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实习生实习心得体会(通用23篇)
在看变速器装配时,长长的装配线又让我们有所感叹。在此不得不赞叹一声当年发明流水线作业的泰勒博士,在学校里进行实车拆装实习时,我们一堆人围着变速器,花了一个上午才勉强装好,而在厂里,一条流水线上始终保持几十台变速器放在上面,装配工艺分为十九步,工人各司其职,平均五分钟下一台,流水线的效率之高可见一斑,由此说“汽车生产流水线的产生,一举把汽车从少数富翁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一点也不过分。
在参观发动机厂时,有件事对大家触动很大。一汽发动机厂生产的发动机及各部件要供给本厂生产的各种车型使用,因此有德国来的专家在里面工作。工人师傅们对专家的称呼可不客气,大家很好奇,问为什么,师傅们说,老外编程使用自带的笔记本,如果加工中心需要修改程式,老外很少告诉负责维护的工人师傅怎么修改,而是自己改,只告诉工人们怎么操作,对于核心技术保护得很到位。大家听了都没怎么说话,技术是人家的,人家当然要保护,只是什么时候,我们能把这口气给争过来。
发动机厂里的机床都是最先进的.`加工中心,老师介绍时说连这里的工人工资都要比变速器厂里操作数控机床的工人们的工资高。我们记录了发动机曲轴的加工线。虽然有加工中心,曲轴的加工过程仍然分为了24步,从车法兰面到打标,到淬火,到精磨,到探伤,到最终清洗等等等等,工人的劳动强度很低,只是负责将加工好的工件从一台机床转到另一台机床。
其他几个分厂情况大同小异,也有比较陈旧的厂子。如车桥分厂,里面的机器大部分是我们在学校里金工实习时操纵的那类,人工进给,人工装卡,人工运输等等,锻造分厂情
况也差不多,里面空气锻还要靠工人踩着来进行锻造。铸造厂和锻造厂目前已经可以说是嫁出去的媳妇了,因为经营不善,铸锻车间连年亏损,于是一汽公司与印度巴勒特锻造公司合资,印度巴勒特锻造公司占股52%,这多出来的百分之四就意味着以后拿主意得听人家的,年终分红也是人家说了算。其实咱们铸造厂的机器在世界上来说还是很先进的,最起码咱们一条线下毛坯的速度跟人家印度公司的速度只差一秒。以前说落后就要挨打,现在落后不是挨打了,现在落后是没有饭吃。以前是技术落后,现在技术勉勉强强在跟着世界跑,管理体制却没有抓牢而吃了亏,这好比狗熊掰玉米,走一路,丢一路。
实习时,满厂子跑,确实挺累的,但工人师傅更累,流水线作业虽然效率高,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跟着高了,一直在那里重复做一件事情,久了总会令人倦怠的。如果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那苦就更难吃了。比如在锻造厂的环境——上千度甚至几千度的高温、弥漫满车间的粉尘,但是就是这样的条件,工人们的工资却只有一千八百块钱一个月。
由此看来,想偷懒,怎么说都轮不到我们这些只在厂子里呆一个星期的学生。如果说要发奋学习,恐怕又有一些人要不屑一顾了,但是好歹要在心里留一口努力的气,不为别的,只因为德国洋鬼子能趾高气扬的守着他们的核心技术,只因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却只能听别人的主意办事。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分配岗位啦,我被分到奥迪C6焊装车间,在车间里进行了前盖的焊接。刚开始学岗看到那沉重的机械装置就生畏,耳边仿佛还飘这带队老师曾对我们说过的话:一进厂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必须得做好全面的防备。天下没有翻不过的坎,我一天一天一件一件的由生疏、拘谨变成了熟练、活泼的实习生,并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也获益良多,感悟不少: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二、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三、调整心态,确立目标。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遇到机遇,而是机遇已经出现了而我们不懂得去把握。我觉得现在在一汽大众里实习,想学的东西太多了,在这个资源这么丰富的地方,我们还不主动去了解,去学习,那么恐怕以后也只能是原地踏步啦。
有关实习生实习心得体会 篇12
实习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限留恋而停滞,当我要离开那里时,我有太多的感触涌上心头。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电影在脑海闪现。我想这段实习经历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它不仅使我的专业理论得到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在为人处事、人际交往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切恰恰是书本上不能给予的。
九月初,我来到了美丽的巴蜀之交、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宁强县。开始了我大学生活中另一段重要的经历--专业实习。宁强县虽说是山区,但它的远程教育走在了兄弟县的前列,如"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这三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都已具备。因为年轻,也因为自己对电化教育专业无比的痴狂,我的热情很高,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初来乍到的那点不适应很快被领导同事的热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随有十几年新闻采编经验的老师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这激起了我大干一场的热情。我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操作流程。如节目从前期采集到后期制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了解了宁强电教站制作的文教10分钟节目,不仅每周在宁强电视台播出,优秀作品还曾在汉中电视台、陕西卫视、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播出。短短几十天实习中我参与了许多教育类新闻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有几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乡拍摄宁强县人民武装部为石嘴子小学的捐助。赶到会场时人武部已经将捐赠的桌椅、幻灯机、油印机等发放给学校,正在给贫困小学生每人发放100元的资助。宁强人武部的这一善举深深的打动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师、学生、乡亲。我将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脑海中,并下定决心,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中,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第21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前往县电影院拍摄报道有关优秀教师节表彰及捐赠图书的活动。第一次面对两千多人拍摄,刚开始我有点紧张,手有些发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行,两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摄是一样的,很快我就将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经过我仔细观察,精心选择拍摄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几个特写镜头,成为了此次拍摄的亮点,这次大会拍摄给人的视觉冲击只有一句话--独特的视角!其中几个颁奖镜头成为以后专题片中珍贵的资料。这次成功拍摄也让我更有信心,对以后的拍摄也更游刃有余。这次表彰大会及图书捐赠仪式的拍摄后,我做了一些总结,即拍摄一定要注意技巧。
首先是选择好的角度,即视角要好,角度不同那么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其次抓闪光点、亮点,如果一个新闻,整篇都没有亮点的话,那么就不叫新闻了;再此报道视角也要满足受众的要求,时刻想怎样的报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让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后拍摄时一定要稳、准、匀,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来。
这次参与拍摄是我真正与自己的专业亲密接触,所以很有感触,我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象朱军的那本书名《时刻准备着》中说到,抓住机遇,而且心态一定要好,不怯场,也许这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挑战,人有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超越自己。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次我前往县南街小学安装调试远程教育设备,可算是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差错,将会前功尽弃,工作需极为认真。我和电教站的张老师一起工作,对仰角、偏角的测量精确到分后一位,在张老师的热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务,收视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学老师领导的赞扬。
在我们实习期间,恰逢陕西省"两基"工作汇报会在宁强举行,宁强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拍摄编辑专题片《风景这边独好》来宣传宁强几年来在远程教育上的发展成就。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下乡经常是徒步行走几小时,爬山到一座中小学来拍摄镜头,这不仅对我身体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对我户外拍摄的锻炼。我曾下乡到杨森中学、铁锁关中学、大安中学、胡家坝中学、二郎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取景、采访,获得大量珍贵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由于各个中学的外景到校园环境需要爬上山坡选取角度,使得我的拍摄视角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拘泥与某一点、线、面,视野更加开阔,镜头更加灵活多样。
有关实习生实习心得体会 篇13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专业实习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