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1篇)
3.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紧张充实。本次培训班邀请了七位知名教授、专家做专题报告;通过学习使我们每名党务工作者既提升了理论层次,又增强了业务素质。成立的四个临时党支部现场模拟了党政联席会、党员纳新大会、微党课、入党宣誓四个主题,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党的工作程序。选派四名学员分别从党员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什么是微党课、什么是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了课前半个小时的微课讲解,形式新颖,易于接受。安排了一次现场教学、一次文体活动、一次内务比赛,现场氛围生动活泼,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大多数学员都是第一次参加党务工作专培训,因此,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把培训看作是“加油充电”,听课热情高,学习自觉性强,讨论积极认真、提问发言踊跃。整个培训过程紧张充实,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培训形式新颖多样,既有党建理论学习,也有党建业务讲解,还有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三、本次培训的收获
1.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增强了党性修养。常言道“温故而知新”,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是一名党务工作者最根本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自己常常因为种种理由而忽视了自觉学习,对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理解停留在肤浅、一知半解的层面上,这次能够专心地学习党建业务知识,如党员的培养与发展、干部沟通能力提升与个人魅力展现、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党支部工作程序等实用而且理论性强的知识,感到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各位专家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理论依据,用大量真实的案例,对党的知识进行解读,对近年来出现的党的工作新常态进行分析,对党的工作流程进行模拟练习,使我对党建理论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更直观接受,对当前的新形势更深入了解。
2.更新了观念,开拓了思路,增强了做好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本次培训,我学习到了许多对于我来说的新理念、新知识,接触到了许多新说法、新做法,涉及到了一些新领域、新规范,让我大开眼界,更使我拓宽了思路,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其实在党建工作中,如何结合实际,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建、党务工作的发展,这也是个永恒的课题。就像在培训中,青岛大学商学院的管永建书记,在《,做新时代合格的党务工作者》专题讲座中讲到,只有不断去探索、去思考、去实践,才会有突破、有创新、有发展。
3.加深了了解,交流了经验,收获了友谊。参加培训的学员平时因为工作关系交流沟通较少,这次培训,把大家聚到一起,大家一起听课,一起讨论,一起就餐,一起活动,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短短5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学员们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寻找好的解决方法,达到互帮互助,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4.突破了自我,体验了人生中的种种第一次。这次培训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管理严格的半军事化党务培训,令我终生难忘。在培训中感受每天清晨跑操的整齐划一,第一次有了使命感;在内务比赛中,学会将被子叠成“豆腐块”后,第一次萌生了自豪感;参加基层党建工作情景模拟,第一次体验到庄严的仪式感;在聆听学员讲授微课中,面对这种创新形式,第一次感到了新鲜感;在结业联欢会中,参加小品的排演,第一次体会到演出成功的喜悦感;在听取专家的报告中,面对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博士、教授,第一次产生了崇拜感。这些诸多的第一次,就是我这次参加培训的收获,让我的党性得到升华,信念更加坚定,工作思路得到梳理,努力方向更加明确。
时间如梭,岁月如流,回顾培训的日子,“紧张、充实、多彩、难忘”是这次培训的关键词。虽然没能来得及欣赏一下青大的美丽校园,没能感受一下G20峰会给青岛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培训形式的充实多彩,内容的选题广泛,几位专家的精彩授课,以及和其他学员在一起交流的美好时光,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营养丰富的“理论盛宴”,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
总裁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帘外新凉惊节换,夜阑离绪总魂销。8月15日至29日,我们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聆听了25场讲座,完成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我们就像炙热的羊城,急需一场甘霖滋润。面对广州教育的千重“稻菽”,我们104名“英雄”忙于收割。学习内容涉及管理、课程、干部素养、舆情、德育、专业成长、校园文化、心理、校园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和廉政等内容。往来龙虎皆元气,嘘是青云啸是风。专家的精彩演绎,让我们104人受益匪浅。
做一个会思考的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有几个问题必须深思:“学校要有学校样”(什么样?),“一所学校一个样”(这个“样”指什么?),“学校都有自己样”(做到了吗?引擎是什么?)。搞清楚学校的办学历史,提炼出自已的校园文化。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开拓创新;思考如何形成淳厚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活泼的学风。秉承传统、不断创新,在探索和研究中办学,在办学中探索和研究,生机勃勃,活力十足,前景令人期待;思考怎样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充分调动师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从而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学文和力行并重,不违天道,不违仁道,不违人道,必然可以成就大事;思考如何为优秀人才提供空间,营造条件,和县内一流医院、一流幼儿园、一流中小学校搞好关系,解决教师家人医疗和就读的后顾之忧;激励大于追责,同事间的默契决定了底线,晋升机会判断决定了顶线,追责机制只能影响履职顺序。
大方一中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曾经几度辉煌。走进新时代,在优质生源流往私立学校的教育背景下,在对公立学校的管控越收越紧的前提下,我们要打造一所什么文化、什么特色、什么目标的学校,是每一个一中人亟需思考的问题。
做一个开放包容的校长。把事情做对,把对的做好,把做好的宣传出去。整合各项资源,引领教师成长。比如对于校训,短短的八个字,是几代人辛苦办学汗水的凝结,我们不能轻易更改,否则,既割断了历史,又是对前辈们的不尊重。但我们可以结合新时代的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入重新解读,注入新内容。以期走很更稳、更远、更好。
做一个有故事的校长。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993年8月,陈莲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踪迹北到新疆,碾转浙江,最后落脚南方广东,先后做过班主任、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德育主任、校长助理,20__年任广外增城实验学校校长。她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脚步都充满传奇。“我们想办一所有生长故事的学校,学校的发展史就是孩子的成长史。”陈莲老师如是说。
办一所家长放心、学生开心、教师安心,充满诗意的学校。用敬畏之心虔诚之心办学校办教育,这样的学校应该是:在这样一所亲自参与打造的充满诗意氛围的校园里,在这样一所拥有先进办学理念指引的校园里,工作生活、生长发展,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包括校长,能够感觉到是畅快的走在透明的蓝天下,愉快的走在坚实的大地上,能够感受到协同创意、彼此成就、善于内驱的工作文化带来的价值!
育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教育的目的是生命,生活,生长。生命是最珍贵的,教育要让生命得以舒展。教育的内容源自生活,教育的过程基于社会生活,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通过教育,我们能让学生身体生长、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精神丰盈、能力提升。我们要秉承积淀,创新思路,从学生的心灵出发,从生命的拔节着手,立足新时代发展之事,确立“美好教育,教育美好,美好教育”(张锦庭)的办学思想,着力以美好的教育引领达成一流的教育愿景。新时代的学生要具备悦纳自我、尊重他人、融入社会、热爱祖国、敬畏生命、关怀人类的基本素养,充满朝气、灵气、锐气、正气、勇气和大气。
打造一群上进用心的教师。上好课是最崇高的师德,能上好从教这门课、上好从教每节课的老师,就是有崇高师德的教师。上好学生人生第一课。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应是我们的追求。“不怕无策,就怕无心。”这个心是事业心、责任心,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就能心无旁骛、干出名堂。这个心也是卓越之心、精品之心,干工作不仅要完成,更要完美。坚定信念,成功属于践行者,成功属于坚守者。教师成长路上必须“四个坚持”:坚持勤于学习,丰富理论修养;坚持勇于探索,积累实践经验;坚持善于思考,提升教育智慧;坚持勤于笔耕,积淀人生财富。我们任何时候都应把工作做到极致。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