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4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_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2
肖晗20xx年从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后,考入四川省烟草专卖局。20xx年11月,他被组织指派到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致力于当地扶贫脱贫工作至今。
20xx年11月,当肖晗到达姐把哪打村时,他看到了一个语言不通、经济条件落后、村社距离跨度大,每到10月就会与大雪亲密接触的贫困山村。这对于一个没有任何乡村生活经历,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90后”,无疑是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
初到扶贫村之时,由于语言不通,肖晗拉上村支书,一个笔记本、一支笔,走村入户,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最远的时候他要走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达到目的地。村支书不可能天天陪着他,接下来的日子只有靠他自己。在走访中,大多数村民不懂汉语,加之要忙农活,肖晗吃了很多闭门羹。
身为第一书记,他事事亲力亲为:整理扶贫资料、农民夜校讲课、为老乡寻找产业发展门路、对彝区进行移风易俗建设……按脱贫攻坚规划,姐把哪打村共需完成93户安全住房建设,其中易地扶贫搬迁61户。20xx年9月,村里启动易地搬迁工程,肖晗组织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让老百姓搬得下、稳得住,二是坚持解决百姓“行路难,就医难,教育难”问题,三是坚持民主选址,让老百姓自由组合,将集中安置福利最大化。
安置房选址已定,但由于当地地理环境和经常下雨,致使工期一拖再拖。国庆期间,为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肖晗放弃休息,与施工方、监理方多次协调,共同确保工期的完成。20xx年1月,村里建成易地搬迁安全住房61套,保证当地群众“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
让肖晗挂心的除了异地移民搬迁工程,还有整个村的脱贫任务。全村总户数共490户、1892人,系属彝族聚居村。其中精准识别建卡贫困户93户、351人,贫困发生率18.6%。肖晗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全村总体脱贫规划,在做强基础产业、发展特色种植的基础上,拓展增收渠道。
姐把哪打村以种植马铃薯、苦荞为主,20xx年起开始逐步更换马铃薯种植品种。至20xx年底,全村种植青薯9号400余亩,亩产提升600-800斤。因粮食产量提升,村里因时制宜开展玫瑰园种植项目,种植油用玫瑰花700余亩。
20xx年起,全村在稳固贫困人口收入,保证贫困人口粮食产量增加的情况下,注重劳动力解放,拓展增收渠道。20xx年底全村宣布“一帮一”务工帮助指导后,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在技术能手和务工工头带领下外出务工。与此同时,村里利用天然草场资源优势,开展西门塔尔牛养殖。
担任第一书记,肖晗认为自己最主要的收获是学会与人打交道了,也更了解农村生活、更能吃苦,对于好的环境也就更加珍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既然担任第一书记,就有这份责任为老乡脱贫致富。为他们修好房子,找到致富的路,为他们以后不再返贫打下扎实的根基。”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经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不应仅仅享受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有责任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名像肖晗这样奋战在扶贫工作一线的践行者,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才能落到实处,我们才有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国梦”。
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3
袁隆平与世长辞,全国人民悲痛不已,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追思与缅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斯人已去,巨星陨落。在表达沉痛哀思的同时,关键要学习弘扬袁隆平同志身上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砥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拼搏,开拓前进。
学习弘扬袁隆平的高贵品质。袁隆平的一生始终心怀祖国和人民,从小他就立志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19岁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报考农学系,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他主动扎根基层,当一名农校教员。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挫折,袁隆平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的初心使命。他把自己的青春和年华献给了毕生追求的杂交水稻事业,他把心血与汗水献给了一方稻田。袁隆平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却熠熠闪光。我们缅怀和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这种从小立志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就是学习他矢志不渝追梦筑梦的高贵品质。
学习弘扬袁隆平的崇高风范。“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一生获得了各种荣誉与奖励。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始终“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梦想,他一辈子躬耕田野,无论是在青春年少时,还是在功成名就时,或者是在耄耋之年,始终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下田,既是袁隆平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我们要主动扎根基层,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心怀祖国与人民,脚踏实地,把业绩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把学习袁隆平的高贵品质与崇高风范作为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公开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赓续袁隆平身上的宝贵精神,始终保持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4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超人的能力,没有过人的外貌,他们只是普通的平凡人。但是,就在这场战“疫”正式打响的那一刻,他们勇敢地披上铠甲,脚不沾地,日夜不停,高强高压之下仍然默默承受一切,却还笑着说:“勇敢的人不会投降……”。
灾难面前,我终于发现了最美的你们——逆行抗疫的白衣天使。
亲爱的白衣天使,您还好吗?
小时候,我就在幻想,白衣天使应该是什么样子。天使嘛,大大的翅膀,甜甜的笑靥,白白的长衣,飘飘的长发......
而今,我终于在网上见到了你们,和想象的差距不大,只是没了大大的翅膀,添了几分沧桑和憔悴。日夜的忙碌,早已磨去了你们的心力,但是,我看见了——蜡黄的脸上仍然洋溢着火焰的热情,深陷的瞳孔中仍然闪烁着希望的星光,这就是你们,永远憧憬着未来的你们!
面对染着病毒的病人们,你们毫不嫌弃,穿着沉重的防护服来回穿梭在一间间病房里,细心的照顾,耐心地询问,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仿佛天塌下来都无法阻止。
手机铃一次一次地响起,知道是家人的慰问,你们却无暇顾及,只能拖着灌了铅的腿奔赴战场。好不容易有时间休息,身体早已没劲,再也提不起一丝力气,就在昏昏沉沉中躺在地上睡着了。几小时后,还要强迫自己披上战袍,告诉自己不能倒下,一旦自己倒下了,病床上的朋友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想到这里,你们就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又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