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教育考察报告(通用30篇)

2024-07-24 04:44:35报告范文打印
教育考察报告(通用30篇)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我校开展中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形成如下报告:一、 充分认识研学旅行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学旅行”是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作为背景,根据上海市国际交流处穿针引线,我校分别于2....

教育考察报告 篇1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我校开展中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形成如下报告:

  一、 充分认识研学旅行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研学旅行”是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作为背景,根据上海市国际交流处穿针引线,我校分别于20xx年与日本北九州、20xx年与韩国济州沈但中学结成姊妹学校。通过近几年的接触与联系,拓展了我校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研学旅行强调一个“学”字,“研学”即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旅行”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研学旅行基地,走进第二课堂;“旅行”不同于“旅游”。如在北九州高级中学交流访问期间,和日本学生一起探讨茶艺;走进厨房一同学习厨艺;走进工艺馆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学生收获颇多。再如在韩国济州沈但中学交流访问期间,中韩学生一起品味书画作品、一起体育娱乐活动,增强了两国青少年的友谊,也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二、精心安排,周密组织,确保研学旅行活动有效开展

  (一)我校在每学年初制定研学旅行活动计划,落实活动目的、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路线,

  (二)完善研学旅行教育课程操作程序。研学旅行承办方要向对方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致家长一封信》和《研学旅行价格标准》等资料,学校负责组织报名,落实研学旅行指导教师,与研学旅行基地共同研究制定“研学旅行实践作业”和“注意事项”等,并就“后研学旅行”的征文、演讲、绘画、才艺、综合素质等比赛做好详细安排。

  (三)我校研学旅行始终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自愿的原则,坚持食、宿、学统一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校园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我校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年的“研学旅行”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收获了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只要条件成熟、组织到位,我们一如既往和姊妹学校互相交流。

  上海田家炳中学

教育考察报告 篇2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

  教育改革

  正文:在基础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一疑惑,我们一行十二人来到了江苏省XX市,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南通教育暑期实践活动。

  XX市通江达海,总人口780万,是最早开放的十四个沿XX市之一,被誉为教育之乡。现有678所小学,250所初中,95所高中(其中普高76所,职高19所),10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总数96.6万名,专业教师2万余名。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主要走访了XX市下辖的XX市和XX市区的几所高中,向那里的老师与学生了解了一些情况,拜访了几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并采访了市教育局的一些领导。通过实际采访与街头发放调查问卷,我们获得了一些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对南通的教育现象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应试教育

  南通的高中教育之所以全国闻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奥赛成绩与高考成绩相当突出。今年高考结束后,XX市再创佳绩:全省理科前十名中,南通有四名;600分以上高分者,南通占四分之一;在全省十三个市的各项指标综合排名中,南通名列第一。一个普普通通的市,为何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占据天时的偶然还是内在因素的使然?

  经过一周的了解,我们发现南通教育现象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积淀深厚的教育传统。早在北宋初期,天下道德君子之首的胡瑗就倡导“苏湖教法”。20世纪初,清末状元张謇目睹民生凋弊,回家乡进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的救国方略,主持兴办了许多所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在全国创下了41个第一,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南通的许多学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南通形成了浓厚的执教氛围和尊师重教的风俗,而这些直接影响到了南通的基础教育。

  ㈡.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高考成绩与经济水平的关系大致成抛物线型,即经济过差与过好的市区,其高考成绩都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太差,则发展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硬件、软件都受制约;经济太好,则对应试教育不是很重视,高考成绩自然较差。南通gdp居全省第四,实力差于苏南,而它又濒临长江,经济状况足以满足当地教育的需求,所以其应试教育稳居全省之首。

  ㈢.相当完备的教研体系。南通教育坚持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课题研究,二是群体教研,三是高考研究。同时南通教育坚持以联见长的教学机制。高中有学科教育基地和教师培训制度。值得推崇的是学科基地,这是指市内的九所重点高中各担任一科的教学基地任务,基地负责相关科目的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由于全市的重点高中不进行排名,所以这些学校市内竞争的压力很小,可以很好地做到资源共享。这些教学与研究体制对于平时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自然促进了全市的教育发展。

  ㈣.十分优秀的教师队伍。南通有一大批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通过对24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中级教师占35.68%,高级教师占34.36%(见附图1),一般而言,这两类教师拥有5~20年的教学经验。其中“二李”,即小学的语文教师李吉林与启秀中学的.数学教师李庚南,由于勇于改革、锐意创新而闻名于全国基础教育界。李吉林老师首创“情境教育法”,使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到了语文的乐趣,为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贡献;李庚南老师于1978年正式起步,开创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着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系统整理知识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此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光是这些名师,南通还有许许多多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教师。在调查中,50.83%的教师认为自己工作量大,但乐于承担教学任务。南通的经济不如苏南的市区,但南通教师外流现象并不严重,尽管他们干的是普普通通的事,但他们留下的是薪火相传的知识,凸现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众多的教师为南通的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

  ㈤.能够吃苦的学生群体。学生只有主动自觉地刻苦学习,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应试教育中,这往往是关键。在采访中,人们普遍认为南通的学生较之其他地市的学生更能吃苦,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天性淳朴,没有杂念,读书升学是他们走出去的最佳信息途径。通过对天星湖中学、海门中学和南通中学的学生的了解,我们发现他们的作息时间都很紧,除自习外,每天有八至十节课。进入教室,最大的感觉就是书多,有的甚至连地上也放着书。在假期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参加家教班。“书海泛舟”是升学的唯一途径,这在应试教育中是无庸讳言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如果没有坚毅的吃苦精神,学生很难坚持下去,更不用说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了。

  以上五方面基本上是XX市在应试教育方面出色的原因所在。尽管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全国上下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是无奈的事实。南通教育自然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且在这方面成绩斐然。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就否定南通的教育,毕竟,这里也有素质教育生存的空间。

  二、素质教育

  在XX市因从事素质教育而出名的当属东洲小学校长许新海。许校长从1992年白手起家,现已将当初破旧不堪的小学校建成了花园式的美丽校园。在交谈中,许校长告诉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一辈子养成四个爱好:读书、艺术、运动和动手实践。为此,学校积极倡导学生每日读书,并提倡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学校还定期举办运动会,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运动员。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少年宫,使孩子们能培养更多的能力。在采访中,我确实感受到了素质教育的魅力,也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希望。

  然而,这毕竟是小学的素质教育。众所周知,小学由于离高考的升学压力较远,因而兴办素质教育较容易。那么,南通高中的素质教育状况又如何呢?

  在实地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并不惊人的事实,条件越好的高中,素质教育的程度越高。海门中学与南通中学即是其中典范。这两校均为当地的重点中学,办学条件不错,尽管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素质教育的现象。比如,两校都有科技节、艺术节和运动节,三年一轮回,尽管并非人人都参与其中,但毕竟让部分同学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同时也调剂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此外,两校均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社会,这一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