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作汇报(精选32篇)
上半年工作汇报 篇1
上半年,我镇坚持一手抓党员先进性教育、农村两委换届等中心任务不放松,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不动摇,对照年终目标任务,花大力气,下重功夫,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
1、元至6月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100万元,占年计划的58.2,同比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47万元,占年任务的84.1,同比增长29.4;完成招商引资3500万元,占年计划的70,同比增长133;完成工业销售收入56448万元,占年计划的53,同比增长56.7;完成企业销售收入62602万元,占年计划的52,同比增长23.3;完成工业增加值18190万元,占年计划的53.5,同比增长4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5.1万元,占年任务的`61.5,同比下降15.8(同期入库农业税金118万元,考虑免去农业税这一因素,同比增长5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0元,同比增长10.3;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00元,同比增长12。
2、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13675万元,占年任务52,同比增长45.8;销售收入完成13202万元,占年任务55,同比增长45.5;完成入库税金247万元,占年任务54,同比增长3.3。
3、工业固定资产规模投入2219万元,占年计划的61.6;完成2个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河南海天化工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400万元;河南恒兴化工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400万元)。
(二)主要作法和经验
一、以提升四大精品小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1、投资160万元,完善中二堰养殖带、蔬菜示范种植区、南蟒河养殖区、食用菌生态园区,实行标准化生产。
2、投资500万元,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目前已累积完成投资100万元,有6个村用上自来水。10月底前,惠及19个村、2万名群众都将用上自来水。
3、整修30公里长的地方道路,乡村主干道22公里、村级道路8公里。目前已累积投入资金1110万元,其中:桥头—屈西段,已全面竣工通车;河东路梨林段以及新济路—南官庄、新济路--西湖高速涵洞段、裴城—东江、安村—大许、牛社桥等工程,前期工作结束,近期都将陆续动工建设,10月底前,所有道路全部竣工通车。
二、以提高工业经济运作质量为重点,加大引进在建项目的协调力度。
1、进一步强化现有企业管理,盘活企业存量,提高企业效益。上半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63880万元,同比增长23.3;工业总产值57600万元,同比增长17.6。
2、继续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河南海天化工有限公司已投入资金975万元,主体工程基本结束,9月份可竣工并投入生产;河南恒兴化工有限公司2万吨片碱项目已投入资金200万元,水、电、路实现三通,12月可竣工并投入生产;中石油项目前期工作就绪,近期动工。
3、重点攻关,落实招商引资措施。上半年,共签定合作项目4个:河南海天化工有限公司片碱生产线,投资规模1400万元;河南恒兴化工有限公司片碱生产线,投资规模1400万元;中石油加油站项目,投资规模800万元;捷瑞工艺品有限公司玩具生产项目,投资规模200万元。达成合作意向3个:拟投资6000万元的3万锭高支纱生产线,拟投资500万元的玻璃钢生产线,拟投资3000万元的塑料包装生产线。
三、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为抓手,在各项事业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投入40余万元做好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二是粮食直补资金73多万元全部发放到户;三是投资250万元建成梨林卫生院综合楼;四是投资24.3万元完成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五是投入15万元,全面兑现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六是做好农村特困户的低保工作,办结率达100。原创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
1、工业投入总量因受土地等因素制约,项目推进阻力较大。
2、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进程有待加快。
3、农资市场有待进一步整顿规范。
建议:
1、在工业建设用地上给予乡镇政策上一定的支持。
2、继续加大产业化扶持力度,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
3、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严厉整治和规范农资市场。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
1、工业方面:一是加强签约项目、跟踪项目的洽谈,完成招商引资5000万元;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在建工程的服务协调力度;三是坚持把项目建设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第一依据。
2、农业方面:①投资150万元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000亩;②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西湖大棚搬迁及改造步伐;③加快食用菌生态园区、中二堰养殖区、蔬菜种植示范园区、南蟒河养殖区四大精品示范园区的上档升级工作。
3、城镇建设:集中力量完成西湖商贸楼、梨林一中大门、农贸市场、运管所及供电所办公大楼等建设工程。
4、精神文明建设:投资100万元,完成5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任务。
上半年工作汇报 篇2
在*市就业局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就业局全体机关干部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下,紧紧围绕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以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为标准,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全市1-6月份完成就业再就业安置任务5115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2%;劳务输出工作已完成623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13期,已培训了812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1%;《再就业优惠证》发放8496本。安置公益岗位人员9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今年上半年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素质建设,实现就业服务制度化。
一是失业人员登记和免费就业服务制度。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就业登记、失业登记与就业服务有机衔接的工作流程,通过劳动力市场、乡镇社区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
劳动力市场上半年求职登记人员3845人,已安排1191人就业。家政服务应聘人员103人,已推荐成功95人就业。发布各类就业信息784条以上。接待各类业务咨询5350人次以上。与各个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及协作关系853家。每周三定期开办企业用工洽谈会。
落实了覆盖海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机构网络。
二是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通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和即时公益性岗位援助。根据牡丹江就业局确定的再就业援助任务要求,制定专门就业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通过园林、城市管理、环卫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援助。上半年安置“40、50人员”就业991人,完成计划的86%。
三是针对海林“4050”人员就业现状,对就业竞争能力弱势群体按照国家政策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加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施。小额贷款工作已与牡市主管部门及相关商业银行取得联系,贷款担保由牡丹江市就业局担保中心统一担保,为有创业条件而无资金的单位及下岗职工统一提供资金但保。
四是政府出资免费培训制度。完善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政策。职业技能培训班已培训了812人,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服务和培训,形成政府购买就业服务和培训成果的机制。已开办的培训班有治安员、园林管理员、家政服务员、保安员、收银员、计算机、导游、交通协管员等。对下岗失业职工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进行就业前培训。培训工作一年以来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获得了XX年市局先进单位。
二、抓行业职能建设,全面推动就业服务专业化
一是加大发证力度。《再就业优惠证》关系到下岗失业职工切身利益和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为了确保再就业优惠政策的享受对象不错不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政策发证,上半年对符合条件的886名下岗失业职工发放了优惠证。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将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再就业优惠证申报办理程序等印制成宣传材料,通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站,发放给每一位失业下岗职工;定期上街设立劳动法规咨询服务台,现场解答失业下岗职工提出的问题;还通过电视、宣传栏、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使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转变择业观念,安心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
三是抓社区平台建设,促进就业服务社会化。社区平台建设是实现就业服务社会化重要途径之一,社保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延伸和具体体现,社保员的服务是就业服务社会化的最终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