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工作自查报告(精选31篇)
关于环境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篇1
按照东环发[20__] 24 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我厂多次组织专门会议进行贯彻落实,通过生产调度会议,让职工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现将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委、政府及县环保局文件精神为指针,以优化企业环境,促进环境质量为原则,以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内容,以安全隐患自查为行动,有效地预防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成立自查自纠领导组
组 长:何振水(厂长)
副组长:王长征(副厂长)
孙 波(副厂长)
刘春雷(副厂长)
成 员:刘庆立 王开晔 王 鲁 侯绪勇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控室。
三、工作目标及整改情况
1、工作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我厂全体职工对保障环境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自环境安全自查中按照“三个不放过”(事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件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制度执行,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严格落实各科室、车间班组环境安全责任制,强化环境安全工作,立足以预防为主,积极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对各车间等重点要害部门管理,进一步健全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水平,对不按要求执行的车间班组及部门,组织学习班,加强教育,对屡教不改者,进行重处重罚,限期整改,认真落实在无污染,无跑、冒、滴、漏的情况下生产,如发现设备管道有跑、冒、滴、漏现象,立即整改,要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达到全面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的目标。
2、自查整改情况
环境安全大检查自查领导组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县环保局有关规定执行,对照环评要求逐一进行排查,在自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1)污泥池上部於塞;
2)厂区内部分排水沟不通畅;
3)刮泥机电滑触线有接头裸露;
4)化验药品管理不够严格;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厂领导立即召开生产会议,制定严格措施,专人负责,责任到人,限期整改。
1)污泥池上部於塞,由污泥处置科负责在自查后三日内整改;
2)厂区内部分排水沟不通畅,由办公室负责在自查后一周日内整改;
3)刮泥机电滑触线有接头裸露,由机电设备科负责在自查后三日内整改;
4)化验药品管理不够严格,由化验室负责在自查后两日内严格按照药品管理规定整改;
通过环境安全大检查自查领导组组织验收,以上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四、下一步措施
为彻底杜绝跑、冒、滴、漏现象,自查自纠小组要定期不定期加强检查、巡查与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做到发现一处,治理一处,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于环境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篇2
20xx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及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下,紧紧围绕省、市宣教工作安排及我局年度工作部署,以我市生态市建设和全民环境教育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领导干部环境意识,强化领导层环境决策能力,环境保护工作述职报告。
积极与市委党校签订市长环境目标责任状,把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市委党校对各级领导干部开设的培训课程,全年共开设培训班4期,共计200余人参加培训,全面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环境素质。
(二)通过企事业单位环保专兼职干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整体环境意识。
一是在今年9月份,为了推进节能减排及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科室人员面向全市环境专兼职干部开办了首期环保培训班,培训班聘请了省环保局几位优秀讲师,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多角度讲解环境知识,这次培训班的开办,全面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环保专兼职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更好的开展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更全面的对本单位职工开展环境教育,以实现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根本目的。二是积极与鹤矿集团环保工作人员协调,利用安全生产岗前培训,向职工灌输环境知识及清洁生产常识。岗前培训班每周一次,普及到每位职工,使得环境教育工作能够面向全公司推广,述职报告《环境保护工作述职报告》。
(三)协调六区、两县齐抓共管,将全民环境教育推向纵深。
带领科室人员向各区政府免费发放环境教育读本3万册,指导他们先对本区(县)职工进行环境教育,然后再由社区向辖区内所有从业人员进行逐级教育。东山区和两县积极将环境课程纳入劳动和民政部门开展的业务培训课程中,并对20%的重点农户进行了绿色农业种植及生态保护培训,其它各区结合实际采取不同方式对群众进行环境教育,主要有为社区干部讲授环境课程;通过社区向群众宣传环境知识,举办环境知识竞赛等,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我市部分城市居民及农民的环境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全民环境教育率达60%。
(四)通过各种不同培训形式,对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开展环境教育。
积极与市委党校、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取得联系将5000余册“全民环境教育”读本送书上门,使这三个单位能及时的在各种培训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提高部分国家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环境素质,从而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提高的目的,全年共举办培训班8 期,有900余人参加培训,使我市全民环境教育工作在领导层、公务员、技术工人等多层面得到落实。
(五)注重课堂教学与学科渗透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1、协调教育部门将环境教育纳入年度教学计划,保证师资配置和课时安排,实施环保课堂教学,环境开课率达100%。
2、组织学生参加环保主题活动和课外实践,在寓教于乐中促进学生环境意识的养成。
一是与市教育局联合组织了全市中小学“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主题班队会教育实践活动,有14个学校分别荣获各级奖项,并选出5所最具代表性的学校参加在市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优秀班队会观摩暨总结表彰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学生环境教育工作在教育部门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中小学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视。
关于环境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篇3
听了王老师一学期的组织行为学,整体感觉是,这是一门不错的管理人的理论和方法论。首先,它对公司、团队甚至一个小群体中存在的行为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并提出一系列理论,比如知觉与归因、情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而后,针对组织中不利于组织发展的行为现象,它又给出了解决办法,比如激励、沟通、领导等。
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平日所学一方面是把基础知识学扎实,能够举一反三进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就是王阳明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也就是学以致用,让知识真正成为一个人的力量。而我们的实验课恰好配合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下面讲一下我对实验课的感受。
第一次实验课的内容主要是团队建设,建立自己的团队名称、口号、文化精神等,并展示出自己的特色。说实话,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再来做这些东西时,确实感觉很幼稚,心中有种抵触情绪——所谓“来得容易去得快”,如果一个团队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了团队建设,那么这个团队必然是不长久的,而且当初想好的队名、口号,在几天之内就忘得一干二净,若不是我们组的QQ群名称就是“擎天”,我还真不记得组名是什么。我想,我们组的其他成员、其他组的不少人也都是这样。因为在这个初建的团队里,我们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来作支撑,唯一的任务就是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这种任务给我们的唯一激励就是最后的分数。(当然,有的游戏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用报纸做衣服。这也可以算作一种激励。)因此,这种团队在一起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成员之间很难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彼此之间走得不会很近。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拥有自己现成的文化特色,喜欢他的人加入,不喜欢的可以拒绝,只为高薪酬或抱有其他目的而进入的人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即从众的话,便会感受到群体压力,最终退出。而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则较难一些,因为在一起的人不一定价值观相同,志向有大有小,处事风格各异,因此在创业初期大家性格、技能互补,同甘共苦能够坚持下去,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会面临危机。对于我们班级里的团队也一样,随机安排的人价值观差异很大,仅关于队名、口号的讨论就稍有争执,但毕竟这个团队是做给人看的,而不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想拥有这样一个组织,因此,互相妥协一下,也就OK了。这种速成的团队,就像是我们考试周之前的突击一样,迅速完成了本身需要很久才能完成的'任务,但实际收效甚微。正如张晓峰老师说的,“所有速成的东西都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因为你能速成,别人也能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