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习心得(精选24篇)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1
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聆听大师教诲,是每个普通教师的心愿。十分有幸,在十二月十七号、十八号两日,赴牡丹江进行为期两天的听课学习。会上,三位由全省市选拔推荐的优秀教师进行了精彩的展示,纯正的发音、流利的口语、娴熟的教学技巧、精致的板书、亲切的教态、良好的综合素质等,令人叹为观止。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而后省教育界的专家进行了点评,然后还安排执教者、点评专家与观摩教师互动,现场答疑,活动会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人受益匪浅。经过学习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下头就谈谈我的感受体会:
一、课堂必须调动学生进取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想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我的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具体情景。上课的教师能注重学生本事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每堂课的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尤其是来本市的赵教师的课,他能够充分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进取性,让我们受益匪浅。另外学生进取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坚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仅有学生清楚的明白自我应当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进取性。
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资料密切相关,活动要为资料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经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和故事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语文知识进行听、说、读和写的本事。任何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围绕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而不是讲究形式。
三、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可参与。
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可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和本事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是不一样,在学习本事上的体现也不一样。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真实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资料和方式尽量真实;并进取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所以,教师们尽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活动的设计拉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
经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我的不足。同时对自我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我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本事?相信经过今后的不断努力,我们必须能拉近与这些优秀名师的距离,不断提高!
在各位名家的点评讲解中,没有难懂生涩的理论,没有华丽繁复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容易让我们理解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最直接的信息,让我们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更易于把握住知识的要点。听课学习中,除去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我的教学,反思自我的课堂,反思自我的专业成长。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仅有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前进的内驱力,我才会在教学中有所成。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2
在z学习的三天对我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从踏进z学小的校门就感受到一股教育之风在沁阳这块大地上吹的是多么风风火火。
在学校管理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备课,讲课,评课,批改作业,四清,纪律,卫生,用餐 ,公寓等许多制度,让大家严格遵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个好制度就像是一个法宝。一开始问题严重时,管理一定要靠切实可行,强有力的制度才能立竿见影,刹住歪风,促进校园的和谐。坚持德育为先,提高师生思想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品质,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坚持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文明用餐,文明睡觉,课间休息走路说话均要守规范,讲文明。环境育人,处处熏陶。尤其是学生的作业,做的特别认真,上课学生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学习效率特别高,值得自己多去学习和总结。学生在用餐的时候也没有人说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 教学法。它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1)先学,即学生看书,检测:
2)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3)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有一个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辅助环节就像高速公路的引桥,主要环节好像高速公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中小学各学科老师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很快通过引桥,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它的实质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不向课前和课后延伸,课堂从上课铃开始。课前他们都是搞一些活动,比如唱歌,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些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方法时,课堂教学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样节省了课前学习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紧张高效的学习,能够当堂达标。该理解该背诵的能够在课堂上弄懂。学会了,练习了,巩固了,不向课后延伸,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课外负担大大减轻。实际的效果也比较好,他们让后进生到黑板上去做题,然后让中等生去改正,优等生进行讲解,比较集中的问题老师再重点的说明,极大的让学生们动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时候,先出示学习目标,一般有两个目标,一是理解,二是掌握。看课本上的自学指导,例题,自学竞赛开始。一般六分钟以后开始进行检测: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什么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几条棱,什么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几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什么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一般这个过程需要三分钟。找一个同学进行板书,做完后大家同桌交换,先看黑板。
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模型,找一个同学在讲台上给大家展示六个面。
2)每个面是长方形吗,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例如地板砖,学具等)
3)观察学具,当有两个面试正方形的时候,有几个面相等,四个。
4)给大家说一说12条棱(其中棱是相邻两个面相交的线段)
5)找同学指一下顶点
6)三条棱的长度(线段有长度)有几条长宽高。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x4,水平放置,让同学们摸一下,把一个长宽高分一组,可以分成四组,同桌订正,全对100分。然后让学生2分钟的时间背过这些特征。通过以上我们能看到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对于不太明白的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一下,亲自摸一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非常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教师的潜能靠教师队伍素质,靠教师培训,再加上执行力到位。很多学校上公开课都带有表演的性质,而z学校确实真刀真枪的上课,他们坚持常年的赛课,评课,纠正自己课改中这样那样的问题。每学期初,学校制订赛课计划,统筹兼顾,确保赛课安排与总日课表不冲突,不影响正常秩序;制订赛课制度,加强检查考核,严明纪律;加强对课改的领导,每位学部校长任所在学部的赛课组长,每月各学部按计划独立搞一轮赛课,每天老师参加赛课、评课,研究解决问题,同时赛课与教研活动、与教师基本功培训结合。每星期三晚上,学校组织课上得好的教师为全校二百多名教师上观摩课,当场评分、评课。学校赛课不搞假象,均对外开放,欢迎来宾参加听课、评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