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3篇)
有关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厌倦,是因为你停止了成长”。这句话是尼采说的。
今天,是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的讲座。郭明洁老师,刚毕业五年的小年轻,严格来说,还是个孩子。她像早上盛开的第一朵含露的玫瑰,新鲜漂亮,充满朝气。在作讲座的时候,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满怀憧憬,挺喜欢她的这句话:“这是我喜欢的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
老师,跟其他任何行业差不多。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会一点一点侵蚀你的灵魂,逐渐消磨你的热情。最终坚持下来,并仍旧保持初衷的,很少。其实,任何工作都一样,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唯有真的喜欢这个行业,才会一如既往。
喜欢,才是保持初心的源头。
记得读书时期,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当一名老师。因为我喜欢孩子,喜欢校园里清新的空气,喜欢校园里简简单单的人事关系。这份喜欢,让我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
可不知从何时起,慢慢地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倦怠,虽然也按时上下班,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直到今年的暑假,接过宋昌校长递给我名师工作室的名单,要求通知到部分教师准备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要到外乡镇讲座时,才发现这几年来自己的碌碌无为……翻微信找随笔,进q空间找日志,打开美篇找图片……幸亏自己平时留下了那么多随手记,加班加点几番忙碌,一万三千字左右,心中窃喜。斟酌斟酌再斟酌,修改修改再修改……
难忘和修倩茹校长在38度的高温天气里在办公室互相看稿子,和王桂丽、胡华凤老师互通电话,互相鼓劲,互相学习,难忘王丽君,贾魏昆两个小年轻在楼上一次次试稿,昏天黑地地回家,难忘酷暑天气里中心校宋昌校长、刘建明主任把我们召集在一起,为我们培训……
稿子终于敲定,松了口气时,21号发现刘建明主任在教研群发的暑期备课通知,25号示范课,26号半个小时的讲座……心中暗暗埋怨:这刘主任暑假是不让我们过了吗?可通知已发出,不敢怠慢,又是一番忙碌……一个暑假过的用一个词来说就是“煎熬”。当25号的讲课、26号的讲座、最终28号清浅之行讲座结束,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原来我也能写会讲。虽然因为多年不再参加比赛,虽然好多年没这样给自己施加过压力,虽然讲课讲座不是完美无缺,但……就像我在给胡华凤老师朋友圈里的留言中所说:痛并快乐着,学而收获着,这个暑假注定是从教生涯中最难忘的暑假……最美的成长在路上!
在这个过程里,不只是能感受到努力的意义,更能在提升中发现永远保持活力、永远有无限可能的自己。原来以前的厌倦皆因停止了成长!
我们身边经常会有那么一些人,既选择了这个职业,又整天抱怨连天,喋喋不休。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厌倦生活,怀疑自己。其实,我总觉得,并不是生活对他残忍,而是他从未真正热爱过生活,热爱过他的职业。
我经常在朋友圈中看到教研室的郑标老师晒他的爸爸,那是一位已经八十岁的老人,红光满面,精神矍铄。退休前,他是一名出色的老师。如今,工作上,他退休了,但是生活中,他永不退休!他会所有年轻人会的东西,微信、微博、美篇玩得倍儿溜,他热衷书法、摄影,每天背个相机到处去溜达,在他的镜头下,世界是那么美好,生活是那么阳光。一朵含苞的花,一株沾露的草,一只飞翔的鸟都是他眼中最美的事物。
看到他你不会觉得他比我们老,因为他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潮流,他的心态永远停留在少年时期。这样的人,怎么会厌倦生活呢?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那就是永远选择热爱,永远不停止学习和成长!
由此,我对“老人”有了新的理解,如果你的思想停止了前进,对事业对人生产生了惰性,即使再年轻,你也已经老了。相反,假如你每天都在汲取新营养,感知新事物,对生活充满热情,那么何“老”之有?因为所有的厌倦都是因为你停止了成长!
看着学校里的这些年轻的老师,我祝福他们,也希望他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有关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2
经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听到许多优秀专家的讲座,让我深受教育、启发,各位专家的宝贵经验无私的传授给我们,让我深受感动。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主要思考了以下几点:
一、 教学先育人,人品很重要。
赵谦翔老师在讲座中说:“要育一流‘学生’,莫育一流‘生’”。赵老师以以身殉“名”、以身殉“星”、以身殉“钱”、以身殉“网”四类具有“疾病”的学生为例,说现在的有很多的学生患有精神疾病。并且还把精神疾病分为“贫血(爱心缺失)”、“缺钙(心理脆弱)”、“脑膜炎(思想疲软)”。赵老师对这三种学生不是排斥和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班队会感悟课,让学生通过心动、笔动(写自己的绿色作文)、行动,体会班队会感悟课的真正内涵。通过赵老师的班会感悟课让我认识到:要让学生有梦想,我们不能做盗梦贼;要解放学习的“奴隶”,培养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唤醒学子的孝心等等。我们班主任要通过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把他们培养成“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一流学生。
二、 学习生活要搞好,习惯培养很重要。
三、 班集体要建设,班级活动很重要。
在讲座中,每一位专家都阐述了班级活动对一个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丁如山老师在《打造魅力课堂》中认为:班队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载体。赵谦翔老师对“人”字的感悟是这样的: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他通过自己对“人”字的理解,运用班会感悟课教给学生怎样做一个大写的“人”。张邦浩老师则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学校班级,如:学生社团活动、道德实践活动、春秋游活动、学习法律知识活动、公益劳动、体育活动等,培养学生诚实、勇敢、善良、宽容的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李莉老师则通过设计丰富的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构建温馨和谐、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通过这些活动,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无形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
四、 家校共配合,沟通很重要。
班主任只有得到了家长的配合,班级工作才会顺利进行。郑立军老师在《班主任,活出你的精彩》中说:“家长是我们最重要的同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成长,不要总是一味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要总是因为学生的学习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这样久而久之家长就不会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我们的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
有关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3
我参加了龙岩市小学语文部编本一年级教材培训会。在培训会上,市普教室胡和春老师首先告诉我们,教材虽然变新了,但传统的语文素养依然还在,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们不用心慌、着急。接着,我们聆听了市普教室卢小荣老师和莆田市普教室余英老师关于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分析和解读以及教学建议。最后,松涛小学普通话国家级测试员涂荣妹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充满童真童趣、绘声绘色的课文朗读。短短两天的培训,揭开了新教材神秘的面纱,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消除了刚接触新教材时的疑惑与彷徨,让我豁然开朗起来,受益良多。
一、爱心满满,以儿童为本
部编本新教材,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儿童天性,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儿童对语言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热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听故事、讲故事、看图说话等学前阶段的重要语言活动形式,在一年级得以延续,借助学生的口语优势实现向书面语的过渡。教材保护儿童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实现幼小衔接,平稳过渡。
教材以儿童为本,给儿童以充分尊重。例如,教材的开篇,从平等的学生视角出发,以“我上学了”为主题,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和“我爱学语文”三个活动板块,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同时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内容同时实现国家认同、身份认同、角色转换、情感激发、习惯培养等多重目标,以“我是中国人,我很骄傲”“我是小学生,我很自豪”“我爱学语文,我很快乐”的心情,奠定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