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的报告(精选32篇)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辉煌。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关于实验的报告 篇18
带传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滑动率和传动效率,绘制T2滑动曲线及T2效率曲线
2、测定带传动的滑动功率。
3、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二、设备和原理
(一) 实验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1、直流电机功率:2台×50W
2、主动电机调速范围:500~20xx转分
3、额定转矩:T=024N. M=2450gcm
4、实验台尺寸:长×宽×高=600×280×300
5、电源:220V交流
(二)实验设备的结构特点
1、机械结构
本实验的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14-1所示。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动机。
对原动机,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图14-1 实验台机械结构
1、从动直流电机
2、从动带轮
3、传动带
4、主动直流电机
5、主动带轮
6、牵引绳
7、滑轮
8、砝码
9、拉簧
10、浮动支座
11、固定支座
12、底座
13、拉力传感器
对发动机,每按一下“加载”按键,及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T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序号13),传感器输出的电讯号正比于T1、T2,因而可以作为测定T1、T2的原始讯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动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形槽(本图未表示)中,由此可获得必需的转速讯号。
三、实验步骤
1、不同型号传动带需在不同预拉力F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也可对同一型号传动带,采用不同预拉力,试验不同预拉力对传动性能的影响。为了改变预拉力F0,如图14-1所示,只需改变砝码8的大小。
2、接通电源
在接通电源前首先将电机调速旋钮逆时针转至“最低速”(0 速)位置,揿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按一下“清零”键,将调速旋钮时针相向“高速”方向旋转,电机由起动,逐渐增速,同时观察实验台面板上主动论转速显示屏上的转速数,其上的数字即为当时的电机转速。当主电机转速达到预定转速(本实验建议预定转速为1800转分左右)时,停止转速调节。此时从动电机转速也将稳定的显示在显示屏上。
3、转矩零点及放大倍数调整
在空载状态下调整机台背面(参见图14-2)调零电位器,使被动 转矩显示(参见图14-4)上的转矩数0~0030NM,主动轮在0050~ 0090NM。
待调零稳定后(一般在转动调零电位器后,显示器跳动2~3次 即可达到稳定值)按加载键一次,最左地1个加载指示灯亮,待主、 被动轮转速及转矩显示稳定后,调节主动轮放大倍数电位器,使主动 轮转矩增量略大于被动轮转矩增量(一般出厂时已调好)。显示稳定 后按清零键,在进行调零。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完成转矩零点数放大 倍数调整。
4、加载
在空载时,记录主、被动轮转矩与转速。按“加载”键一次,第 一加载指示灯高,待显示基本稳定后记下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值。再按“加载”键一次,第二个加载指示灯亮,待显示稳定后再次 记下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第三次按“加载”键,三个加载指示灯亮,记录下主、被动轮的 转距、转速。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7个加载指示灯亮,记录下八组数据。根据这八组数据便可作出带传动滑动曲线-T2及效率曲线-T2。
在记录下各组数据后应及时按“清零”键。显示灯泡全部熄灭,机构处于空载状态,关电源前,应将电机调速至零,然后再关闭电源。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1. 实验数据
2. 滑动率曲线
五、结果分析
随着负载的增大,主轴转速逐渐降低,滑擦率逐渐增大,工作效率先有突变,后逐渐减小。
六、思考题
1、 为什么从动轮的实测转速会比计算转速略小?
答:由于带的弹性变形,引起带与带轮之间的微量弹性滑移,将使从动轮转速小于计算转速,这种现象即所谓的弹性滑动。
2、 打滑与弹性滑动有何区别?产生的原因?
答:
(1) 现象区别: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一种失效形式,
是可以避免的, 而且我们必须避免;打滑发生在小带轮的全部包角内,而弹性滑动只发生在离开主、从动轮前的一段弧(即滑动弧)上;打滑有过载保护的作用,但会加剧带的磨损,而弹性滑动会影响传动精度。
(2) 产生的原因:弹性滑动是由带的拉力差引起的,带的拉力差就越大,就导致弹性滑
动区增大,滑动现象越明显;打滑是过载引起的,当载荷过大,带和轮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带拉力时就会出现打滑。
3、 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预紧力:预紧力越大,传动能力越强,但应适度,以避免过大拉应力;
(2)包角:包角越大越好,一般不小于120度;
(3)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越大越好。
关于实验的报告 篇19
一、实验课时和类型:
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性
二、实验目的:
认识和理解CorelDraw专业绘图工具软件,了解其基本功能,掌握CorelDraw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运用CorelDraw绘制一幅专题地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部分技术性强的矢量符号的绘制方法。同时,充分认识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CAC)所必须包含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构成。
三、适用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测绘工程专业。
四、采用教材:
教材:《计算机地图制图》艾自兴,龙毅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地图学》 祝国瑞 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五、仪器与工具:
P3以上配置计算机;
CorelDraw软件。
六、实验原理与内容:
试验原理:本次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主要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亲身验证的方式进行。
主要内容:
1.介绍CorelDraw专业绘图软件的基本情况、特点、适用性等问题;
2.介绍CorelDraw软件的基本功能,引申地图制图系统的基本构成;
3 以一幅扫描地图为例,讲解地图扫描数字化的过程和内容;
4.讲解在CorelDraw软件中各种符号的制作方法;
5.学生上机验证和体会所讲内容,加强理解。
七、注意事项
1.每一种绘制技巧要通过实践掌握。
2. 在掌握局部功能的同时,注意从宏观上理解地图制图系统的构成。
3.实验中注意总结,联系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
八、问题讨论
1.考虑一般地图制图系统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完整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硬件,软件,地图数据和制图人员。其中硬件和软件使系统最重要的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主机,输入设备,存储设备和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运行时所必需的各种程序。包括:①计算机系统软件;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支撑软件。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或地理信息系统实用软件程序,以完成空间数据的输入、存储、转换、输出及其用户接口功能等③应用程序。这是根据专题分析模型编制的特定应用任务的程序,是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扩充和延伸。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分析加工的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表达现实世界的经过抽象的实质性内容。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空间位置坐标数据,地理实体之间空间拓扑关系以及相应于空间位置的属性数据。通常,它们以一定的逻辑结构存放在空间数据库中,空间数据来源比较复杂,随着研究对象不同,范围不同,类型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空间数据结构和编码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仅有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据还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要有系统的使用管理人员。其中包括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高级应用人才;具有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软件应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硬软件维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