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讲话稿范文(通用34篇)
文明讲话稿范文 篇1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大家好!
创建文明校园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上周市文明办的领导就对我校的文明校园创建进行了实地测评。所以,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
最近几年,很多媒体上都报道过一些尴尬事件:中国游客在法国卢浮宫水池泡脚,韩国免税店里几个中国代购,随意插队,苏黎世到北京的一架航班上因两名中国乘客斗殴迫使飞机返航。
在网上还有一则材料说:在意大利的餐厅里用中文写着:“请勿随地吐痰”;在美国的厕所里也是用中文写着“用完请冲水”;甚至有法国人说:“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一定是中国人”。
每次看到或是听到这样的报道,内心总会有些许羞愧与沉重,羞愧与沉重之余,看看我们的周围,不文明的陋习也随处可见:如乱扔纸屑、包装袋、矿泉水瓶,乱倒垃圾,乱吐口香糖、破坏公物、自行车乱停乱放,张口污言秽语,课间高声喧哗、追逐打闹。当随地吐痰成了一种习惯;当大声喧哗成了一种本能,文明的素养也在离我们越来越远。同学们,面对这种情况,难道我们还能够无动于衷吗?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中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有人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同学们,“欲扫天下”必须要先“扫一屋”,欲成大器必须要先立足于平凡。让我们把日常行为规范内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让文明不再是内在的纯粹理念,而是个人的自觉言行!让文明不再是外在的强加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告别不文明”的活动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文明形象,争做文明学生,共建文明校园!
看我们的校园:有挺拔的树木,有成茵的.小草,有美丽的池塘,有整齐的教学楼和广阔的田径场,这里充满着活力,充满着希望。这一切都基于校园的整洁和干净。我们作为校园的一份子,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这美丽的校园,创建更文明的校园。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针对一些不文明现象,请允许我提出两点建议:
一、语言文明,文明的语言是一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物质外壳。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的语言可以温暖三九严寒,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因此,做文明学生,让我们从文明语言开始,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不和他人争执打骂。在校文明用语,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角角落落。
二、行为举止文明。行为举止是折射一个人心灵的最明丽的一面镜子,是一个人内心精神世界最好的展示。行为举止就是要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不打架斗殴,不破坏公物,不让歪风邪气盛行。
作为一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中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自我的心理素质。所以,站在这里的你们都应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抓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到:在校园,你是一名是合格的学生;在家里,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社会,你是一位文明的传播者。
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社会的一大步,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校园就文明了,社会就文明了。同学们,试想,校园里的朗朗书声,暖人的话语,得体的举止这该是多么的相得益彰的美丽画面啊!
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入文明的行列,争做文明使者,以实际行动去迎接十八中辉煌灿烂的明天吧!
谢谢大家!
文明讲话稿范文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
“孔融让梨”,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博得大家的钦佩,就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使别人快乐。他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是他的那种精神足以让人敬佩。比起那些满腹经文,却只懂得说,不会去做的大人要强百倍。这件小事之所以会被后人传颂,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做到了知文明,懂礼仪。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自夸自大,相反一个无修养、无道德的人,将会到处极力的炫耀自己的所谓的功勋。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谈吐举止,简单说,就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语言与行为。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马上可以凭直觉判断出他的修养、素质,以及他性格特点中的某个侧面。语调深沉,条理分明,言语准确、有分寸,不难看出这是个精明能干、头脑清醒的人;言辞幽默,一语破的,足以察觉此人思想深刻,且有超人的智慧;步伐坚定,透出他十足的自信;东张西望,步履轻浮,脸上似笑非笑,一副玩世不恭之态;眼盯着地,小步地挪走,表露出他的自卑与懦弱……
谈吐举止可以说是人的外壳,它有美丑之分,雅俗之别。那么,什么样的谈吐举止才是美好而文雅的呢?我的回答是:真诚和自然。
美是自然的,无须雕琢,举止的美无需模仿。生硬地模仿美的举止,倒会变成丑。对“东施效颦”的典故,人们不免付之一笑。但仍有人有意无意地重蹈着东施的覆辙。崇拜明星,可以算是对美的追求,本无可非议;可把自己的头发、衣服、鞋子甚至音调、表情都改成明星的样子,变成了一个模型,真的自己消失了,还哪里谈得上美呢!一切美的言行皆出自“真”,美的谈吐首先应该是真诚的。违心、虚假的“礼貌用语”,并非礼貌;一个伪君子的彬彬有礼,只能让人感到不舒服,没有半点儿美可言。
一个有道德,知礼仪,懂文明的人,必定会得到他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的才华不怎么出众,但是只要你处处为他人着想,有着纯真的神情,就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他就会在心中默默地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就会令他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生活处处有礼仪,生活时时需文明,我们不仅要在某一方面做到文明,还要在更多的方面做到。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忘记礼仪。文明不是靠哪一个人遵守就可以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一个城市,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文明,那么这个城市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否则,你乱扔垃圾,他随意说脏话;你不尊老,他也不爱幼;你遇人冷漠,他处事自私。那么,这个城市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可想而知。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告别陋习,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