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汇总(精选30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而且还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我明白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就应好好学习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做到:教育务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务必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我们每位教师务必认真贯彻这一方针。
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资料,明白了《教师法》不仅仅帮忙教师得到自己的所得,也让我在行为上有了准则,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享有的权利。《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实施的,国家一向都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把普及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全面发展作为立法的基本目标。因此它具有全社会性、普遍性、强制性、统一性和基础性。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资料,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校长认同,就务必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不体罚、不挖苦、不讽刺、不威胁学生等等,要时刻关心后进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大胆鼓励,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务必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教师务必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需要我们对学生倾注相称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更多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忙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就应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幼儿不喜欢老师批评时讥讽、损伤幼儿,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掌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汇总 篇13
月日为期一天的汉滨区“新教育培训会”在安康技术学院东校区召开,在学校大礼堂,全区一千多人一起聆听了新教育代表团的四场报告会,报告中的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人物,感人的故事,一线人士成功的经验,专家及老师的前瞻性分析,都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报告会上由海门市新教育报告团的李志军围绕“构筑理想课堂的思考和行动”,吴勇的“以专业的情怀做老师”先后解读了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五大理念”、“六大行动”、“四大改变”和新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时阐述了理想课堂的实施策略、实施原则、备课上课的要求;汤晓霞的“小学卓越课堂的研发策略”向我们介绍了校本教材、艺术教材。等教材的编写范例;高波的“我是一株君子兰”班的故事讲述,向我们介绍了全国“十佳教室”的创建及班务管理经验交流,指明了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的航标。学习之余我又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有关新教育的内容,充分理解了新教育的具体内涵,用新教育的观点去审视教育的变化和作用,给人启示,令人深思。
通过“新教育培训报告会”的学习,使我初步掌握一些新的教育方法。那操作性很强的“六大行动”,无疑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指导方案,让我们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在反思中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激起我强烈的专业意识,从观念到思想,从精神到行动,都进入专业的状态。
通过“新教育培训报告会”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一切教育都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而不是追逐个人的名利。因此,作为一名理想的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因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爱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教师的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有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教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新的教育方法去揭示更深的学习重点,这才是成功的教学、理想的教师。通过学习我还充分认识到“读书实践反思总结”这是教师的必经之路。反思自己,自觉惭愧,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呢?
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的、合作的、对话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创设实质性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其次,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带来了个体差异的日益显著,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个体有效地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生生、师生关系,并且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地协调、沟通能力。
对于这充实的一天的学习,不能说给自己带来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但给自己的心灵有了很大地触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今后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从而充实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新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汇总 篇14
学习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的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导致一个人行为偏差,严重的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学生吴,长得虎头虎脑,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一个“调皮大王”,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那声音简直就像炸雷一样;经常惹周围的同学,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甚至大骂父母。因为他是独生子,再加上他父亲常年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根本没时间管理他,他母亲又在一家超市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回到家里已是疲惫不堪,有时孩子不听话,也就听之任之,无能为力,但他聪明活泼,精力充沛。
观察分析:
该同学虽然好动、精力不集中、任性、学习成绩很差。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时间管他,在学校里也是“人见人恨”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轻视。但该同学头脑聪明、精力充沛,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欲望。如有时他表现好了或是认真做对了一道题,只要老师及时表扬鼓励,他就会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表现良好。
我的'做法如下:
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纠正中要坚持老师关心与学生帮助相结合。除老师关心外,教师也要让周围的同学关心帮助他。当他有不良行为提醒他,当他有难题时及时帮助辅导他,使他真正体验到融入班集体的乐趣。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配合下,当他有一些自制行为时,当他能坚持一定时间稳定注意力时,老师都要及时肯定,并且顺序渐进对学生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
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如在课堂上多提问、多指导、多板演等,这样都能有力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