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书心得(精选33篇)
人生读书心得 篇1
看完路遥的《人生》,有些小感慨。果真人生如同戏剧一般,五凑六合的,有时眼看快要成了的事,到头来可能会一场空;有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反而奇迹地发生了。时代背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有时选择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高加林可以说是一个才子,他有理想 有抱负 也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那种男生。然而,在时代的背景下,由于家庭出生环境他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好不容易在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又被别人挤下台。从半个知识分子,又回归到农村的生活。他的人生,一波三折,导致他的个人感情问题也很是纠结。虽然他喜欢巧珍,但是在最后他们的爱情被现实的一系列不协调 不适合 不般配而扼杀。巧珍很爱他,也给了他第一次爱情的冲动,他们彼此都爱对方,但是这种爱在现实文化差距 思想差异 等的冲击下,不堪一击。现实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从现实出发,尽管,有再大的理想 再高的志向,一旦脱离了现实 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在最后命运的捉弄下,高加林失去了工作又次回到农村时,他面对着全村人的舆论,一种失落 绝望油然而生时,就在这时,村里顺德爷爷的一段话,点破了他:“你啊 ,刚刚二十四岁,怎么能有这种混账的想法?如果按你这么说我早该死了!我70岁的孤老头子,无儿无女,一辈子光棍一条。但我还天天心里热腾腾的,想多活他几年!别说你这嫩娃娃嘞!我虽然没有 妻室儿女,但觉得活着总还是有意思的。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双手劳动过,种过五谷 栽过树 修过路 这难道不是活着有意思吗? 拿你们年轻人的说法这就叫幸福。”看到这里,我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年轻,我们每次抱怨自己所面临的压力,然而这一切和真正的痛苦比起来又算什么,一切的压力和不幸仅仅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然而有时我们却会为小小的一件事 一次挫折 一次失恋而绝望,想一想其实生活挺好的,不要因为某 一次,而否定终生。
人生,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 但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 在这不平坦的路上 发现生活的美 找到人生的意义。
人生读书心得 篇2
好久没有读什么文学类的著作了,这两天意兴突发地读起了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今天刚刚读完《人生》,不禁满怀伤感,或许是为高加林的悲剧而心痛吧,或许是为刘巧珍的“愚爱”而感动吧,也或许是为那个时代的不幸而惋惜吧······
唉,作为同是农村出身的我,在追逐自己梦想的时候是不是更应该懂得节制自己?否则会成为高加林第二,甚至更惨吧。《人生》的确是个悲剧,明明彼此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美好的爱情终究都幻化成泡影。时代的不幸在爱情的道路上让彼此相爱的人都错了位。难道世界上十有八九的爱情真的是在你寻找爱的时候遇到并不是你最爱的人,因为你最爱的人在寻找爱的时候又遇见了别人。缘分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也让有情人痛不如生。黄亚萍或许还是嫁给了张克南,刘巧珍终究是嫁给了马栓,而高加林自恃是高中生在城里兜了一大圈还是一个人回到了双水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还丢了自己不应该丢的东西······
一个小小的农村故事却包含着如此丰富而发人深省的思想。或许真的是时代的不幸吧,它把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扼杀在传统的摇篮里。人生真的是变幻莫测啊,他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也可以毁灭这一切。我想不论我们身处在什么位置,我们是不是应该时常反省反省,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我们有没有得到自己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巧珍无疑是最值得我们同情也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作为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姑娘,她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封建传统作斗争,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他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是的,巧珍是个美丽,大方,智慧而勇敢的女子,为了能让自己所爱的人过得比自己幸福,她宁愿把自己最爱的人让给别的女人,甚至在自己嫁给别的男人之后他还惦记着自己最爱的人,作为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姑娘能有如此博大而真诚的心胸不是很罕见吗?她用一个农村姑娘对爱情的执着让我们明白,爱情是不能有什么奢望的,更是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的,一旦错过就真的不再了,后悔与遗憾是不会挽回一切的,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的人,迟早会在爱情的道路上摔倒,而且会摔得很重很重······
我也不敢妄加定论高加林是不是个丧失良知而不值得同情人物,但是敢肯定的是高加林的确不打折扣的是个悲剧人物,他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去追求本不应该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过分膨胀的欲望让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或许只有经过百转千回体会与刻骨铭心的教训,相爱的人才会真正的明白谁是最爱我的人,谁又是我最爱的人。
在对的时间遇到自己心爱的人,固然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唯美的爱情是少之又少的,这样的罗曼蒂克或许是我们少男少女心中最美的梦吧。而在对的时间遇到不是我最爱的人但是最爱我的人也是很幸福,很现实的。而我们为什么又要苦苦追寻太多太多所谓的幸福呢?或许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得到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时候,我们还会为自己找到了最完美的爱情而欣慰吗?当我们总是抱怨自己在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的时候,我们又有没有去想过在错误的时候遇见错误的人又是一种什么感受?
《人生》让我懂得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应该有什么而不应该有什么,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我们才不会在失去的时候而倍加惋惜,痛不如生。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懂得如何去节制欲望,抵御诱惑,用一个平常的心去生活,照样活出生活的精彩与快乐!
人生读书心得 篇3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没能跳进梦寐以求的城市,回到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那时的他已经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当上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心性极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现状呢?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时,他义无反顾地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了城里引人瞩目的人才。事实上,他确实也是相当出色的,他辛勤、朴实,他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但是终于有一天,高加林进城的背后原因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人生变幻真是难以预料,谁又能知道自己今天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对于高加林的才华我是佩服的,对于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变迁我是同情的,对于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对于高加林的爱情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初恋是美丽,初恋也是激情彭湃的。正如小说中描述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她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就在高加林离开讲台,失意无奈的时候。她的爱给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仅此而已。因为,这爱实在是太单纯、太无助了。虽然,那时的刘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倾慕以久的、多才多艺的、强壮标致的“先生”所爱着;那时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所爱着。但实际上呢,这爱的天平能平衡吗?不能。当高加林重新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时,这天平就一下子倾斜了。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终于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无情地拒绝了深深爱着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伤的是,当高加林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没有任何言语含泪接受了,她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