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应届毕业生实习报告(精选30篇)
2025年应届毕业生实习报告(精选30篇)
2025年应届毕业生实习报告 篇1
一、如何获得实习机会
这次是我第一次正式实习,在这之前我尝试过几次,都未果。最后,退而求其次,寒暑假的时候,只能在兼职的地方消磨时间。所以,我很珍惜这个实习机会。
本科毕业季的时候,专业课老师曾建议我们找工作要多抓住学校的招聘会,多投简历。很显然,那些到学校来招聘的单位大多面对的是没有工作经历的应届生。相比于社会上人才市场的招聘,学校的招聘竞争小,针对性高,成功率高。
这次实习机会我便是在学校招聘会上得到的。记得,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每个人都尽力找寻着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同专业的人机会不均等,我们专业还好,像供应链、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之类的方向,都可以试试。因为人比较多,热门的公司在招聘现场就简单问问实习意向、实习时间、了解学校所学专业,大概了解下个人情况,然后就是等通知。
接下来就是忐忑不安的等待。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计算今天是投简历后第几天,怎么还没消息,所以一周的时间显得比平常漫长些。还好,一周后,我收到了面试通知,说心情不激动那是骗人的。
二、实习面试
按照大华HR所发邮件上的要求,我提前准备好了相关文件,并且在网上了解了大华的的业务内容以及我所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责,为面试作准备。
面试那天,我早早得过去了,提前了大概有一个小时。在公司旁边的小店里吃了早饭,和小蒋说说笑笑,缓解下紧张感。
面试时间不长,持续了大概只有10分钟时间。那天我所在部门的经理有事,是我后来工作的导师面试的我。现在想想当时那个画面,还是会觉得很有意思。在面试的那个情境中,不仅是被面试者还是面试者,双方都会带上一点面具。由于心理因素,作为被面试者的我们,看面试官都会有种畏惧感,处于一定的被动状态。而面试者由于手握选择权和决定权,在心理上会处于一定的优势。其实,心理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对话不会是一个愉快的对话,对于面试者还是被面试者都是这样。后来,经过跟我导师近四个月的实习,两个人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发现当时一脸严肃,面试我的导师其实是个靠谱的、很有个性的、很有原则又能为别人考虑的人,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难以相处。前后感觉的对比,我觉得很有意思。其实,更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自己吓唬自己,哈哈。
以后面试的时候,在谈话过程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平等看待面试官,偶尔问几个问题,改变自己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有时,我们没有深刻理解“面试”这一过程的意义。面试是一个双方互相选择的`过程,面试者想要找到特定岗位合适的人,同时被面试者想要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面试过程中,通过问一些问题,我们能够更加具体得了解将来所从事工作的工作内容,从而判断是否喜欢将来的工作形式和内容。总的来说,大华的工作环境比较令人满意,工作文化自己也比较喜欢,所以这四个月的实习,自己过得很开心。
三、实习工作内容总结
1.跟踪缺口物料到货情况(哪些物料有缺口、缺多少,到货截止时间)并于每周二三四五进行相关考核,主要包括三个考核指标,交期回复及时率、交期与需求符合情况以及交期承诺达成率。
2.在门户上EBS ERP填非生产性消耗单,处理呆滞物料2952颗,金额84万
3.每周一编制IPC呆滞处理进度报表(替代消耗跟踪),跟踪54颗呆滞物料库存消耗情况,考核5个外协厂,通知根据替代关系手工更改投料单。共处理呆滞144万。
4.制作内部交易单(由于财务上的原因,要从科技交易到技术报废),并跟踪流程走完,协助处理流程中的问题。
5.形态转换
物料基本信息变更后,原来的料号不能再使用,通过形态转换,物料实体不变,换成一个新的料号,继续投入使用。
四、实习中的小插曲
内部交易单
内部交易单不像内部消耗单一样,直接填一张单子就行,而是涉及到很多部门。我负责填采购申请,然后采购部门将其转成正式的采购单,生成采购协议。采购协议的生成有时候还需要财务部门的协助,帮助维护价格。最后公司的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完成接下来的流程。
内部交易单生成的全部流程全部在系统中进行。要做好这份工作,熟悉公司的业务处理系统(ERP)是一方面,同时各个部门的相对应的接口人也要知道。这些人你可能见都没见过,只是熟悉名字。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公司其他部门的人员都不熟悉,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解决,需要部门间协作的工作也不知道找谁。这些都是要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的,比较快速的积累方法就是直接询问公司前辈,另外就是及时记录工作中遇到的人的名字。
五、实习告诉我的
1.做事情要有责任心
其实,虽然已经到了奔三的年纪,但是要是别人问我,你对自己了解吗?我想我还不确定对自己了解得很透彻。大概在上研究生之前,我和许多人一样,认为自己了解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自己,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外界的看法。后来,通过阅读书籍,在与别人的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相比之下,自己的世界狭隘又无趣。通过翻阅一篇篇其他人的故事,我体会到生而为人的各种生活姿态,这些主人公或富有、或贫穷、或极端、或懦弱、或豁达,但是都活得有滋有味,活得理直气壮。一开始,我是不能理解的。为什么在外人看起来他什么都没有,却那么理所当然?为什么他放着别人求之不得的工作不要,要做看起来没前途的工作?现在,我明白了。因为他们的选择是以自己内心所求为标准,而不是世俗一致的标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每个人心中幸福的准绳也不一样。以上仅仅是我通过阅读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长,这让我也更能理解更多人。通过别人的生活,我发现自己了解到的自己并不全面,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想法,审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