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汇报(精选8篇)
观课之后,又进行议课活动,他们所要的结果并不是这个教师如何地好,而是不宜余地地暴露教师在授课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每个教师经常遇到的,然后在教师的议课中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高所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像曹永鸣校长说的那样,她们不怕暴露问题,问题越突出越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课堂都是高效的。
五、校本课程观摩魅力无限的经典诵读
这点可以说是我们这次去哈尔滨学习最大的收获了。当时他们学校正在搞校本课程观摩活动。班主任这边就以经典诵读为主,从一年到五年都做了展示。一年级展示的是读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二三年级展示的是古诗。四年级展示的是读书交流——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一书,五年级交流的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无论哪个年级的展示,都让我们看到孩子们那渴望读书,渴望交流的欲望;也让我们感受到平日里教师对读书的引领。我们都知道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在哈尔滨花园小学让我们看到了读书真的落到了实处,读书俨然已成习惯。他们的读书为什么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我们也和那里的老师做了交流,因为学校每周都拿出一节课来作为读书时间。每周一第七节是校本课,这一节除了去参加类似于我们学校搞的社团以外,就是在班级读书。在校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阅读平台,保障了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同时课上老师还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给学生已引领。用张老师的话来说:“既要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又要站起来引领学生”。他们不光这几节课精彩,每班课前还有一些经典的诵读,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等。前面有提到,我们去的那天下午,还亲眼目睹了他们学校的经典诵读组的展示,他们背的都是《爱莲说》、《陋室铭》、《木兰诗》、《满江红》、《水调歌头》《虞美人》等一些名篇佳作,听着他们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我真的是无地自容,不为别的,他们背的那些,我好像没有一个能从头背的尾的,和孩子们相比,我真的相形见绌。看了他们的经典诵读,再来看他们的展示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典诵读的魅力已经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灵。这项活动已在孩子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全面铺开,并且已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因为就凭借一学期的十几节校本课,根本就不能从实质上让学生喜欢上读书,他们就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读书展示等活动,给学生已引领,让学生喜欢读书,并且学校图书室为每一个班级建立了读书记录文件夹。里面记录下孩子们读书的感受。同时也看出,学校在这方面下大气力,有布置,有检查,有验收。自然就出成果!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气力,从读书漂流驿站到各班建立的图书角,到学生期初的捐书,到去图书室借阅,可以说学校在读书这方面没少做工作,但我们读书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我想究其原因就是缺少我们教师的引领,方法的指导,缺少对读书成果的汇报和展示,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影射的力度不够吧。
六、言传身教养成教育见成效
在花园小学学习的这十几天里,我觉得值得一提的还有孩子们的字儿写的特别漂亮,无论是练习还是作业,都能写得方方正正。我想这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课上老师的板书就特别注重书写,而且老师板书时字写的特别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自然就把字好好写了。再有就是他们每一天中午午饭后,在下午课之前的20分钟里是全校的练字时间,孩子们随着古筝音乐练字,他们有固定的写字本,每一天就写5、6个字。那5、6个字都打在了田字格里,不许快写应付了事。就连平时的听写,老师都特别注重评价孩子的书写。像这样时时抓、处处抓,学生自然就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还有就是课间楼道里真正达到了无声化,孩子们非常自觉的站成一队下楼,偶尔能看到有值周的老师和学生,但不用他们强调。我想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还有每节课下课教室里的灯要关掉。班级的窗户要打开通风等,这些细小的事,都坚持做到做好。在这些细小的事情背后也不难看出,好的习惯已悄然形成。
俗话说:“学习贵在领会”,通过学习我也一直在总结、反思着自己的工作,也越能感觉到哈尔滨之行的充实和有效,衷心感谢花园小学的同仁,让我学到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也再一次感谢校领导给予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希望今后学校能经常送我们外出学习。虽然上述我的汇报只是些皮毛,也比较零散,但我会用它来指导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把学到的尽其所能的用到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带着我的思考,一路执着前行!
学习汇报 篇8
一、贯穿本年度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明确工作奔向,理清工作思路;
二、结合教学常规工作交流建议;
三、课标重要内容梳理。
本年度小学数学教学将依据教研室工作计划,以“促进学生间的多向互动,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为总奔向,围绕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获取后续学习必备的知识的同时,获取学习的方法,提高相应的能力,形成良好地学习习惯。
本年度小学数学教研计划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一是从我县实际出发,组织好新课标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帮助广大教师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营造实施新课标的良好环境。
二是积极开展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和引领教师熟悉新教材,领会新课标,落实新要求。
三是认真做好新课标贯彻落实的调查研究工作。从我县实际出发,依据新课标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控制好学生课业负担。
让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地培养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围绕教研室制定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引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和研究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和方法,并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课堂教学评价成绩。要加强低年级教学管理,规范低年级教学行为,尤其是一年级教学,为学生良好习惯地培养奠定扎实地基础。
3.围绕县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关于建立教研协作区、深化教研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展协作区的教研活动。
自本学期始我们将围绕工作意见,在扎实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协作区教研活动,切实让协作区成为教师们展示交流的平台,思维碰撞、深化研究的平台,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将以“促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的策略研究”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在交流中碰撞促进思考;在表达中学会表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提升,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数学课堂。
一、教学设计中优化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
1、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知识特点设置问题;
2、要围绕重点、难点设置问题;
3、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充分预设,在学生的认知障碍处设置问题;
4、要关注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来设置问题;
5、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问题;
6、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应是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空间不能太大,让学生无所适从,也不能空间太小,指向性太强,缺少思维含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1.促进学生深刻思考的基本策略
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的思考状态,不能问题抛出后一有学生举手,就组织回答交流,更不能一有学生回答正确便组织下一环节的教学,应在大部学生举手回答的前提下组织交流,在大多数学生弄清后,再进行下环节。
如果抛出的问题,大部学生无所适从,教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否学生听清了问题的要求,这时可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将问题重述一遍,如果学生仍然是很茫然的状态,教师就应思考第二个问题,问题的设置是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基础,要及时思考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搭手架问题是什么?即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清除的障碍,然后在该障碍处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后,再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