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工作心得体会(通用5篇)
怎么写工作心得体会 篇1
近日,我校开展了“凝心聚力谋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认真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树立“人人谋实事、人人干实事儿、人人讲实际、人人讲奉献”的工作状态,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希望与全员共勉:
第一、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对压力,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第二、凝心聚力、团队进步。
做事多以团队、大局出发,与同事们在日常业务中,多多分享工作方法和听取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与同事们从内心里拧成一条绳,共同进步。把理论学习放到实际工作中。
第三、认真用心、端正态度。
透彻学习分享本次大讨论活动,不把学习和大讨论当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用心领会领导下达与传达的每次活动或者会议的精神,寻找学习的实质内容。“所有的一切都是学习”,学习才能提高。把学习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多多自我分析,查找不足,才能实现学习目的,完成任务。“效果比写心得体会更重要!”要用实际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来自我检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优秀的教师不是终身的。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不进将会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次学习的肤浅认识。以后,我将一如继往保持学习态度,不断总结,自我加压,团结同事。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讲方法、提效率,与同事们凝心聚力提
怎么写工作心得体会 篇2
世人皆把学生比作花朵、朝阳,我认为学生更像一株株茁壮成长的小树。新世纪不差花般的风貌,独缺树木坚挺向上的精神,教师就是一名名培育扶助小树成长的园丁。回顾十几年的教育工作,我深感只要像母爱那样无私奉献的师爱,再顽劣倔强的学生也会在我们面前融化。
一、关注特殊家庭的学生,促其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宗教的特殊性,离异家庭中的学生日渐增多,这些孩子的教育也日渐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偏激的行为是缺少了爱的温暖,我深知只有像母爱那样无私奉献的师爱和耐心,才能融化这些童心的冰层,让他们接受教育、享受知识为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面向全体优差生兼顾,让学生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在人们心目中,优秀生往往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而“后进生”却因不能充分享受爱的阳光雨露而发育不良,精神贫血。这时“反向偏爱”的教育手段,就可以唤醒了一个个“后进生”沉睡、麻木了的自尊心,使他们重新奋发学习。班上有位学生叫---马东,才入学,就令老师头疼,平时常做恶作剧,做一些违规违纪的事,只有作业不做,同学怕他,老师恼他。我通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和家访的了解,采取了教育措施。他做过的点滴好事,都在班上宣传,让全班同学都喜欢他,关心他,在学习上帮助他,再加上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的引导,马东现在学习进步很大,而且行为礼貌方面也有很大的长进。
三、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人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处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时期。因此,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对学生作业的要求上,我严格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还注重培养学生各类文明礼仪养成,培养学生无声自习的习惯等,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只有经过不断巩固“正确的”不断纠正“错误的”长期训练,才能有好的效果。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复杂而辛苦的,却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喜怒哀乐,皆是我漫漫教学生涯中的一道道涟漪罢了,而倾心教育事业,培育各类“花草树木”,愿享桃李满天下是我这一生无悔的追求。
怎么写工作心得体会 篇3
到《新东方精神》编辑的约稿电话时,我和同事正在准备一场关键岗位的面试。这个岗位从20__年6月公开招聘至今,已经进行了至少10轮面试,累计面试人数已超过百人,但仍然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就是说,百里挑一的标准也没能为我们找到合适的人才。
以此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照百分之一的录取率,假设每个月企业的招聘需求为10人,那就意味着,HR每个月至少要筛选1000份的简历并安排面试。而事实上,即便在招聘淡季,我们的实际需求也是这一假设的2-3倍,旺季则呈平方递增。因此,每每饱受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洗礼时,同事们都坚定地互勉:亲,那人定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各类企业的招聘中并不少见,如今用百里挑一已无法贴切描述招聘到优秀人才的艰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才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的喧闹景象,以及HR邮箱中每天三位数的求职简历。这其中从本科到硕士、从本土到海归,仅从教育背景来看,一片繁荣,然而经过层层面试后的平均岗位匹配度,却不足15%。
企业完全不接纳无经验的大学生吗?显然不是。经验固然重要,但职场新人的优势也同样突出。职场新人是新鲜血液,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融合能力的新人,能为职场的新陈代谢、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只要明白充分发挥优势这个原则,在竞争中就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因此,核心问题不是企业要不要,而是企业要什么。对于职场经验为短板的新人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应当为:独立、成熟、能承压、善学习、善合作。显然,应聘者中基本没有认为自己不具备以上任何一项素质的,所以当落选的现实摆在眼前,大多数人会产生疑惑,我到底哪点不符合?原因是,这标准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它既不是求职宝典、攻略所能教授的技巧,更不是为得到一份工作,在试用期那一两周的坚持。它沉于心,才浮于面。因此毕业之时,我们面对的其实不是某一个企业的面试官,而是是否在大学期间完成成熟蜕变的自己,曾经经历的每一次转变都在此时天然积累成了必然的结果。
独立是能力,成熟是心态
独立意识和成熟的心态并非随着年龄的自然增长而自然形成,每一次成长必定伴随着某种触动,也许是成功的狂喜,也许是失败的无力,可能是自身的内动力驱使,更多的是无奈地被动接受。总之,这些经历让我们体会到了成就、渺小、震撼、愧疚等心理的波动。
首先是思维的独立。但请注意,不是粗暴的叛逆。在家庭中树立独立地位的成熟方式,是给予家人足够的安全感,让家人信任你可以理性处理问题,而不再担心你会莽撞行事。比如,当家人和你持有不同观点,双方各执一词时,是选择冷静分析,还是闭口不语,甚至扬长而去?在冲突中不仅要强迫自己形成控制情绪的意识,还要懂得如何平复他人的情绪,摒弃消极的冷处理,对家人意见表示理解的同时,心平气和地阐述利弊,尝试说服或形成折中方案。长此以往,当你走进社会面对同事的质疑、交流的障碍乃至误解时,这些积累而成的思维习惯能帮你迅速摆脱僵局和困境。
有社会学家做过相关调查表明,从小在和睦的大家庭中成长或与兄弟姐妹相处较好的孩子,其沟通和融合能力高于独生子女,且在组织中表现出较强的说服力和忍耐力,道理很简单,潜移默化的交流方式和意识奠定了擅于主动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职业素养。
其次是经济的独立。经济独立是加速自身社会化的最大引擎,通过力所能及的工作让自己在经济上拥有独立的支配权,既有利于成就感的获得,更有利于社会经验的积累。但在选择上需注意,大学期间的打工不可以经济目标为惟一导向,应当明确每份工作的意义和技能所在,收获行业体验。
这其中最简单却也是最艰难的,是独立于父母。因此,作为一种心理暗示,从新生报到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应该抢过父亲肩头的行李,大步流星地迈入校门,向明天宣告独立的开始。大学时期的社会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纯打工,只要不违法,做什么工种都可以,但哪怕是做保洁,也尽量与大品牌建立联系,这样你可以亲身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现在很多知名度较高的企业针对高校学生都有实习生或管培生的项目,从一线岗位熟悉企业运作的模式,基本的职场礼仪、规范,各部门基本分工等,为第二份工作的经验要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