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培训心得体会(通用35篇)
教师在学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只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有人这样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就是财富;学习就是生命。”,教师职业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先有名师,才有名校”。作为一名校长,应鼓励教师多读书,努力创造读书、学习的机会。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书永远是成长的阶梯,作为教师,至少要读三类书:前沿性理论书、名著、教育文章。正如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作为校长要为教师创设一种读书的氛围、读书条件,真正让教师成为社会中读书最多的人群。同时引导教师勤于反思,行成于思毁与随,没有反思,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亦然。鼓励教师平时多做教育教学随笔,积累教育教学案例,如上网交流,做读书笔记等等,都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三、校长要提高管理水平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一所学校质量的高低,是否有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这次培训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了管理工作的四点要求:
1、目标定位:作为一名校长,首先必须认真制定短期、中期学校建设的目标,师资的配备和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制定后首先找到比的坐标;其次找到质量的内涵;第三是质量的类型。
2、教育理性:校长要有明确的理念,正确的“人才观”,全面理性的“育人观”。无论是大会还是小会,让他深存于教师;掌握主线,找准新的质量增长点;改变增长方式,分析各位教师的潜力,做到思想工作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大胆管理,严格管理,用规章、用情感管人。
3、精神重塑: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就是精神。精神是信仰和信念的依托、理想的支点、动力的源泉。我所在的学校由于多种原因,教师缺乏精神支撑,我在认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校教师首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其次是敬业精神,再次是奉献精神,第四是拼搏精神。
4、管理策略:管理的四个结合是:优秀的传统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科学的制度与情感管理相结合、全面的常规与特色管理相结合、严格的分工与道德感化相结合。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的深刻内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会“以人为本”,转换观念,辛勤工作,不断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人性化管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全面提升我校的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将我校办成一所家长信赖、学生向往的学校。
名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篇29
自闭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对于自闭症的儿童,目前唯一可行的就是采取教育训练的方式进行干预,而且实践证明,教育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能力提高的确有明显的效果,抓住6岁以前的最佳干预期进行有针对的教育训练,将对孩子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宝贝你把自己关进了房间,
留给爸爸妈妈一片阴雨天,
你吝惜每一句简单的语言,
喊一声妈妈真的太难,
妈妈要怎样做才能走进你的世界,
怎样让你认知外面的世界,
牵你的小手和孤独告别,
是妈妈今生要做的一切……
——这是一首写给自闭症儿童的诗,联合国的报告称,全球现有自闭症患者3500万人,其中40%是儿童,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名自闭症儿童诞生.在中国,自闭症患儿人数达100多万,发生率是1%,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自闭症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获得康复,可造成终生残疾,影响患者终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就业,给家庭和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一、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
自闭症(autism)又称为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是一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和活动的局限、智力发育障碍.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缺乏与他人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重复刻板行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而自闭症最典型的特征是社会交流障碍,这是自闭症患儿面临的最大问题.
自闭症的病因极其复杂,至今在医学上也尚未完全阐明,所以对于自闭症的儿童,目前唯一可行的就是采取教育训练的方式进行干预,而且实践证明,教育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能力提高的确有明显的效果,而且抓住6岁以前的最佳干预期进行有针对的教育训练,将对孩子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特征
社交发展方面: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沟通方面: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行为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兴趣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
感知模式:对某些声音、颜色、食物或光线会产生焦躁不安或强烈的反应;对冷、热、痛楚的反应很弱,所以对危险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会不断转动身体或用异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种感官刺激中.
发展方面: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发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者智商会在七十或以下;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平均,而且发展过程和一般儿童有差别.
情绪及行为方面: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所以比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生活习惯:会抗拒某种味道、颜色或未曾吃过的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会有难以入睡的情况.
强项和兴趣: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记忆力;在个人兴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别超卓的表现.
三、幼儿园教师应如何积极应对自闭症儿童
以个案分析为例:
(一)问题的发现
一年前,我班插入了位可爱的小女孩,名叫彦彦,两岁半,长得又白又漂亮,看似很惹人喜欢.开学的前一天,我们新生接待工作中,她妈妈和她来到幼儿园.当她妈妈把她抱到我面前,她立刻大哭一边说“拜拜”一边挣脱离开妈妈的怀抱.无奈,由于她的反应,我们没来得及交谈.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也许这孩子是怕陌生人吧,那晚下班后我一直在想怎样去引导她.第二天开学了,她妈妈送她进教室后就去上班了.这时,她在教室里不停地大哭,还一直睡在地板上滚来滚去,任凭我们一次次地哄都没用.于是我就决定找她谈谈,结果发现她根本听不懂我的话语,她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只会说“拜拜……”,用我们所不能理解的简单词句来表达.接着更离谱,连上厕所吃饭都不能独立完成,那时我想这不像是一个孩子来园焦虑症的表现,加上我之前跟她妈妈通过电话说她已经上过一年的托儿所,她家里人也在新生调查表上填写了她各种情况,可也没提及她这方面的表现啊.对整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说着别人无法理解的话语的她,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幼小的孩子如此特殊的表现呢?
(二)问题的症结
为此,我特意约彦彦的妈妈进行了访谈,向家长了解情况.情况是这样的:在她出生后十二个月内即出现异常行为,经检查是自闭症,自闭症的她并不是父母后天的疏忽伤害所造成的.了解了这些情况,我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再加以分析.我们知道,自闭症倾向的幼儿不会像正常的幼儿一样,正常的去玩去参与游戏,只会独自玩耍.况且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她玩时表现躲避、反抗,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对周围的事不关心,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她无关,很难引起她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她注意的事情上面,她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她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飘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单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我们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