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精选30篇)
加强了学段衔接
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注重小初衔接,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我们开展的劳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更应该跳出劳动教育就是“体力劳动”的固有想法,将劳动教育与科学、手工等课程进行了创新融合,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
强化家校协同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注重劳动思想教育,培养劳动意识。抓住教育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小到吃干净碗里的米饭粒,爱惜学习用品等等,在细小的问题上教育孩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训练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进行简单的日常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例如从小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学,自己洗衣,饭后洗碗等习惯,孩子会形成劳动的习惯,学会依靠自己的劳动生存,为正确的劳动观念打下基础。孩子在学会自我服务劳动的过程中还会逐步认识到,人不光是享受劳动成果,还必须从事劳动,为自己也为他人服务。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兴趣。孩子做家务的兴趣不见得从小就有,很多孩子第一次帮忙摘菜时可能觉得挺有趣,时间一长,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就更难以坚持做完这件事,所以对孩子做家务的行为要给予鼓励。再者,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家务活作熟了就不再是难事,孩子以后也会乐于去做,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还可以传授许多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知道的事情,让他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下图是我校劳动教育的项目清单,针对不同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进行一些参考和选择。
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 篇8
铭记劳动光芒,书写人生精华“文明的高度始终是同热爱劳动密切联系着的。”
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其正确性。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纵观上下五千年,即使跌宕起伏,历经诸多波折,但文明从未断裂。我想,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从古典诗词到近代文学著作,从楼宇庭榭到诸多水利建筑,古时的四大发明到而今涌现的高科技研究成果……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无数凝聚智慧的结晶通过劳动得以呈现在世人眼前,在中华民族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如同生命之源喷涌而出,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正因如此,中华民族的文明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广阔的前景。
我始终觉得,劳动是一种美学,它具有形而上的美感。劳动是有价值的,它是一种精神。它既凝集了我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历史由劳动者创造。一个懒惰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业绩,而勤劳的民族总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朽史诗。我们看到长城,金字塔和帕特农神庙时,会想到中国、埃及、希腊辉煌的历史,以及历史背后那些汗流浃背的劳动者们,那些身背木料爬上悬崖的勇士,那些喘着粗气驮着千斤巨石向前的农夫。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扬劳动的价值,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生存和理想而劳动,正如每一株禾苗都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而拼命扎根,竭尽全力吸收阳光和雨露。
由此可见,劳动对于一个民族文明的产生,前进和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如今,文明的火炬传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手中,为了使我们民族的火炬永不停息,劳动对我们来说,不可逃避而又意义重大。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来说,劳动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使我们增长知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正如萧伯纳所说:“劳动是唯一导向知识的道路。”通过劳动理论课和相关的劳动实践,我们懂得尊重劳动者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明白了劳动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享受劳动的`过程,体会劳动的经历,获得丰厚的人生感悟。不劳而获得者拥有的只有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匮乏。劳动使我们在合作中学会为人处世,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也使思维在不断思考中得以升华。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明确的一点是,劳动不仅是我们口头上的豪言壮语,也要真正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用朴实的行动来证明和体现,去真正的理解并实践劳动。以我们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为例,在养老院,他们帮老人整理东西,为老人表演节目;在幼儿园,他们悉心的帮助小同学,为小朋友们解疑答惑;在活动现场,他们为人指路,布置现场。他们无处不在,绽放劳动之花,使生活花香四溢。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是作为大学生实践劳动的体现,是值得我们向往和追求的人生。
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 篇9
我们党校提高班经管八班的全体成员在校园里进行了义务劳动。由于在我们的校园中经常存在自行车摆放乱的现象,影响校园的美观,并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们把这次义务劳动的内容定为摆放自行车。
在劳动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干得非常认真。大家扶起了一辆辆被风吹倒在地上的自行车,把停放不整齐的自行车摆正。经过一阵忙碌,一排排自行车变得井然有序。看到这样的成果,我们都非常开心。虽然劳动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劳动的果实是甜美的。我们用自己的劳动使校园变得更加整洁而美丽,并且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这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义务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能力,更增进了我们团结合作的精神。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多数在家里娇生惯养,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大学里,离开家,离开自己的父母,投入到集体生活中来,特别需要锻炼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团结的精神,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而义务劳动正可以给同学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虽然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用双手去搬自行车有些辛苦,但是同学们没有一个偷懒,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劳动中去,为校园环境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在这样的义务劳动中培养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是很有帮助的。每一个工作岗位都需要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人,没有哪个公司想聘用一个游手好闲、懒惰的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现在多参加一些劳动,多让自己把握一些锻炼的机会,可以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勤奋踏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劳动让我们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只有学会坚持,我们才能达到目标。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不畏辛苦,一点一滴的努力,最终换来令人满意的成果。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都是如此,前进的道路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勇敢地面对,不畏惧,不退缩,向着目标不断迈进,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收获成功。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让我们认识到,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去为社会发展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同样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不能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要顾全大局,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回报社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劳动创造了文明和财富,它促进人类的发展,推动着历史前进。李大钊这样表述它对劳动的看法:“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光荣性,大力倡导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组织,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倡导热爱劳动的美德,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当前,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是加强党执政能力的需要,也是加强共产党与广大劳动人民联系交流的需要,党员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挥出其表率作用,积极践行和倡导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特有的热情和活力,积极投入到劳动中去。多参加一些义务劳动,在锻炼自己的的同时也服务他人。
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 篇10
近几年来,国家层面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从综合实践活动到德育教育从研学旅行到传统文化教育从劳动教育到体育教育、美育教育无不体现了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关怀与关注,诸多的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的下一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