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调研报告(通用3篇)
读一本好书调研报告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孤帆前进的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涵养其性情,高尚其情操,健康其情绪,成熟其性格,培养直面人生的心态,形成成熟的性格。而当代青年的素质决定了国家的兴衰,要提高年轻一代的素质,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年青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一个书籍爱好者,看到周围的人们越来越少的拾起书本,感到很是疑惑书籍在这繁忙的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在本次阅读书籍的调查中,我收集了各类人群的阅读数据,对书籍的看法以及对书籍的关注度,以此了解人们的阅读现状。
一、调查目的
我国的社会制度在不断的完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科技更是日新月异,人们读书的热情,还是如从前那样强烈吗?还是已经被新兴的娱乐所替代呢?现在的人们的阅读状态是怎样的呢?他们对书的关注度又有多少呢?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人们目前的读书状态。
二、调查时间和对象
20xx年的八月,针对各年龄阶段的,各个人群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
三、调查方式
将问卷网址发放在我的新浪以及腾讯微博上,向QQ好友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发出填卷请求,同时对相当一部分朋友就其他关于阅读书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
(一)实际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1、年龄范畴
6-1819-2425-3535以上
人数98867
比例8.18%80%5.45%6.36%
2、性别分布
男生女生
人数4367
比例39.09%60.91%
3、被访者结构分析
填写问卷者共有110位,其中男生43名,女生67名。男女比例分别是39.09%和60.91%
问卷把人群分为四个年龄层,分别是6-18、19-24、25-35以及35岁以上。通过年龄比例,了解填问卷的主要人群。问卷显示,填写问卷者主要是18-24岁的人群,也就说是在校大学生或已工作的年轻人。相对的其他年龄阶段被访者就比较少了。
(二)数据分析
1、阅读情况
(1)在对人们询问每天的看书时间是多久时,绝大部分人选择了“一小时以内”和“1-2小时”,其中“一小时以内”的占调查人数的46.36%;“1-2小时”占调查人数的32.73%;“2-4小时”占14.55%;而“4小时以上”的只有7个人,占6.36%。一个月能看完多少书?只有少数几个人回答2-3本或更多,大部分人回答不清楚或没看完过。严格地讲,阅读数量与频率并不能准确反映阅读态度、收到的效果,但是作为考查阅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阅读数量与频率依然可以作为判断人们是否积极投身课外阅读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大家每天看书的时间是相当短的,积极性也是相对欠缺的。
(2)对于是否喜欢读书,大多数人选择“还行”占总调查人的52.73%,“喜欢”的占34.55%,。同时“不喜欢”的也占了6.36%,还有6.36%的人看书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在询问了大部分18-24阶段的在校学生,大家的选项更倾向于“喜欢”和“还行”之间。而在询问一些中年人和一些已经工作的年轻人时,答案反而更倾向于“打发时间”。或许离开了校园,大家更多的是在为生活而打拼,努力挣钱。可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人们也是不能忘记的。但对于读书,大部分人还是很肯定的认为是件很享受的事。
(3)记忆中经常因为同伴都到玩耍而分心不想学习,当然不想学习是主要的。但很多时候人们读书讲究一个气氛,特别是中国人什么都喜欢讲究氛围,家长们常常为了给孩子制造好的学习气氛不惜花重金转到学习气氛浓厚的班级。而现在我们身边的学习气氛又怎样呢?“53.64%”的人认为“一般,读书的功利性太强”,而选这部分的人以在校大学生居多,我们这批学生正是在这种体系下学习和成长的。这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教育危机呀!觉得“特别好,大家都喜欢读书”的只有7.27%。“很差”和“不清楚”的各占30.91%、8.18%,而选这两项的绝大部分人已经在工作了。工作了就少读书,这真的就那么理所当然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4)“除了上课看会儿书,考试抓紧啃书以外,基本不怎么看书”,“有时候拿本书,怎么都看不进去,干脆就去看电影了”,“工作太忙,实在是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哪有心情看书呀”,“学习要看的书已经超多了,其他的书看得少,有时间才看”,这些或许就是人们现在阅读书籍所拥有的心态吧!针对平时自己阅读情况怎么看,发现只有6.36%的人感到“满意”,37.27%的人对自己现今的读书状况是“不满意”。说到读书对自己的作用,大部分人觉得帮助“非常大”和“一般”。但是对改变如今的状态,大家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阅读途径
(1)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电脑这一新兴事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近几年兴起的电子书,更是把网络文学推到了巅峰。现在的学生几乎都看过不下一部电子书。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41.82%的还是更喜欢在书店或网上购买书籍,特别是现在网上的图书相对很便宜,运费也是免费,还送货上门,可以说是相当快捷方便省事。当然网上电子图书的也有20.91%,也是相当多的。
(2)向图书馆借阅,会遇到借书时间和保护的问题,人们如果看到好的书都会尽量选择自己购买。所以在通过什么么渠道读书一项只有30.91%选择了“向图书馆和熟人借阅”。“工作之后,书籍什么就感觉特遥远”,“我就大一借了几次,结果只看完两本,其他的因为时间问题没看完也就还掉了,大二连图书馆的门都没进过,自己倒是买了很多书”,“图书馆偶尔去去,没看到什么特感兴趣的书”。如上等多种原因30.91%的人基本不去图书馆或书店,而选择“半个月去一次”的人较多有24.55%,“一个星期去2-4次”图书馆或书店的也有22.73%。图书馆和书店可是书的海洋,偶尔去悠游一下也是很不错的,在校学生更不该放着那么好的时间条件不去利用,要向那2个“每天都去”的同学学习学习。
3、阅读习惯与兴趣倾向
(1)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粗略的估计也有几百种之多:自然科学、名人传记、网络文学、纪实类、武侠类、文学类、哲学类、经济类……“如果数数自己看过的书的类型,我还真数不过来,挺多的”,“我喜欢动漫,动漫多好看呀”,“历史类的,前人之辙,后人之鉴”,“什么都看点,好看就行了”。选择的书种类很多,而“文学名著”和“名人传记”最受欢迎,分别是16.92%和17.67%,看来经典的韵味是岁月所掩埋不掉的。有15.41%的人喜欢看自然科学,12.41%的人喜欢网络文学。动漫、娱乐等书籍也是人们所喜爱的,所以选择“其他”的人占9.02%。由此可见,能够陶冶情操的一些经典小说散文等仍是人们平常最喜欢购买的书籍。而对于一些从事金融、IT、医务等等的专业人士来说,专业书籍则是他们必须购买的。书的种类那么多,我想总有那么一些书是适合自己的,如果有时间看看书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选择。
(2)所谓众口难调,每个人选择书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39.08%的人是因为“个人兴趣”选择书籍来阅读,因为“作者”、“书名”、“被推荐”和“专业学习”而选择书籍的人相对比较平衡,各占13%至15%,因为价格低而选择书籍的人比较少只有2.52%。在问到以何总角度选择书籍时,54.55%的人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需要”。当然,选择一本书的理由可能有千万种,但是要读完一本书,不仅仅是毅力的问题,更多的是兴趣。由于调查对象主要为18-24岁的年轻人,已不像小学、中学的学生那样学习压力大,必须因为“学习需要”(5.45%)而阅读书籍,自然是兴趣做主导。同时为了“满足将来社会的需要”的占10%,为了“拓展视野”而选择的占30%。
(3)在这个人人都喊寂寞得年代,为了变得有事可做,大家的娱乐活动更是换着法的天天有新意。在运动、上网、读书、逛街、唱歌等方面,33.93%选择了“上网”,可以看出上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看看周围的人,大多都在讨论着电脑的那些事。可能被调查者以女生居多,有16.07%的人选择了逛街。“运动”“唱歌”分别占17.86%和12.95%。而读书只占14.73%,虽然是多选,选择这个的人却只有33个,可见大部分人平时不到万不得已都不太看书。询问了很多人,他们的日常活动就是上网,除了上网还是上网,而更多的人纯粹是为了娱乐,看来我国有必要多做宣传,以防年青一代全陷入电脑娱乐里面了。如果有时间,人们更应该多读读书,不管是在电脑里还是纸制的书籍,都应该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