟类区系表现南北过渡的特征,但以古北界鸟类为多。在11种兽类中,古北种9种,占81.8%;东洋种1种占8.2%,古北种占优势。

  4、生态分布

  保护区范围内的主要生境有果园、湿地、防护林、村落、农田、荒地等。

  4.1果园

  果园中分布的主要脊椎动物有两栖纲的中华蟾蜍(bufo gararizans),爬行纲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鸟纲有燕隼(falco subbuteo)、灰背隼(f. columbarius)、山斑鸠(streptopolia orientalis)、珠颈斑鸠(s. chinensis)、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戴胜(upupa epops)、家燕(hirundo rustica)、金腰燕(h. daurica)、白鹡鴒(motacilla alba)、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虎纹伯劳(lanius tigrinus)、棕背伯劳(l. schach)、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eu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喜鹊(pica pica)、红点颏(luscinia calliope)、大山雀(parus major)、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a)、麻雀(passer montanus)、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三道眉草鹀(emberiza cioides)等,哺乳纲的北方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黑线仓鼠(c. barabensi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等。这一生境中的动物以鸟类为主,夏季以山斑鸠、黑卷尾、灰椋鸟、大山雀和暗绿绣眼鸟为常见种,以山斑鸠为优势种;冬季以山斑鸠、灰椋鸟和大山雀为常见种,灰椋鸟为优势种。在果园生境中,由于树种单一,物种丰富度低,而套种玉米、花生、山芋、蔬菜等作物的果园,由于食物多样化程度相对较高,吸引了不同食性的鸟类,因而鸟类的丰富度相对较高。

  4.2湿地

  河道中一部分面积较大的水域人工放养了鱼类,相当一部分为低洼的浅滩,分布的鱼类为一些小形鱼。在故道的东端,两侧开垦种植水稻。由于黄河故道区地面水域面积相对较小,因此故道的水域成为动物重要的水源,同时又为鱼类和喜湿的两栖爬行类和水禽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因此该区域的动物类群最多,物种最为丰富。两栖爬类以泽蛙(rana limnocharis)、黑斑蛙(r. nigromaculata)、中华蟾蜍(bufo gararizans)、红点锦蛇(elaphe rufodorsata)较为常见,黑斑蛙和泽蛙是优势种。鸟类中常见的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苍鹭(ardea cinerea)、池鹭(ardeola bacchus)、黄斑苇莺(ixobrychus sinensis)、栗苇莺(i. cinnamomeus)、黑鳽(i. flavicollis)、大的麻鳽(botaurus stellaris)绿翅鸭(a. crecca)、斑嘴鸭(a. poecilorhyncha)、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白骨顶(fulica atra)、白腰草鹬(tringa ochropus)、扇尾沙锥(g. gallinago)、须浮鸥(chlidonias hybrida)、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家燕(hirundo rustica)、灰鹡鴒(motacilla cinerea)、白鹡鴒(motacilla alba)、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黑眉苇莺(a. bistrigiceps)、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灰头鹀(e. spodocephala)、田鹀(e. rustica)、白眉鹀(e. tristrami)。小、黄斑苇莺、栗苇莺、白骨顶、须浮鸥、家燕、白鹡鴒、大苇莺为夏季鸟类群落的优势种,小、绿翅鸭、斑嘴鸭、扇尾沙锥为冬季鸟类群落的优势种。

  4.3防护林

  区域内农田之中、堤坝上、公路边的防护林为高大的乔木林,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繁殖和栖息环境。常见的鸟类有雀鹰(accipiter nisus)、大鵟(buteo hemilasius)、普通鵟(buteo hemilasius)、白尾鹞(cirus cyaneus)、燕隼(falco subbuteo)、灰背隼(f. columbarius)、四声杜鹃、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山斑鸠、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星头啄木鸟(p. canicapillus)、山鹡鴒(dendronanthus indicus)、白头鹎、棕背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灰椋鸟、灰喜鹊(cyanopica cyana)、喜鹊、大山雀、暗绿绣眼鸟。山斑鸠、白头鹎、灰椋鸟、喜鹊大山雀始终为优势种,暗绿绣眼鸟为夏季的优势种。防护林鸟类兼有农田、村落的群落特点。

  4.4村落

  村落动物主要两栖类中的中华蟾蜍、爬行类的赤链蛇、多种鸟类和小家鼠(mus musculus)、褐家鼠(r. norvegicus)、黄胸鼠等小型兽类。鸟类主要栖息于村落的房前屋后的村木以及四旁林和村片林,在树上营巢或在房屋等建筑物上营巢。常见的鸟类有四声杜鹃、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戴胜、灰头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家燕、金腰燕、山鹡鴒、白鹡鴒、树鷚(a. hodgsoni)、白头鹎、红尾伯劳、棕背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灰椋鸟、灰喜鹊、喜鹊、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乌鸫(t. merula)、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a)、麻雀、金翅雀、.黑尾蜡嘴雀。留鸟中山斑鸠、白鹡鴒、灰椋鸟、麻雀为优势种,夏候鸟中家燕和金腰燕为优势种,冬候鸟中灰椋鸟为优势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