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心得感想(通用32篇)

2024-06-20 21:41:19心得体会打印
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心得感想(通用32篇) 澳门回归祖国__年,“一国两制”实践积极推进,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去年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__周年访问团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对澳门的殷切希望,为澳门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擘画出新的宏伟蓝图....

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心得感想 篇1

  澳门回归祖国__年,“一国两制”实践积极推进,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去年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__周年访问团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对澳门的殷切希望,为澳门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擘画出新的宏伟蓝图。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为澳门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澳门要以变革创新求优势,以变革创新求机遇,以变革创新求发展。

  澳门__年的发展彰显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巨大生命力。一定要先奠定好“一国”的概念。“一国”是前提,不能不讲“一国”,只讲“两制”。“一国两制”是能够走得远、做得好的。

  澳门有良好政治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优良的营商环境。但是,要在好的形势下看到自身发展的短板。澳门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博彩业“一业独大”。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澳门需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契机,促进经济多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澳门未来发展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大湾区地域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澳门居民带来更便捷的交通往来、更多元的人文环境、更优质的生活条件,为澳门适度多元化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空间、更持久的动力,为澳门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为澳门未来__年再创濠江奇迹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

  正如习近平所言,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心得感想 篇2

  澳门回归不易,澳门回归__年能实现持续繁荣稳定更不易。回归__年,“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在澳门取得重大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与祖国统一是多少年来澳门之人心所向。虽然被殖民者窃据数百年,澳门却始终与祖国血脉相连。这不仅体现在“澳门”一名即来源于妈祖,更有《七子之歌》的深情吟唱,“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人心思归,是澳门得以回归祖国的动力,同时也是__年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基础。

  由于特殊地缘位置和历史背景,在回归之前,澳门已属发达经济体,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曾陷入困局。而回归之后,澳门更是借助“一国之利,两制之便”的制度优势,__年来与祖国内地持续融合发展,非但走出困局,还使自身繁荣更上层楼。

  数据显示,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9亿元增至20__年的4447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万元跃升至20__年的67万元,位列世界前茅;其人类发展指数为0.909,更是属于极高范畴。可以说,无论经济还是民生,澳门均在回归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就,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已成澳门民生现实。

  回归__年,澳门的繁荣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既表现在政治上,也表现在经济上。__年来,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门居民在基本法框架下充分行使政治权利,使澳门同胞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经济上的支持更数不胜数,“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也都有专章阐述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的重大举措。

  而澳门自身也充分认识到,与祖国融合发展,是实现其持续繁荣稳定的保障。无论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还是对“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界人士都将之视为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澳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融入到祖国的大发展之中,其发展也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澳人自治自强伴着祖国大力支持,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相互促进,才有今天濠江流彩、莲花绽放的澳门盛景。第一个__年之后,澳门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无论走多远,澳门都是中国的儿子,中国离不开澳门,澳门的未来也离不开中国。澳门持续繁荣的背后,是一个稳定发展、持续繁荣的祖国。

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心得感想 篇3

  澳门回归祖国__年,弹指一挥间。20__年是特别的一年,皆因同时迎来新中国成立__周年、中葡建交__周年、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及政府换届之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亦出台一段日子,连串大事喜事紧接而至。笔者相信在此关键之年,社会各界务必团结一心,继续弘扬爱国爱澳优良传统,共同建设我们更美好的家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助力推进“一国两制”的实践行稳致远。

  20__年是重要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特区政府能积极引领广大居民,继续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整体社会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耕“一中心”和“一平台”的定位,感恩中央政府对澳门的厚爱、关爱。

  澳门回归祖国近二十年,经济腾飞,城区高速发展,特别是特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中位数等皆有明显的进步。回归多年以来,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很多民生问题亦相继浮现。行政长官崔世安去年十一月发表其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到“加码”派钱,重申政府持续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力度完善社保体系、住屋、教育、医疗、人才培养五大长效机制,尤其增强爱国爱澳教育,深化青年工作,强化法治建设,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维护国家安全相关配套立法。并多番强调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对于未来如何更好地融入湾区?笔者提出四点希望。

  一、希望参考“中国心·粤澳情”活动模式,推出湾区情系列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让澳门当代青年学生进一步走进湾区,了解政策,做好各方准备。“中国心·粤澳情”是笔者早年首创的活动,如今已交由相关青年组织策划,多年来成功地吸引不少青年学子前往广东各地参访,启益良多。在未来的大湾区城市群中,料必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和互补空间,希望广大青年多参加不同活动,主动走进湾区各市,力促粤港澳青年交流、学习及互动,用好政策和优势。

  二、希望特区政府切实地于湾区各市,尤其澳门人较集中居住的城市设立咨询机构,方便居民尤其青年了解相关政策,做好准备,更积极地参与祖国建设,融入国家大发展的快车道。

  三、希望青年人时刻提升个人素养与竞争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连系起来,肩负使命。正如有学者曾言,大湾区建设是泛珠合作以至粤港澳合作的延续和深化版。前期合作属于优势互补,各显所长、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而大湾区建设则是一个新区域共同体的创建。

  四、希望澳门青年进一步增强爱国爱澳意识,提升家国情怀。在此前提上,青年人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毕竟国家安全并非空泛的概念,诸如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等具体内容涵盖其中,青年人必须弄通弄懂。安邦定国,人人有责,青年更是责无旁贷,必须时刻培养和发扬好爱国爱澳的精神,与社会各界一道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总的而言,笔者作为侨界的一份子,未来将继续努力以“侨”搭桥,善用侨智与侨力,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侨界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之中。同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民族梦”,说好中国故事、澳门故事、湾区故事,作出新的贡献。

迎接澳门回归25周年心得感想 篇4

  澳门基本法起草历时__年多,经历三个咨询、修改阶段。期间,由90名澳门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共收集意见书840多份,包括具体意见和建议3380多条。起草历程表明,基本法体现澳门广大居民的心愿,具备广受认同、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其能够成功实施必然在情理之中。

  每年的国家宪法日、澳门基本法颁布和实施纪念日,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特区政府法务局、民政总署及教育暨青年局等部门都要举办系列活动,以学术研讨会、培训课程、法律问题比赛、校园推广计划等多渠道、多方位宣传宪法和基本法。

  如今,对澳门人来说,基本法已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准则。回归以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依据基本法推动制定了627部行政法规,仅中级和终审法院就审理涉及解释和适用基本法条文的案件近300宗,内容涉及澳门居民基本权利、土地及私有财产权保护、永久居民身份、居留许可、房屋津贴等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