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专题讲座心得体会(精选31篇)
7月在新疆塞里木湖畔,大夏天里天山上还积着白雪呢。还有一些少年,因为追求时尚,好面子,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一位叫小洋的男孩,喜欢在同学面前逞能,就天天请客,到酒吧里玩,后来钱用完了,因为好面子,就去逞威风,抢劫。被判了两年劳动教养,他现在劳教所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教训非常深刻。
最后,我向大家说一下身边的诱惑。在我们乌山周边有很多小摊卖烧烤、油炸食品,学生们一放学就去买。有的说,是因为饿了,想填点肚子。其实,这些油炸食品是有毒的。还有的学生接受朋友的邀请,去酒吧、网吧......乱消费,不慎误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比如一个叫冰冰的女孩,因为接受了朋友的邀请到酒吧玩,喝了很多酒,遇到了不认识的人,还吵了架,打了那个人,把他打死了,最后冰冰受到了法制的制裁。有的人去河塘游泳、嘻戏,并且没有大人的陪伴,独自和朋友一起去游泳,极有可能意外死亡。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抵制身边的诱惑,要不然会毁了自己的一生。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握好自己的现在,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人生。
知识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6
一大早,我来到了电视机旁,等待着、等待着……我禁不住满腹狐疑。这年头,岂有此等送上门的好事? 不过想看一看这北京大学专家的葫芦里到底装的是啥药。到了8:15,讲座开始了,爸爸妈妈也凑到电视前来观看。这次讲座的主题是:超强记忆学习法。
接着便请出一位戴眼镜姓董的专家,他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只所以上不去,问题的关键就在学习效率上。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所以上不去,说白了就是该记住的东西没能记住的缘故。随即,他又告诉我们一个公式: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学习时间。这个公式里的学习时间是不变的,变的是学习效率。也就是说,只要学习效率上去了,学习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为什么会记不住?说到底应该还是不知道记忆的规律。他为了证实这一点,董专家让台下的30位小朋友每人随意说出两个一位数字,然后把这60个数字打在大屏幕上。接着又给台下所有人一分钟的时间,看有没有人能将屏幕上的60个数字全部记下来。我也试着记了一下,不要说将60个数字全记下来,就是记上一行似乎也难能做到。
他让台下能全部记下来的举手。只见没有人举手,又让能记下一行的人举手,这才见有几只手举起来。
董专家说,人的记忆力不相上下,只所以大家在一分钟内不能记不这么多数字,并非是记忆力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你没有掌握什么数字编码记忆法。他又请上了一位女老师,他说这位老师刚才在台下和大家一样,一起记忆屏幕上60个数字,至于那个数字编码记忆法到底有多神奇,大家看后就会明白了。
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让我们来看个究竟!
只见她背对着屏幕,流利地说出了60个数字!我呆住了!她怎么那么厉害?然后,董专家又让他反着背,她倒背如流,让我十分敬佩。
这个“游戏”又从头到尾来了一遍。这时,时间只剩10分钟了,而专家却没有讲出怎么个记忆法,只是在罗列什么“定位记忆法”、“巩固记忆法”、“习惯记忆法”、“卡片式记忆法”等,真是倒胃口!
我又看了一下表,十分气愤:“这是什么讲座?真是的……
这个专家说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关超强记忆法的具体内容无法在此详述,不过家长可以买一些相关的书籍及影碟回去看。在讲座的最后,一位教授在接受不知何方人士的采访时所说:“超强记忆法不是学习方法,它是脑健康的锻练法。”
我承认,人的记忆力有高低之差,好的记忆方法能提高人的记忆力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谁都不可能做到一口饭就吃成一个胖子,就像人不会永远年轻一样真实可信,你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快速记住大量内容,却没有办法阻止同样速度的遗忘。这是人的天性,你记得快,也就忘得快,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知识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4月27日,我很荣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三名”教师培训,有幸听了涂焕应副局长的专题讲座《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从事教育事业一生的使命》,使我对教育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我认真听课,勤记笔记,积极思考,受益匪浅。涂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他那渊博的知识、和蔼的态度、谦虚谨慎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一直在思考,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像涂老师那样的高度。他的见解是那么的深邃,他的想法是那样的恰到好处,他的课给我很大的启发。
一、教师要优秀,就必须注重细节。
涂老师在讲座时强调:老师要讲好每一节课,因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在课堂上要注意每个细节的把握,譬如:上课板书的位置、板书所写的.内容等。今后,我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多读书、多请教,争取不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细节上出问题。
二、教师是主主导、学生是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要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老师要充分发挥起主导作用,不能放任学生自由学习,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也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
三、师生人格的平等。
虽然师生在学识、年龄、经验等上存在不对等,但他们的人格是对等的,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做出有损学生人格的事情,譬如:体罚、侮辱学生。教师一定要谨言身行,别伤害他们幼小的脆弱的心灵。
四、对教育的态度要端正。
涂老师说,现在教师对教育存在着三种态度,即把教育当作事业做,就能做出成绩,是成为专家、学者型教师的必备条件;把教育当作职业来做,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有一种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做的,那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犯罪,是对教育的亵渎。我一定要把事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认真对待学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对教育始终抱有一种敬畏之心。
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涂老师讲到,新时代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对历史和现实能正确地看待,具有敬业精神,较强的竞争意识,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这是对教师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三名”培养对象,我要多读书、多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六、教师要勤思考,勤动笔。
教师要想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必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勤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自己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记下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七、成为名师的方法。
涂老师在讲座的最后,给我们这些“三名”培养对象提出了一些成为名师的建议:要多观察,勤反思、多换位思考、多尊重学生,做到教学相长。
通过这次涂老师的讲座,给我很深的触动,让我明白了我离名师的标准还差很很远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次学到的东西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向同行学习请教,多读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更加进一步接近名师的要求。
知识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8
在全社会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我们为什么要深入学习这部民法典呢?
第一,法律和实际生活习惯有一定区别。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但即便如此,当我们翻开民法典,尽管法学家们已经尽量用最直白最平实的语言去描述这些看似应该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但其中不乏很多专业术语,也有很多规定与我们生活俗成的习惯不大一致,作为民法典的尊崇者和践行者,我们要发现不同,还要深思、学好内在原理,才能更好地指导生活和工作。
第二,民法典与单行民法有本质区别。我们党于1954年、1962年、1979年、__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在新中国成立70年后方得以编纂,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北大法学教授魏振瀛指出:“民法典可以使民法规范形成内在联系的整体。即使全部单行法都修订好了,但是不将其整合为民法典,也不是高层次的、科学的民法体系。因为民法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单行法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不能体现民法整体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只有民法典才能全面规范民法的基本内容,形成总则与分则结合的完整体系,体现全部民法规范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有了条理清晰的民法典,处理民事关系就能以简驭繁、事半功倍。反之,没有民法典,单行法就不好掌握,处理民事关系会事倍功半。”从这番话可以看出,民法典的系统性和深度是一般的单行法律所不能比拟的,要系统学习,强化运用,边学边用,活学活用,才能得以“小窥”民法典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