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励志国旗下讲话稿(精选32篇)
高中学生励志国旗下讲话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你--祖国》
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祖国;掬起一朵浪花,我说,这是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我说,这是祖国;弹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我说,这是祖国!
啊!祖国!在圆明园里,我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在八达岭上,我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在大草原上,我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在驿道古渡,我认识了您的悠久,您的坎坷。
面对荆棘林莾、重峦叠峰、泥淖沼泽,有无数忠贞的儿女,不怕洒尽热血,抛却头?、尸裹马革!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残矛断戟上,而这一切,早已成为融在我心中永恒的情结。苦,为了您!甜,为了您;生,为了您,死,为了您,您的欢乐更是我们的欢乐!
大漠孤烟,孤泉冷月,萧萧之声,长风千年,背倚着山洞,前方,是路,是苏武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西域百年耻辱,丝绸路千年风霜,为了祖国,永不变节。
“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此时辛弃疾已垂垂老矣,但垂老的胸膛里燃烧的依旧是熊熊的火焰,奔流的依旧是沸腾的热血,他的为祖国而战的词章,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氤氲。
海峡两岸,日夜盼望,和家团圆,站在甲板上,远方,是家,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家,是郑成功奋斗一生的目标。击退外族侵略,中国台湾岛永保统一,为了中国台湾的父老,奋斗一生。
人生在世,身为祖国一员,就有责任为祖国做贡献,就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在新中国建立后六十年的上上下下,有多少“胡杨”式的人物,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他们建设了新中国,他们是我们的旗帜。
雷锋,被人们传唱了30多年,因为他总是乐于助人,好事做了一火车,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楷模;秋云,一个身残志坚的好姑娘,用自己柔弱之躯谱写了一曲助人之歌,使那些“孤帆远影”的“重扬风帆”;徐虎,上海滩上最受欢迎的老百姓,十几年如一日地做贡献,把“祖国在我心中”发扬得淋漓尽致……难怪,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深爱着的祖国!
啊!祖国!六十年来,多少人为了您的强大,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了您的振兴,燃烧自己,奉献火热,为了您的发展,废寝忘食,日夜探索,为了您的腾飞,死而后已,以您为乐!您是希望,是信念,是我们一切拼搏进取的依托!
而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也许我们不能象农民伯伯那样耕种庄稼作物,也许我们不能象工人叔叔那样铸造钢铁大炮,但我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最真挚、做热烈的情感,本周正值我校第十八届艺术节,就让我们用歌声向大家宣告,爱国不只在你我的心中,更在我们的行动中。
梅斗霜雪,独立寒秋,那是等待春天,雨声潇潇,花木入梦,那是等待晨曦,孤云出岫,一无所系,那是等待彩虹,江河奔腾,一泻千里,那是等待入海,虎行似病,鹰立如睡,那是等待出击,六十年间,养精蓄锐,那是等待机遇。
现今,在世界的大潮中,中国异军突起,锐不可当,我相信,这把磨了六十年的宝剑已出鞘,剑锋所指,所向无敌!
谢谢大家!
高中学生励志国旗下讲话稿 篇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父亲正陶醉在元曲的意蕴里。但是他不是在读,而是在唱,唱到结尾,他还把嗓门提高,一句一句把声调拉长。
从小我就是这样听着父亲唱唐诗宋词、唱元曲。父亲坐在木格窗下的八仙桌前,拿着一本竖排版的古书,他微闭着眼睛,握着书本,唱得摇头晃脑,唱得抑扬顿挫。唱一阵子,就拿笔抄写一阵子,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我觉得他不单单是写字,他是一边书写,一边思想,他把诗里、词里、曲里的意境都写到笔画里了。
那时小小的我,很是好奇,好像那词曲里有非常迷人的东西,让父亲感动和陶醉。父亲不但自己唱,还一句一句地教我。有时他还拿着《新华字典》,一点一点给我解读。跟着父亲,我们家姐弟三个,从小就会背诵了不少唐诗宋词。
在故乡院子里的榆树下,我们坐着铺在地上的凉席,或者荡着拴在两棵树之间的秋千上,母亲教我们背诵毛泽东诗词,至今我对那首《卜算子·咏梅》还记忆犹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记忆最深的是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尾曲: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曲因为读起来朗朗上口、押韵,口语化、通俗化,我也很愿意跟着学。父亲告诉我,关汉卿多才多艺,是元代四大家之一,一生写了很多杂剧词曲,广为流传。这首曲是他的自画像,字字珠玑、精彩纷呈,表现了关汉卿的铮铮铁骨以及耿直、坚毅的性格。
长大一些,自己能对着书看原文了,因为已会背诵,觉得理解的就快一些。尤其是翻到自己会背的那些篇目,就像见到老熟人,特别亲切,忍不住再细细赏读,懂了其中更深的寓意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社会背景。
记得初中时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老师在黑板上写,我就在下面跟着背诵,通过老师的讲述,我对马致远和他的作品有了更深地理解,我似乎看见在夕阳西下的光景里,一条古老荒凉的驿道上,一个书生牵着一匹瘦马郁郁独行,不远处的老树上缠着一道道干枯的藤条。几只寒鸦在枝头蹲就,一动不动,像树上长成的黑疤。另一边,小桥弯腰静默,河水缓缓流动,有炊烟自农家的屋顶冉冉升腾。瘦马跟着书生,书生跟着瘦马,哪里是他们漂泊的方向?同学们都很惊讶,问我,咦,还没学你怎么会背?我有点儿暗自得意。
现在我们家姐弟三个都已经成家立业,每个人的家里都有整整一面墙的大书橱。不光我们喜欢阅读,我们的孩子也是从小爱上了读书。
读书能让人洗涤灵魂,摈弃日常里的杂质,沉淀思想的河流。能让一个人变得目光澄澈起来,慈爱起来,柔和起来,仿佛是涉世之初的明亮和单纯,能让一个人更加阳光更加自信。在全民阅读的今天,这种家风会更好地传承下去。
高中学生励志国旗下讲话稿 篇3
1874年,某个十六岁的德国青年中学毕业,成绩在全班23人中也只排在第八,教师们对他的印象是该生除过人品好之外,实在看不出其他任何的才华和天赋,聊以自慰的是他有一手保命的技能——弹钢琴。
可是,青年却抛弃了键盘系这个很有前途的专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物理这个苦逼专业,就连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都劝他:这个学科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完了,后面来的人连个酱油都没得打了。
的确,当时的物理学家确实有资格这个么说,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大厦宣告建立,它是这样的接近完美而自洽,以至于大神开尔文爵士形容它时说俺们物理学此刻是晴空万里,除过偶尔飘出的几朵小乌云。当然选个物理专业也就算了,有个牛逼导师带着也算有点前途的,然而青年的教师们却是当时科研上牛X闪闪可是讲课却其烂无比的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之流,这类教师的统一特点就是经常在课堂上要停下来提醒前面大声说话的同学不要吵醒后面睡觉的同学们。青年在如此恶劣的学术环境下熬了过来,完成了一个物理学家的自我修养,青年名叫普朗克,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时间再往后推二十多年,来到1900年,第一范文网此时另外一个德国青年正从小国瑞士大学毕业,当然,专业依然是伤不起的物理学,由于成绩平平青年留校担任助教的愿望宣告破灭,找工作也四处碰壁,穷困的时候连房租都付不起,他老父亲一度腆着老脸给朋友写信要给他儿子找份工作,那里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泡到了大学班里唯一的女生,并很快升级成了老婆,两口子一度以给人做家教糊口。
这期间,青年就写过一封信给大学留校念博士的同学吹牛逼说:我不明白你此刻怎样样,反正哥此刻手头有几篇待发的论文,个个震撼,一块发出来的话绝对能够改变整个物理学的面貌。
当然了,牛逼不是你想吹,想吹就能吹,青年名叫爱因斯坦,后面的情节大家都很熟悉了,1905年,青年一口气发表了五篇划时代的论文,这其中包括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百年以后,每当物理学家们深情的回忆起那个年代,都会把这一年叫做“爱因斯坦奇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