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培训心得(通用11篇)
qc培训心得 篇1
QC质量管理小组,是职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活动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是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开展起来的自发的群众性的活动,通过活动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为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效益,从而达到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实现企业更加完善和更大发展的目的。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说:“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使日本的产品质量跃居领先地位。”证明了质量管理小组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在现场质量管理中开展QC小组活动尤为重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一、 降低废品、节约成本
深入开展QC活动,提高了员工们的自觉性,加强了员工们的责任心,并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控制,减少了废次品,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通过小组活动,可以使大家看到巨大的变化,产量统计误差降低了,员工真正得到了实惠,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劳动价值,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涨。为员工的工资、奖金以及成本核算都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活动后经财务部门确认减少了原料投入与产出量不平衡现象。通过活动使员工增加了成本意识,降低了废次品,提高了产品质量。这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
二、 有利于加强过程控制、及时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优良的产品是生产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加强中间产品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中间产品过程控制中,为了划清责任,避免事后推委扯皮现象,我们应该从各工序入手,层层严把产品质量关,针对各工序的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巡检制度,定时、定点加强巡检,不定时抽检,对废品、次品易发、多发点、工段、班组、操作工重点控制、重点巡检、重点标识,严禁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避免浪费。
质检人员现场监督抽查、考核兑现到个人,使外观质量和产品质量都达到最佳水平。这样既能够杜绝质量隐患,也能够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实现了预防质量和产品质量持续改进。
三、 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为品牌的获得提供保证
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就应该树立该产品在广大用户中的良好形象,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同时也能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活动可以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提高,让大家认识到满足标准的产品只能算是合格的产品,而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才是一流的产品。高品质的产品会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为品牌的获得奠定基础。
四、 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强职工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有益的群众性活动。由于开展QC活动能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受企业欢迎。
QC小组活动,其目的是利用科学方法发动群众解决现场存在的疑难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的目的,这与企业的质量方针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是统一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必然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因此积极开展QC活动就是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提高经济效益,求得长足发展的过程,是企业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五、 有利于ISO19001-20__标准体系有效运行
QC小组活动与ISO19001-20__的标准目的是相同的,都以顾客为中心,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查找症结并分析原因,针对症结制定措施并实施,达到控制质量和改进质量目的。QC小组的活动过程就是严格遵照计划、实施、检查、巩固结果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ISO19001-20__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任何产品都要经受市场的无情考验,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只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开展QC活动、加强中间产品过程控制,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能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就能创造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qc培训心得 篇2
经过周末2113连续两天的奋战,QC七个5261工具的培训终于结束了,哇,真是长出4102一口气啊,1653我今年的第一个项目总算做完了。昨天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总结以下几点:
培训前的需求调查。需求调查是课程的基础,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方式和质量,万万不可模糊化、简单化。这次QC的培训需求是根据年度访谈直接提出的,在此基础上简单访谈了几名学员,经过和老师确认情况后确定为QC老七个工具的,应该说与需求基本吻合。不过这次培训属于工具类培训,如果换成管理类该怎么样操作?
培训前的人员确定。虽然各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这次的培训需求,可是对于参加人员方面理解却有偏差,甚至有一个公司派了个搞研发的博士来。这是我的工作失误---没有进一步强调是适合一线主管学习的课程,也充分说明了我在与人沟通上还有很多误区,。另外,为了操作方便,我简单的按照子公司来划分参加人员批次,忽略了学员中本科/专科导致的知识背景差异,而出现了一批人说很简单另外一部分人却觉得听不太明白、时间太短的不良效果。考虑不周!
培训前行政事项没有确认:
作为收费培训,首先就涉及到一个是按照报名人数收费还是实际参加人数收费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报的少,临时想参加到的却很多,导致课堂人数太多,影响效果;另一种是报名人数多,课堂参加少,然后要求按照参加人数交钱。下一次培训是不是要求预付费?人数也要求不可发生变更?嘻嘻,下次试试,用培训效果来影响一下大家的情绪试试看。
行政专员忘记给我订饭了。555,周六中午那么热,俺急匆匆从公司跑到万客隆,从万客隆跑到千禧,又从千禧跑到仙鼎,才终于找到了饭桌啊!以后千千万万在培训前一天把这些事情都确认一遍!这个经验俺肯定永生不忘啊!
培训中的记录。那天看金针松的一个感慨,忽然想起刚接触培训时,自己总是认真地记录培训课程,可是现在已经丢失了这个好习惯。其实记录真是个好东西,不仅可以记录下老师的思想老师的案例老师的风格,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总结提炼能力,何乐而不为?
培训后的总结。以后要总结的不仅仅是学员的反应,还应该有自己学习到的东西和对这个课程的理解,以及要内化的进度、重点和难点,最后还有对这个课程后续工作的计划。
现在说说后续工作,第一步,准备在这周末给大家发考卷,嘿嘿,考一把,让他们回想一下内容;第二步,跟各培训主管商量怎么样组建质量管理小组;第三步,下半年做QCC。
qc培训心得 篇3
今年我作为QC小组的组长,带领网操中心监控班QC小组完成QC成果课题,参加了渭南分公司20__年的质量管理小组评审会,在参赛的十几个成果课题中荣获三等奖。
我们的QC成果虽然在实际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评选中没能拿到更好的成绩。通过两次QC小组活动实践及本次参加的QC小组成果发布,总结了一些体会和经验。
鉴于以上情况,在此我将近年QC活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环节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与大家交流一下,避免以后出现相同的错误,更有助于大家共同提高。若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课题选择:
1、课题选择应小而活。小而活是QC小组开展活动的特点,小课题一般是员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员工比较清楚问题的始末细节,也比较容易解决,且能得心应手,如果课题选大了就会涉及更多人员,花费时间长,超过小组能力范围,不宜成功,即便勉强完成活动目标,在评审时,也会使人怀疑其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
其次,并且课题的名称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懂,尽量避免使用太过专业的术语。
2、选题理由应直观明了。选题理由切不可含糊不清,缺乏依据,因为在以后的各个环节如: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以及后续的分析原因等等都是围绕着选题理由展开的,所以选题理由必须充分、明了、
实事求是,应直接写出选择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切记不能空喊口号,使人觉得空洞无力,选题理由应直观明了,这样更能直观的说明情况。
二、现状调查及目标设定
1、调查结论要明确,具有说服力。首先,现状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最多不能超过两个,问题过多给后续的这原因分析太过冗长,给人感觉说服力不强,造成很大的不利。其次,调查结论具有说服力的前提是数据的搜集整理是关点,调查分析要从现象的各个相关面展开,只有使用充足、有效的数据才能说明事实,切记不能只凭借小组讨论的表面现象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