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经验汇报(通用30篇)

2024-06-23 20:10:25心得体会打印
经验汇报(通用30篇) 20xx年11月,我被组织安排到辛冲镇工作,任副镇长,分管教育和农村基金会清收工作。一年多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学习,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现了一名教育....

  建立“五项机制”。即:通过建立完善责任、素质、考评、互动四项机制,采取交任务、压担子、出主意、搭平台、要效果的工作措施,确实理顺保安队伍参与消防工作的渠道,把消防业务顺势融入安保业务之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完善责任机制。依据消防法的规定,明确保安公司的`消防工作责任,推动以公安机关为主的行业主管部门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保安的消防工作职责、标准,形成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保安服务公司三级责任链条。建立素质培训机制。把消防业务培训纳入保安日常培训范畴,制定培训计划,制作培训教程,实施资质考核,做到保安消防培训有组织、有计划、有考评,推动保安队伍素质化建设走上制作化轨道。建立考核评比机制。全面推行消防安全防范承包责任,细化工作标准,建立健全包括检查、监督、考核、奖惩等内容的针对保安队伍消防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通过定期考核,不定期抽查等形式检查保安队伍消防工作绩效,并充分发挥激励效应,进一步激发保安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保安—单位—消防机构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通过定期下达消防指令、报送反馈信息、通报工作动态的形式,切实消防机构与安保部门和社会的关系,全面扩充社会单位一线消防监管力量,为消防机构执法服务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为社会单位管好消防事务打下坚实制度基础,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建立督导检查机制。保安消防大队不但要建起来、用起来,还要能充分发挥作用。

  为此已组建保安消防大队的保安公司采取加强对保安消防大队的日常工作督导,确保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业务培训,强化保安员业务理论和技能;加强信息互动,确保火灾隐患及时消除等措施,促使保安消防大队各项工作已不断走上正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显著成效,切实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有效促进了当地社会化火灾防控体系的进程,有效确保了火灾形势的基本稳定。

经验汇报 篇20

  乡地处县西北部,距县城97公里,属于高半山地区,辖区6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81户,2441人。有贫困村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为117户438人,截至20__年底,全乡实现4个贫困村退出、375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降至。乡始终把群众认可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抓紧抓实,经过让群众全过程参与、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同步帮扶、全覆盖联系服务三项举措全力提升群众认可度。

  一、知情明理全程参与扶贫

  (一)识别、帮扶、退出让群众全程参与。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阳光运行,经过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群众认可度。紧扣精准识别,让群众率先提议,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实行动态管理;紧扣精准帮扶,经常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贫根”,精准发力;紧扣精准退出,鼓励群众自主算账、主动申请,同时让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监督者和评判者,侧重用群众算的“账”体现脱贫成效,切实避免群众“数字脱贫”和“被脱贫”。经过群众的全程参与,精准扶贫启动以来,乡无一齐缠访纠访事件,群众认可度长期坚持在95%以上。

  (二)政策、措施、要求让群众全部知晓。始终将群众知晓度作为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一项注重指标。依托“农民夜校”“乡音宣讲”“百日千场·一周一主题”等载体,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政策进农户、进寺庙、进村寨、进机关、进牧场“五进”活动。3年来,全乡共组织开展集中宣讲280余次,其中深入边远牧场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册,宣教群众万人次。此外,针对年老不识字、患大病等特殊人群,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600余人次,重点讲解医疗政策、养老保险购买等惠民政策。经过政策大宣讲,近年来乡群众对于脱贫攻坚知晓度逐年提升。

  (三)意识、动力、信心让群众全面提升。坚持主体地位,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大力开展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全覆盖走访贫困户18轮次,非贫困户6轮次,经过政策宣传、谈心谈话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注重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农村精神礼貌建设相结合,先后开展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儿女、好邻居”、“十星级礼貌户”、“卫生家庭”、“健康红旗能手”等活动9次,表彰典型人物54人,引导群众传承中华美德,构成良好风气。按照“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全方位靶向式职业技能培训,先后组织新品种青稞种植、牦牛疫苗选取、传承祥巴文化等资料组织培训400余人,一半以上贫困户劳动力均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二、同帮同扶共享发展成果

  (一)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我们深知持续增加收入是脱贫攻坚的先决条件。注重推进产业化扶贫,认真落实产业扶持基金政策和小额贴息贷款政策,补助产业到户金125万元,发放小额贴息贷款万元。注重加强就业帮扶,开发护林员和公益性岗位223个,经过推荐务工、组织参加招工应聘等方式在乡内九若路等重大项目、灾后补短等村内自主建设项目中帮忙推荐就业400余人次,全力实现人人有事干,户户有收入。注重发展壮大团体经济,经过股权量化、引入社会资本、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不断发展壮大团体经济,先后成立公司1个、合作社6个,发展团体经济项目14个,实现团体经济收入万元。全乡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6645元增长至10831,增幅,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二)多措并举保障“三保障”。我们深知“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素。坚持大力推进住房保障,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避险搬迁工程57户219人,入住率100%,实施危房改造36户,全面完成地震中568户受灾群众房屋维修加固,并经过幸福美丽新村补助到户、厕所革命等,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坚持认真落实医疗教育政策,实施十免四补政策,为贫困户免费供给基本医保个人缴费98850元;启动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工作,确保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控制在5%以内,为98名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万元。落实教育扶贫基金万元,雨露计划万余元、金秋助学5万元、唯品会资助非贫困户学生万元、彩虹计划、。积极寻求邛崃对口援建、小石头公司等社会帮扶,帮忙120余名中专以上学生申请、联系助学金60余万元。切实增强了公共服务本事,为贫困群众免除了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我们深知建好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资料。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全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打通“最终一公里”。先后集中捆绑、统筹整合各类政策、项目资金约6000余万元,新建、维修、硬化道路20公里,新建维修桥梁6座,铺设饮水管道20公里,新建文化院坝5个,建设州级“四好村”2个,县礼貌村2个。全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群众通往幸福的大道越修越宽。

  三、结对认亲无缝联系服务

  (一)联系服务群众无盲区。我们坚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的重要保障。以“践行一线工作法、千名党员进农家”等活动为载体,综合研究亲友关系、利益关系等,成功搭建“干部联系贫困户、党员户、僧侣户、一般农户”的“四联系”工作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宣教政策、引领发展、倡树新风、维护稳定、服务远牧”五项主题的到户服务。三年中,完成全覆盖结对认亲554对,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3500余人次,累积发放大米、食油等物资1000余件。有效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攻坚克难不断凝聚共识。

  (二)排查解决问题无止境。我们始终坚持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核心支撑。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做好问题自查整改工作,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标准,不断自查、整改,全力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注重动态掌握群众诉求,重点针对“八类人员”及各村重点群众所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按照件件有回音的原则加强问题整改和反馈。截至目前,累计摸排收集问题500余件,立行立改350余件,反馈解释130余件,正在解决20余件,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6起,以高效的问题解决本事,有效保证了较好的群众满意度。

  (三)压紧压实职责无禁区。我们坚持将严格落实工作职责作为重要手段。细化明确党委、政府综合协调,村两委主观能动,帮扶部门保障支撑,第一书记承上启下,帮扶力量务实帮扶等主五项主体职责,先后制发《乡狠抓工作落实、严肃职责追究》《进一步加强乡党员干部包户工作》等管理制度6项。注重以督促行,以查促改,由党政主要领导、乡纪委、乡脱贫办组成督导组,每月对各村脱贫攻坚工作情景进行常态化督导,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并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三年来,共计约谈工作不在状态干部52人次,通报不遵守工作纪律干部36人,向上级要求调整、召回第一书记3人。

文章评论