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2篇)

2024-08-29 21:53:18心得体会打印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2篇) 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

  疲劳过度自救法:

  过度疲劳后游泳或游泳过度后,都容易造成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碰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举起一只手,要放松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

  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四、预防触电

  1、认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己防范触电的能力。注意电气安全距离,不进入已标识电气危险标志的场所。不乱动、乱摸电器设备,特别是当人体出汗或手脚潮湿时,不要操作电器设备。

  2、发生电气设备故障时,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电工操作证的电工修理。公共用电设备或高压线路出现故障时,要打报警电话请电力部门处理。

  3、按设计规范和操作规范施工,保证安装质量。不用质量低劣、破旧损坏的电线和电器设备。

  4、电器设备一定要有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装置。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5、根据线路安全载流量配置设备和导线,不任意增加负荷,防止过流发热而引起短路、漏电。更换线路保险丝时不要随意加大规格,更不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

  6、修理电器设备和移动电器设备时,要完全断电,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标示牌。未经验电的设备和线路一律认为有电。带电容的设备要先放电,可移动的设备要防止拉断电线。

  7、使用中经常接触的配电箱、配电盘、闸刀、按钮、插座、导线等要完好无损。绝缘老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8、机床工作灯、手提临时照明灯,要使用不超过36伏的安全电压。

  9、雷雨天应远离高压电杆、铁塔和避雷针。避雷针要完好无损,并定期进行检测。

  10、各项施工中要避开高压线的保护距离。20__年4月8日,广东揭阳石某公司20多人抬铁架时触到空中的万伏高压电线,导致12人死亡。此类血的教训一定要牢记。

  11、高压线落地时要离开接地点至少20米,如已在20米之内,要并足或单足跳离20米以外,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12、发生电器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五、其它灾害

  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防浓雾: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4、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冰雹的防御:

  (1)得知有关冰雹的天气预报,应将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转移到安全地带。

  (2)冰雹来时尽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门时,应注意保护头、面部。

  (3)若冰雹来时你正在室外,应马上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坚固的建筑物。

  (4)若你正在驾驶汽车,或在车内,应立即将车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贸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5)有时,冰雹会伴有狂风暴雨,需特别注意预防及躲避。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我是防震减灾的宣传员》

  地震是自然界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地震,但是从视频上来看,真是太可怕了。

  如果在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会这样做:地震时,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乱跑,如果靠进门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如果靠近墙就紧靠墙根,用双手护住头。

  如果在家时地震我会这样做: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或家具下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可以提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

  5.12日是防震减灾日,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提高急救自救互救能力,今天我通过画手抄报,学习了关于“防震减灾”的知识,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至少一次的紧急疏散演练,这是为了防止灾难真正来临时,我们会像一群惊慌失措的小鸡一样乱跑乱叫。

  “呜——呜——”以前,每当警报响起时,我们都会嬉笑着冲出教室,排成一列不成样的队伍,边笑着说话边漫不经心地跑着——嘿,你见过这么“坦然乐观”的逃生队伍吗?对于这样的演练,以前的我们总会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都说常熟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鱼米之乡、江南福地……地震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这演练对于我们来说可有可无,就当玩一场好啦!

  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这样的想法被渐渐冲淡了,因为“民防”一词不知不觉地印到了我们的脑海中。

  每当看到某地发生地震、火灾导致踩踏事故时,我总会起一身鸡皮疙瘩,要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边,天哪,简直不堪设想!这些人就是因为平时不重视预防,等到“末日”来临之时就慌了手脚,你推我搡的,不“践踏”才怪呢……

  就在最近一次的紧急疏散演练中,同学们就没有以前那么嬉皮笑脸了。在第一声警报响起时,同学们都按老师的指令,纷纷抱头躲到了桌子下面。大约过了十几秒吧,警报再次响起,大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了走廊,排着还算有序的队伍向指定的地点奋力跑去。这条路线班主任老师已经和我们说过很多遍,大家早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在下楼梯时,老师大声地向我们叫道:“靠楼梯的同学摸着楼梯下楼,靠墙的同学摸着墙走!”大家都很听话地照做,嬉笑声几乎销声匿迹。终于,我们成功地“逃离”了教学楼,来到了空旷的操场上。

  保护人民的生命,采取抗灾救灾措施,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这大概就是“民防”的根本目的吧。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坚持人民至上,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当前,我国面临的各类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提高灾害防御能力,迅速作出反应和科学处置,才能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是最有效的防灾举措。要系统研究各类灾害形成机理,认识和掌握灾害发育规律,提出预测预报预警指标、模型。常态化排查灾害隐患,及早发现险情。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获取隐蔽信息,提高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的实时性和精确度。理顺各个部门、各个专业相应的职责划分。处理好“统与分”“防与救”等多层关系,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确保防灾减灾既加强协同又统一高效。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心得体会 篇17

  当我看到这个活动时,思绪不禁回到了十多年前……

  在我成长的印象里,哥哥那次所经历的生与死的霎那轮回,使我第一次对灾害预防的意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记得我那时七八岁,我们全家还住在老家,爸爸在县里上班,因为工作繁忙,回家的时间并不多,妈妈在家里照顾我和哥哥,她一个人挑起家里所有的重担。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觉得妈妈就是一个勤劳、能干、坚强、任劳任怨的女人。记得那天,我跟随妈妈在果树园里劳作,突然间,不知是谁急急忙忙带来一个让我们晴天霹雳的消息,“哥哥掉坑里了……”,顿时间,妈妈放下了手里的一切,飞一般骑上车,急匆匆的往家的方向赶,印象中,我记得,她像疯了一样的赶到村中大道上,脸上表情由于过度焦急近似扭曲,她询问过往的行人,是否知道他的儿子在哪里,她疯了般大声叫喊着哥哥的名字……那时的我慌乱、着急、无助,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还能否见到我的哥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