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心得体会(精选24篇)
中秋心得体会 篇1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的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形成的。
中秋节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大地冒烟,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挽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因而很受人敬仰。后来,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有一天,后羿上昆仑山求道,巧遇王母,赐予长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将仙丹交与嫦娥。不料被小人蓬蒙发现。
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猎之时,叫嫦娥交出灵丹,嫦娥当机立断,将丹吞下,于是就飞天成仙,借住月亮上。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举头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突然发现月亮里仿佛出现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赶紧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喜欢的糕点,以此纪念嫦娥。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了。
月饼的出现始于元朝,由于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原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当时朝廷搜查得十分紧,军师刘伯恩想出妙计,将纸条放进饼中,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再将饼运进义军军营,八月十五,一举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月饼”作为食品赏赐群臣。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不仅是一个充满美丽传说的节日,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一篇篇不朽的着作,有的咏月颂月,还有借月抒怀。苏轼的《水调歌头》,王唯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人想起远在异乡的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妈妈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拿出刀切开一瞧,绿茶的,我们尝了尝几口,带有浓浓的茶香味!妈妈又切出第二个,原来是牛肉的,硬硬的,甜中带咸。当切出第三个时,一看是莲蓉的,我们尝了尝,又酸又甜,真是好味道!在中秋前夕,听着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品着甜甜的月饼,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节气息。
中秋心得体会 篇2
每一个佳节都充满欢乐;每一个承诺都充满期待;每一个季节都充满魅力;每一个中秋都充满团圆的热泪!
此时何挂心头重石,何须多次思人间愁苦,只愿置身于幸福与情亲之间,无忧,享受天伦之乐,此生何求什么。在何时,在何地,哪能缺少这中秋佳节,与亲人共拥抱!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今日,家人团聚在此,皎洁的月光洒向这个节日,马路上人声鼎沸,广场四周每一个灯塔托着明亮的色彩,月饼的贩卖人高声呼喊。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脸上洋溢着笑意,高兴得说到:儿子回来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团圆了。说罢又笑笑精心挑选着月饼,沧桑的手上,可见她受了多少苦,才盼来这天的团聚。我慢慢地走,细细地想,手里端着满满的幸福走回家。我望着天空上的星星,呆呆的笑了。我推开家门,一阵温馨的暖气向我扑面而来。
夜晚,星空洒遍,每一个闪烁的光芒,都充满温馨。一家人坐在月下,坐在屋子中,谈笑风声,吃着甜美的月饼,唠唠家常,问问身体,聊聊喜悦,谈谈学习。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声,每一份迫切的心情。都被美好所冲破,人世间的烦恼,都被这一切的慰问所打动。我不由的忘记平日的负担,充分的和伙伴们,玩耍。月的美,不及一家的情意,也许正真让家人高兴的是不是中秋,而是见面的喜悦。以前一家人总是分割与不同的区域,探望的时间也及少,不管是什么节日,有时勉勉强强地通话安慰,可见不到的温暖面孔也不足以表达爱,见一面真好不容易。一天的光阴不能抚平几年的时间差距,只因在这佳节能想念,能团聚,也许中秋是远在他乡的儿女要感谢的一个节日,我也有时把它看做一个,说不出名字的天使,在中秋的夜空上洒下团聚的光芒!遗憾的是舅舅没有回家,可能是工作繁忙的原因,不知道他一个人怎么样,在中秋没有返回真可惜,月明回来一家人多好啊。我责备起来。夜晚,我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着电视节目,想起工作的明星们,连中秋的到来也不知道,生命中只有工作二字,无论在忙,也要看看自己最亲的人啊。钱,毕竟是身外之物,毕竟不能与亲情相提并论。
我躺在床上细细地想,回味着这天的欢乐与温馨!
中秋心得体会 篇3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久看不厌,久吃不腻,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也许这一则略带悲剧色彩的传说在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们无论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中秋节的意义正是团团圆圆!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在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时,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个不眠之夜。望着圆圆的月亮,即使远在他乡异客,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洁的月光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身边不时还有几朵云彩,秋风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风。在这样悠闲的环境下,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谈谈最近的生活,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圆圆的梦。
中秋心得体会 篇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年,我过了一次既难忘又有趣的中秋节,因为这天,我学会了做月饼。
妈妈提前准备好了皮和馅,分别平均分成了大小均匀的份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凑过去闻了闻,哇!是我最喜欢的奶黄馅儿!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妈妈,我们快开始吧!”说着,就拿起一块面团和一块奶黄馅。可妈妈却拦住了我:“stop!先看我做一遍。”
只见妈妈一只手拿起一块面团,另一只手拿着擀面杖,不一会儿就擀出一片冰皮。我仔细地观察着,冰皮要四边薄,中间厚。接着,妈妈拿出一块馅儿,放在冰皮上,像包包子一样,让冰皮裹住馅儿。接着,在手心搓了几下,变成了一个圆溜溜的小球。最后,放进模具里一按,一个冰皮月饼就做好了。这太容易了吧!我迫不及待了:“小菜一碟!快让我做吧!”妈妈暗暗地笑了笑:“行行,下面看你的了!”
我拿起面团,哇!好粘手啊!Oh my God!我没有带手套!我连忙把手洗干净,戴上了手套。开始擀冰皮了,擀面杖在我手里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不听使唤。啊!擀破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妈妈见我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说:“别急,这可是一件细致活儿,要有耐心,慢慢来。”于是,我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擀着,终于擀出了一片满意的冰皮。我拿起一块馅儿,让它躺在冰皮上,给它裹上冰皮大衣,在手心里搓了几下,变成了一个小球,最后放进模具里一按,一个可爱的月饼出炉了!我又接连做了好几个。
夜晚,我品尝着月饼,观赏着圆圆月亮,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万事如意!
中秋心得体会 篇5
秋天,在这个节日繁多的季节里,谁都不会忘记“中秋节”,谁都不会忘记这七个字:“花好月圆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