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范文2024(精选32篇)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范文2024 篇1
20--年7月,我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到汽车修理厂实习。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在大二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这使我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迅速的加以实践运用,巩固学习成果。同时,在大三学年,能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便于更好的学习。这是学业上的优势。在这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懂得了很多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行加深学生对汽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
2.熟悉汽车修理环境、修理工具。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
3.通过现场维修实习和师傅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维修实习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实习的机会充分,深入细致地认真观察、实践,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二、实习内容: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近距离的观察师傅一步一步的修理那些损坏的车辆,其实说是损坏,但在我们看来有一些几乎都可以报废了,因为看到那些在交通事故中被撞废的车辆时,我真的难以相信坏成那样的车还能修好,但是事实确足以让我们震撼,经过工人师傅的尽心修理,我们亲眼见证了一辆辆废车的死而复生,然后被车主开走。
汽车的修理过程其实很复杂,每一辆车的修理都要好几个工种的师傅的配合,其中除了零部件的修理工还包括电工,漆工,焊工,锤工。其中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个锤工,以前根本就没听说过还有那个工种,在那儿我总算见识到了他们那奇妙的手艺:很多汽车出事故后,车体都会严重变形,被直接撞到的部分很多都看着奇形怪状的,而锤工就是要把奇形怪状的变形部位锤好,通过少部分修补让其形状恢复原样。这个工种虽然看是简单,只是拿些锤子锤,但你看过之后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这个工种需要很大的耐心,细心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人还真做不了。
在实习过了一两天后,我们逐渐认识了一些修理汽车需要的工具,然后就帮忙工人师傅拿工具,那些工具很多我们都是首次见到,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见着师傅用,但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后来才逐渐熟悉它们。我选择了与我所学专业关联的比较大的零部件修理工,这也是技术性最强的一个工种。要能修理那些故障车,首先就要找到发生故障的地方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不光需要对汽车的各个部分了如指掌,还需要丰富的经验。而我们跟着学习的那个师傅就是一个有着十几年修车经验的技师,在实习期间,我们跟着他修了各种类型的车,大的有那种重型载重车,小的也就是那些私家车。不过很遗憾我们能够做的并不多,即便我们已经在大学学了两年,那些汽车中所用的科学原理对我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大多觉得那很简单,但真当要我们去修理一辆车的时候,我很沮丧地发现我们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在整个实习期间,我们也只是在师傅的指导下拆一些零件,知道要把零件拆下来需要拧哪些螺丝,别的更加复杂的工作我们也只能在旁边看着师傅做。
在这期间,我们有幸完整地见习了师傅拆修了两部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也是汽车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部分,发动机的原理我们都知道,但发动机的构造确很复杂,里面的零件非常的多,我们认为它很简单只是因为我们考虑的太少了,太简单了,一个完整的发动机除了动力部分之外还应包括注油,排气,控制等部分,这些加起来实际上是很复杂的。
三、实习体会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在汽车修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浪费和污染。修理汽车时,很多零部件都是完好无损的,根本就不需要换,但只是因为跟它们相连的某一个小零件损坏了,它们就都被换掉了,最终成为了一堆废铁。毕竟那些零件要从铁开始直至加工成型很不容易,要消耗很多的资源和能源,让没有任何损坏的他们直接变成废铁真的很浪费;还有就是修车时会有很多残油流出,而修车厂的那些油都是直接和水一起被冲走,这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造成严重污染。我觉得修车时这些方面需要注意并且逐渐改进。在机械行业应该倡导零部件的循环利用,对那些性能没有损坏的二手零部件应该进行再利用,而不是直接报废。这对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很重要。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范文2024 篇2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使参与实践的成员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是促进学生素质拓展、全面参与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系团总支高度重视,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制定详细、周密、安全的实践方案,协调各方面密切配合,集中力量做好寒假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确保本次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年前,我们“援爱”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灾区,对家庭受灾同学的生活和心理进行深入调查,及时了解了他们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并以此为依据,组织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心理状况。以此掌握同学们的基本状况,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抗震救灾贡献我系的一份力量。同时也为学院救助受灾同学提供了部分依据和参考。
时隔一年,灾区重建的情况如何,灾区人们的生活情况如何,一直牵动着我们的心。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为了了解当地的灾后重建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针对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走“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道路,为了对重建工作和发展做出可行性建议,为灾区的重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尽一份当代大学生该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我系积极筹划组建在校大学生赴德阳灾区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团,引导他们开展关于灾区重建及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调查,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此次寒假社会实践,由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主办,化学工程系承办的“援爱”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将在四川省德阳地区进行深入调查记录,旨在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娶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青年,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投身灾区重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全社会树立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很荣幸我能担任我系实践分队项目负责人,参与该实践项目的6位成员均通过我系团总支的严格选拔,此次实践活动,我主要负责前期策划、实践过程中的统筹协调工作以及后期图像总结资料的制作。
一、前期策划
我系党总支、团总支和实践分队成员通过多次会议,最终确定项目立项和实践主题,围绕此项目、主题,我将实践策划为“三步走”,即:前期准备、实施阶段、实践成果展示。以前期准备为基础,以实施阶段为核心,以成果展示为重点。
1、前期准备。分为实践动员会、联系实践地、实践成员培训、前期调查材料准备四项工作。
2、实施阶段。结合实际情况,在团总支的指导下,我将其分为假期前准备、假期中调查和假期返校总结。
3、实践成果展示。整理实践过程中搜集的所有文字、影像资料,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初稿。并在化学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内部组织召开报告会、交流会、答辩会等。
各阶段中的具体工作均有具体成员进行负责。
二、实践中的统筹协调
1、积极同德阳市绵竹地区遵道镇团委和罗江县金山综合实验区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争取他们对我们此次寒假社会时间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2、在“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的思想指导下,我实践队一行走访了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的重灾区——绵竹市、罗江县,为期一周。分别走访了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罗江县金山镇综合实验区。
3、由于最近地震灾区余震频发,在指导老师考虑到全体队员的安全问题,最后,通过和全体队员的协商下,决定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对震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实践调查,队员回到自己所在地方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