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饮食调查报告(通用9篇)
二、居住区餐厅。
明尼苏达大学的餐饮服务还为学生提供grab & go “拿了就走”服务。学生如果早上有课,或感觉时间较紧,来不及坐在食堂里慢慢用餐,可以通过university dining services网站,提前一天网上预订自己的套餐。工作人员会将学生订好的套餐编号,第二天学生只需使用自己的校园卡,便可取走自己预定好的套餐。明尼苏达大学的餐饮服务系统还与当地的一家餐馆davanni’s pizza & hot hoagies长期合作,为学生提供外卖服务,所有居住在学生公寓或校内的人员均可享受这一服务。
三、制定个人用餐计划。
明尼苏达大学的餐饮服务系统提供了多样化的meal plans(膳食计划),学生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自己的膳食计划,例如19餐/周的膳食计划需要1585美元/学期;另外还有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如为素食主义的学生提供素菜,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营养套餐。
四、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服务以咨询为主,对于自己的饮食健康有疑问的同学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箱向该部门进行咨询,此外该部门还会在学校内组织一些健康饮食的活动。
五、承办宴会。
明尼苏达大学餐饮服务系统还可承办各种宴会,并提供专业的宴会服务。预定宴会或点菜都可在网上进行。
以上是明尼苏达大学餐饮服务系统的一些基本情况。美国杨斯敦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餐饮服务系统也基本符合这些情况,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这些大学都有着用餐点分布广泛的特点。
清华大学的餐饮服务系统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校来说,应该是比较完善的了。清华大学餐饮系统中包括餐厅介绍和饭菜推荐,我们看到网站的左侧还设有餐厅动态、餐位信息、特色推荐和联系电话。网站图文并茂,可以说是很详细的服务信息了。在餐饮系统中推荐菜的信息版面中,左侧还有社区动态和在线调查。但是这些菜肴大都是正式的菜品,而不是食堂里的份菜。餐饮系统中还设有菜谱详情。人们通过对菜谱的查询,可以方便的了解到餐厅的菜价和品种,从而选择合适的餐厅就餐。
北京大学的餐饮系统。我们看到除了中心动态、行业信息、温馨提示等主要内容以外,我们还看到有十佳菜肴推荐、临时公告、饭卡加钱时间、食堂开饭时间等信息,比较详实。另外,通过对北大餐饮系统分布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校的餐厅大都集中于住宿区,而办公区则没有用餐的地点。工作人员或者同学如果因为工作紧张就无法及时的用餐。但北大食堂对自身的宣传和介绍很好,不但介绍了食品的名称,还对食物进行了适当的描述。这样方便南北口味不一的同学选择合适自己的食堂进食。此外,北大的网站还设置了宣传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和营养健康信息的模块,对养成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宣传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都有很大帮助。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高校餐饮系统的一些优点。包括:
1、校园餐厅很多,菜品很丰富。
2、居住区有专门的餐厅设置。
3、“拿了就走”的服务,即可以提前预订早餐。
4、与校外的餐厅达成协议,展开送餐服务等。
5、膳食多样化,促进健康膳食。有营养热线。
6、有承办宴会的服务。方便同学聚会等。
7、为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务(如食素者)
8、为不同的人推荐不同的就餐计划。
9、定期的餐厅活动的介绍。(提供活动场所)。
10、对于有关餐饮方面问题的答疑。(网络/热线)
11、餐厅的分布比较广,甚至连教学区也有。
12、餐厅和菜肴的具体信息详细(图片/价格)
13、不同食堂内的菜单有详实的介绍。
14、对于中国传统美食和传统文化的推荐。
根据这些优点。我们得出一些初步的设想。这些设想包括:
1、要充分考虑不同生活习惯同学的需求(如穆斯林、素食者等)。
2、鼓励个人就餐计划的多样性,丰富学校餐厅和菜品。
3、餐厅可以借给同学们作为周期性活动的场所。
4、完善网络,使同学们的疑难问题及时得到解答。
5、餐厅的分布不要过于集中在住宿区,应适当安排在教学楼附近,这样方便短时间进餐,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6、向同学们介绍营养知识,鼓励大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7、食堂内的菜谱信息要时时更新,确保真实无误。
8、培训机制,对美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受到师傅的培训。
9、加强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介绍和推广。
10、增加订餐的服务,方便同学们快速的用餐。
这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二手资料搜集和分析。
2、用户调查
一、焦点小组
用户调查这一块我们首先采用了焦点小组的模式。
焦点小组实施的基本情况:时间:12月16日15:00——16:30。地点:中南大学铁道校区艺术学院多媒体教室。参与讨论人员:中南大学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代表、湖南科技大学学生代表、中南林业大学学生代表。主持人:曹冠群。记录员:、。录音员:。
通过焦点小组的访谈。我们总结了一下几个问题:
1、食堂的开放时间问题。
2、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
3、学生们希望尝试一种全新的体验,并参与到做饭过程中。
4、食堂打饭的拥挤问题。
5、食堂的菜价不清楚。
6、寝室内小家电的使用问题。
然后我们根据这几个问题进行了设计导向的分析。它们包括:
1、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调查,确定真正符合学生需要的食堂的开放时间。
2、加强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定期检查,检察员在同学们中产生,数据汇报给学校高层。
3、在宿舍内增加可以做饭的公共空间,或者食堂定期提供给同学们公共的可以自主使用的空间。
4、在食堂内设置适当的引导系统(或围栏、或平面标识)使得打饭的过程更加方便。
5、在菜肴的盛盘上标明菜价,或者使用电子显示屏(便于修改),师傅应该戴上口罩。
6、在宿舍内设置可以使用小家电的区域,并且由专人管理,可由同学们自行提供小家电。
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方面,我们选择了一位同学一周的饮食情况进行拍摄、分析。得出一些问题点。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情况。
周一的早晨,下着雨,天气很冷。由于时间紧急,不能在食堂排队,曹同学打着伞到后街买吃的,戴着手套还要摘下来取钱,买好吃的再戴上,很费劲。然后一边打伞一边吃东西,很不方便,但由于赶时间上课,只能买外带。旁边的人也一样
周二的早晨,没有课,曹同学可以到食堂安心用早点。可以不必担心时间问题,耐心排队,然后坐下来慢慢用餐。
周三的早晨,没有课,曹同学还是到食堂坐下来吃早饭,为了变换口味,曹同学选择了米粉,通过曹同学的反映,食堂可供选择的早餐也只有这么几种。
周一的中午,曹同学在食堂用餐,在餐桌上堆着别人吃剩下的东西,很影响食欲,说明食堂应该及时的打扫卫生。
周二的中午,曹同学为了吃到好吃的面食(食堂的不够好吃),而跑到校外的西湖源餐厅吃面,餐厅的环境和卫生都很让人满意,而且室内有充足的暖气,很舒服。
周三的中午,曹同学想吃肉食,但苦于食堂的菜肉量不足,曹同学打了学校附近一家烧腊馆的电话,要了一份外卖,三十分钟后外卖送到。
周一的晚上,由于下雨,由于作业太多,曹同学在工作室工作到很晚才能出来吃饭,曹同学来到食堂,可以打的菜已经很少,而且很凉,曹同学只能打一个番茄炒蛋吃。
周三的晚上,曹同学又在工作室工作到很晚才能出来吃饭,食堂已经完全没有可打的菜,曹同学只好到校外买盒饭带回工作室吃。
天气太冷,曹同学不愿意到外面吃饭了,而且到外面吃饭毕竟浪费时间。就在工作室自己煮了泡面吃。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其中包括了很多问题点。这也是我们考虑的对象。
三、问卷调查
我们根据二手资料分析得出的问题点以及焦点小组讨论得出的问题点进行了问卷的设计。(该问卷将附在报告的最后)。我们在得到了问卷的数据以后,将数据输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并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了一些重点问题,以期为我们提供客观、合理的设计导向。
由于人力有限,我们小组通过网络向三十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发出了电子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3份。下面是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