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天的广播稿(通用29篇)
(郑):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大自然那枯黄的外衣下渐渐透出了点绿的肌肤。还带着点湿的气息,那急速行驶的车辆集结了马路上的各种喧嚣,总也挡不住晨露在那绿意中品味春的各种味道。一粒粒透明的“小珍珠”滋润的小芽儿精神饱满,好似卯足了劲往上长。
(李):天底下那一幅透明的镜片也越发的稀薄,再也遮掩不住那楚楚动人的鱼姑娘舞台一秀。僵硬的黄土也被感动的松开了紧闭一冬的口,开始唤醒熟睡一冬的小精灵们,为畅想春天增添一些新的活力。
(郑):一缕缕柔柔的春风轻轻的舞动着细细的柳条,总会送人许多惊喜在里面,有时是满树的梨花开,引来成千上万的蜜蜂蝴蝶忙忙碌碌,酿造甜蜜;有时是柳絮似雪的满天飞,一时让天地间充满了神秘与幻想。有时还会送来春雨如丝、如线地斜织于天地间。
(李):这些都是春宝宝抛给人们的宝贝。是人间美景的序幕,是丰收的希望。春是五彩斑斓的,绿的树,黄的油菜花、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光银色的靓丽时装不都是春吗?她们好似蜡染画里最神奇的笔触酝酿而成。
(郑):满天的风筝激活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和老人们年青的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和谐与情感。
(李):形态各异的风筝从手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留给人们无限的梦想与希望。引导人们在一年之首的春天,借着春风早做打算,早下计划,把新世纪的梦想放飞蓝天。
(郑):下面的栏目是《笑话哈哈镜》。小毛:“我妈妈是硕士,爸爸是博士。”小新:“有什么了不起!”小毛:“你爸妈是什么士?”小新:“我爸爸是男士,我妈妈是女士。”
(李):最后的栏目是《音乐品尝会》。请欣赏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
有关春天的广播稿 篇5
冬天走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四季之首,春天。啊!春天一来,大地万物苏醒了。瞧!山绿了,树绿了,花儿也先恐争后的开放着。 微风轻轻的吹着,雨弟弟调皮的到处乱窜。雨弟弟把牛毛似的雨点儿送给大地了。树上和花上都沾满了水珠儿,透明发光,多美啊!田野里的秧苗,都贪婪的吮吸着甘甜的雨水。
雨弟弟玩够了,悄悄的走了。到处又恢复了平静。大地上环绕着一阵阵清香。远处,柳树那纤细的鹅黄的柳条上,沾满了水珠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多像珍珠。多美啊!柳树高兴极了,在风中翩翩起舞来。远处的麦田,秧苗喝足了水后,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也随着柳树跳起舞来近处,湖水碧绿碧绿的,真像一块碧玉,可又像一面大镜子,可不是吗?它把蓝天白云都照进去了,多美啊!小鱼儿在湖水中游来游去,嬉戏着。瞧,这几条小鱼在捉迷藏呢!你找我躲,玩得多愉快呀!
有的小鱼透过水面欣赏着大地一片美丽的景色。而湖边,睡了一冬的青蛙,爬出了洞。呱呱呱的叫着,到处的蛙声汇成了一首春天的赞歌。 大地上,到处都长满了刚抽出新的小草远看多像一块大绿毯 。长在草里的花就像一朵朵绣在地毯上的美丽花朵。花坛里,各种各样的花争先恐后的开放着。可美丽了!蜜蜂蝴蝶都被请来了,在花朵边飞舞着,多好看的舞姿啊!天空中,燕子在蓝天中飞,唧唧的叫着,好像在说: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春天哪,你真美!
有关春天的广播稿 篇6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