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习收获优秀(精选31篇)
再次,通过老师们的作文讲评课,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衔接”。就如同陈科长所说,我发现在这几位老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有点把讲评课和之前的指导课搞脱节的现象。比如在作文指导课上出示的写作要求,在作文讲评修改中并未紧扣那些训练重点,而是有些偏离主干道,走到羊肠小径上去了。其中就有一位老师在讲评课上花了一大把的时间来修改学生的第一自然段,涉及到标点使用不当,错字,病句。当时我就在想,这并不是一节语法课,而是一节作文课,这些作文元素固然重要,但是本次的训练重点并非如此,那就要求我们教师选取学生习作中的典型段落,能反应学生此次训练的薄弱点的段落,能代表班级大部分学生水平的段落进行重点展示,剖析。只有这样,我们本次写作训练的达成度才高,才能实现此次教学目标。而且,我觉得作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与本单元阅读教学的衔接,在教材编排时,编者也是有意让本单元的习作重点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的写作特色师承一脉,这无疑是方便了教师的讲解,减少了训练难度,可是这种衔接性在这几位老师的课上表现的都不是十分明显,使得作文教学有点单打独斗,形单影只的凄凉。
最后,我在此次学习中听到最多有关如何写好作文的秘诀还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是一个出镜频率最高的词。阅读已然成为了通往写作成功的不二法门。在阅读中我们就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写作中我们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多了,语文自然也就学好了。没有一个作家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无非都是自己多读多写多感悟,日久沉淀。所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想让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所专长和突破,还是要让他们走进阅读,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表达,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小学教师学习收获优秀 篇6
通过认真学习,我对科学 发展观有了更加明晰更加深刻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 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 教育在内的 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求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对党的xx大精神的浅显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今后工作中应力求做到:
一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首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完善育人体制,在学生管理上做好大与小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堵与疏的结合,逐步形成管理的纵横网络,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管理育人模式,使得育人环境没有死角,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是要明确责任,开拓性地作好本职工作。
党的xx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性目标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新的任务。特别是把教育工作作为民生问题之首,用较大的篇幅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基础教育事业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党的xx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努力把党的xx大精神落到实处,体现在新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局面中。
三是要振奋精神,科学研究,脚踏实地做好新课程改革。
小学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小学教育的全面改革,是对“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它既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更是一种文化的重建,目的是培植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体现现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为全面实施小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要迎接小学新课程的挑战,转变观念,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经历,促进学生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素质。
走科学发展之路,这就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以上是我学习党的xx大精神的粗浅体会,今后我要在学习中提高,不断丰富完善自我。
小学教师学习收获优秀 篇7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学好、用好《教师法》对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通过对《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学习,使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党爱国。学习宣传并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三、热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新人。
四、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一切危害教师、危害学校、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斗争,才能为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教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要公道正派,富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对一切文化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鉴别,批判性继承,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还应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不强词夺理,不文过饰非,不误人子弟,做到知错即改,还真理的本来面目。
七、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八、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斗殴,不酗酒,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教师,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选择了教师,我无悔地站在三尺讲台,无悔地耕耘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